-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別身份、能動主體和文學書寫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83788
- 條形碼:9787214283788 ; 978-7-214-28378-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別身份、能動主體和文學書寫 本書特色
著名華裔漢學家方秀潔教授以十年之功,發掘出大量晚明和清代女性作者的詩文作品,并加以細讀、翻譯和闡釋,提供了女性寫作研究的珍貴材料和深具啟發性的范例。 方教授將明清社會上層女性的詩歌寫作視為一種社會文化活動,讓女性能夠表達能動性,在女性詩人集群之現實或虛擬的關系網構成的背景中確立自己的主體性。作為這一學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者,她的十年研究沉淀為這本書。此書是一項及時而突出的貢獻,值得我們關注。書中討論的詩歌文本均附有翻譯,此書為閱讀明清時期的女性詩歌提供了一次全面的導覽。 ——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榮休教授 伊維德(Wilt L. Idema)在這部不動聲色的權威性作品中,方教授讓一群女詩人重煥生機。她們先前因其邊緣地位和作品的不可觸達狀態而被忽略,現在卻向我們訴說著作為生活在父權社會中的女性的感性、痛苦、滿足和悲哀。方教授,一個中國詩歌、散文和文論的一流譯者,以一種貼合于我們和她們的理論關懷的方式,呈現了這些女性作者的作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閨塾師》《纏足》作者 高彥頤(Dorothy Ko)方教授寫出了一部精彩的史書,一部中國詩歌的精英文化傳統中女性作者的參與史。方教授發掘了許多女詩人,她深入的闡釋,對于詩人之所為精當的分析性把握都引人入勝。她對于詩歌的雙語呈現也為本書增色。這是一項深具說服力的、文辭雅馴的研究。 ——美國萊斯大學歷史系教授 白露(Tani E. Barlow)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別身份、能動主體和文學書寫 內容簡介
方秀潔教授曾以十年之功,于中美各大圖書館的中國古籍部中爬羅剔抉,發掘出大量晚明和清代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讓這些沉睡的文本重見天日,并加以翻譯和細讀闡釋。面對這些浮出地表的女性作者群體和豐富文學作品,本書回答了如何切入女性寫作研究的路徑問題,探索了幾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將 這些士人精英階層的女性的文本生產視為一種文化實踐形式,方秀潔考察了女作者們的自傳詩、行旅詩和論詩詩,對于一個男性主導的文學傳統中女性作者的參與史表達了諸多洞見。采用能動主體的概念作為理論聚焦,她考察了在于文本實踐和社會銘刻之交集的女性主體形式和女性主體地位的確立規則。她對于這些女性作者的生命與作品的講述揭示出即便在儒家正統的嚴苛性別中,女性群體仍有可能通過寫作建構能動主體。書分四章,**章選取身為士紳正室的女子甘立媃的詩集為考察對象,對自傳性沖動作為女性寫作的內驅力做出了分析;第二章以女詩人沈彩的詩集為考察對象,分析了身為文人妾侍的女性如何利用和化解邊緣位置為文學創作的自由空間;第三章以王鳳嫻、李因等人的行旅詩文寫作為例,分析探究其中性別化能動性的組成結構;第四章則通過對明清女詩人的詩選集和論詩詩的分析,得出結論:在中華帝國晚期,女性通過寫作和閱讀締結了文學和社會的共同體,超越了社會階層和時空的,自我表征為自身生命史的作者。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別身份、能動主體和文學書寫 目錄
導論 1
**章 詩中人生:甘立媃(1743—1819)之傳/自傳 14
詩鐫吾生:甘立媃的自傳實踐 19
人生初階:《繡余草》 22
人生二階:《饋余草》 32
人生三階:《未亡草》 42
人生末階:《就養草》 52
結語 64
第二章 從邊緣到中心:妾婦的文學使命 67
妾婦的社會與文化烙印 68
側室:其名其意 72
文學能動性于側室之中 77
構建創作空間:《擷芳集》中的妾婦 79
側室漸變 84
沈彩:集女詩人、書法家、鑒賞師與抄謄者于一身的妾婦 87
書寫與編排:自我創作的方式 91
文本中的女性主體 93
結語 103
第三章 著寫行旅:舟車途陌中的女子 105
女性之行旅詩:與傳統慣習的協商改造 108
扶柩還里:邢慈靜的《追述黔途略》 113
銘刻行旅中的美學:王鳳嫻的《東歸記事》 123
文學行旅記事 128
行旅妾婦李因的詩歌紀游 134
室家內外:《竹笑軒詩稿》的主體定位 140
歸鄉途旅:詩歌之記與夫婦之禮 144
結語 148
第四章 性別與閱讀:女性詩歌批評中的范式、修辭和群體 150
文學批評閱讀的個體形式:書信與詩歌 153
群讀女性:評注詩集選輯 161
《伊人思》:共情同感之選集 162
《閨秀集》:一位閨秀詩論家的化育之選 165
《名媛詩緯》:包羅萬象的王端淑之選集 173
《名媛詩話》:建構現實與想象中的共同體 179
結語 199
尾聲 201
附錄一:甘立媃《六十生日述懷》 203
附錄二:邢慈靜《追述黔途略》 206
附錄三:王鳳嫻《東歸記事》 208
參考文獻 216
索 引 233
作者后記與致謝 241
譯后記 242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別身份、能動主體和文學書寫 作者簡介
方秀潔(Grace S.Fong)
加拿大華裔漢學家,祖籍廣東開平,曾師從葉嘉瑩,1984年獲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麥吉爾大學東亞學系中國文學教授,并擔任博睿出版社《漢學研究中的婦女與性別叢書》總編輯與《中國文學與文化報》編輯委員會委員。近年與哈佛燕京圖書館、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及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立“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與網站,為研究前現代中國女性寫作與文化的重要資源。《卿本著者》是其代表作。
周睿,重慶人,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碩士學位,四川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曾訪學于美國俄勒岡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研究興趣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海外傳播、域外漢學史、隋唐五代文學與文化。出版譯著《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文化南方:中古時期中國文學核心傳統》《文弱書生:中國文化語境中“才子”的權力與男性氣概》等。方秀潔(Grace S.Fong)
加拿大華裔漢學家,祖籍廣東開平,曾師從葉嘉瑩,1984年獲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麥吉爾大學東亞學系中國文學教授,并擔任博睿出版社《漢學研究中的婦女與性別叢書》總編輯與《中國文學與文化報》編輯委員會委員。近年與哈佛燕京圖書館、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及國家圖書館合作建立“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與網站,為研究前現代中國女性寫作與文化的重要資源。《卿本著者》是其代表作。
譯者:
周睿,重慶人,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碩士學位,四川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曾訪學于美國俄勒岡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研究興趣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海外傳播、域外漢學史、隋唐五代文學與文化。出版譯著《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文化南方:中古時期中國文學核心傳統》《文弱書生:中國文化語境中“才子”的權力與男性氣概》等。
陳昉昊,上海人,上海師范大學全球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上海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學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華語語系文學、海外漢學、城市文化空間研究等。學術論文與書評散見于Urban Studies (《城市研究》)、《二十一世紀》、《漢學研究》、《上海文化》、《國際比較文學》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