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人的尺度—西方法律傳統中的社會思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7814
- 條形碼:9787509017814 ; 978-7-5090-178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的尺度—西方法律傳統中的社會思想 本書特色
★本書勾勒出了西方社會思想中十分重要但不為法學領域之外的人士所熟悉的脈絡,其核心觀點如結尾所言:“這個人類世界,無論好壞,無論被統計學、技術、遺傳學、精神療法怎樣改變,無論我們怎樣認為或偽裝,習俗之王(KingNomos)依舊統治著我們。”二十多年前在北大圖書館西文新書閱覽室閱讀本書時不斷被其中微妙的論證和精彩的見解直擊心靈的體驗,在我閱讀這一中譯本時又浮現出來,我愿意將它推薦給所有對人的社會處境感興趣的知識人。 ——鄭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希臘文Nomos的本意為“丈量”加“統治”。自然以自然尺度劃分世界,人類以人作為尺度劃分世界。譯者的翻譯到位,本書觀察、解析并揭示Nomos如何在兩千多年間的西方社會,化身為“法律”及法律思想,從而丈量、統治或規治世界的歷史。人類還將延續,規治不會停止,新的Nomos故事將是永恒和經典的主題。 ——屈文生,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的尺度》為當代人的實踐建構歷史鏡像,以Physis與Nomos之間的對立為基本線索,將西方法學描繪為關于Nomos的代代相繼的知識事業,并刻畫了西方法學的知識傳統對近代以來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塑造與影響。閱讀本書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對思想史研究諸種進路的比較,把握作者對敘事方法與策略的選擇。本書的思想力量與局限性都蘊含在這一選擇之中。 ——章永樂,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Physis與Nomos是理解世界的兩種方式,兩種世界觀互競又重疊。社會科學對普遍與客觀的追求源于對自然的忠誠,而理解人類就需要從法律傳統中以人類為中心的社會思想著手。本書將這一對概念納入西方法律思想譜系和知識史中進行考量,重新發現“人”在西方法律社會史上的地位。 ——于明,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法律更具有科學性還是文化性?以希臘哲學中Physis和Nomos的區分為基礎,本書通過對西方法律思想史的長時段研究展示出,雖然對于普遍正義原則的追求貫穿古今,西方法律傳統的生命卻在于不斷吸納不同的地方性標準。在全球化和去全球化交織的時代,本書為我們思考法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提供了歷史深度和思想基礎。 ——劉晗,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的尺度—西方法律傳統中的社會思想 內容簡介
關于內容 人是萬物的尺度。 ——(古希臘)普羅塔哥拉 自然與習俗的關系是西方學術中的重要命題,法律思想史提供了觀察其演變的舞臺,Nomos是這幅歷史畫卷的中心詞。“法”在希臘時期轉變為人造的法, 了對自然的崇拜, 從而服從人法、服務城邦成為 的道德;務實的羅馬人將神法轉變為人法,法律與羅馬城關聯起來,成為“善與公正的藝術”的實踐智慧;基督教在習俗與自然之間增加了邏各斯,奠定了兩者間持久的張力: 一者以罪為基礎,一者以恩典為基礎; 一者是理性的世界,一者是信仰的世界…… 作為西方法律思想史著作,本書并沒有簡單地以時間為經線,以法學學派和人物為緯線展開,而是圍繞Nomos展開了一場譜系學的知識探險,為中國讀者提供了“教科書”外的另一種選擇。
人的尺度—西方法律傳統中的社會思想 目錄
人的尺度—西方法律傳統中的社會思想 作者簡介
唐納德·凱利,羅格斯大學歷史系James Westfall Thompson教授,研究領域集中于歐洲史學史、歐洲思想史、法律史,著有Faces of History : Historical Inquiry from Herodotus to Herder, The Descent of Ideas : The History of Intellectual History等專著,部分作品已被譯為中文;曾任思想史 學會會長、《觀念史雜志》執行主編等社會職務。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