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豫章羅先生文集李延平先生文集(八閩文庫·要籍選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1092130
- 條形碼:9787211092130 ; 978-7-211-09213-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豫章羅先生文集李延平先生文集(八閩文庫·要籍選刊) 本書特色
○底本精當,校本適當 ○點校精細,全式標點 ○版式精美,繁體豎排 ○精心編輯,精裝呈現 羅從彥著述之大者為遵堯錄八卷,構成后來豫章文集之主體。宋寧宗嘉定六年,權知南劍州軍州事劉允濟繳進圣宋遵堯錄八卷,直齋書錄解題更言「且為版行」。元泰定中,南平教授許源始刊豫章遺稿五卷。至正間,沙縣曹道振搜訪羅氏遺文,后得吳紹宗稿,加以編次校正,厘為十八卷,成豫章羅先生文集,是為至正二十五年豫章書院刻本,乃此后各本之祖本。明清兩代多次重刊,版本不下十幾種。此次整理,以元至正二十五年豫章書院刻本為底本,通校元至正刻明成化張泰修補印本、成化七年馮孜刻本,參校明正德姜文魁本、嘉靖謝鸞本、萬歷岳徐李本、元季恭本、清康熙正誼堂本、乾隆黃植京本,并他校相關文獻。 朱子受業李侗十一載,書札往來,問答為多,侗歿后,朱子輯而錄之,又載其與劉平甫二條,成延平答問。朱子門人又取朱子平昔論延平語及祭文、行狀,別為附錄,或稱后錄。正后錄,是后世延平答問及延平文集的核心文本。明弘治間,琴川周木又從朱子語類、大全等處輯出有關文字,成補錄,與正錄、后錄并刊。現存諸本均淵源周木本,然周木本已佚。本次整理李延平先生文集,以體例謹嚴簡潔的清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正誼堂刻本為底本,通校明正德八年李習刊延平李先生答問后錄續錄、明萬歷三十七年熊尚文知本堂摘編刻本延平李先生答問、清順治十一年李孔文刻李延平先生文集,參校寶誥堂本,并他校相關文獻。
豫章羅先生文集李延平先生文集(八閩文庫·要籍選刊) 內容簡介
羅從彥著述之大者為遵堯錄八卷,構成后來豫章文集之主體。宋寧宗嘉定六年,權知南劍州軍州事劉允濟繳進圣宋遵堯錄八卷,直齋書錄解題更言「且為版行」。元泰定中,南平教授許源始刊豫章遺稿五卷。至正間,沙縣曹道振搜訪羅氏遺文,后得吳紹宗稿,加以編次校正,厘為十八卷,成豫章羅先生文集,是為至正二十五年豫章書院刻本,乃此后各本之祖本。明清兩代多次重刊,版本不下十幾種。此次整理,以元至正二十五年豫章書院刻本為底本,通校元至正刻明成化張泰修補印本、成化七年馮孜刻本,參校明正德姜文魁本、嘉靖謝鸞本、萬歷岳徐李本、元季恭本、清康熙正誼堂本、乾隆黃植京本,并他校相關文獻。 朱子受業李侗十一載,書札往來,問答為多,侗歿后,朱子輯而錄之,又載其與劉平甫二條,成延平答問。朱子門人又取朱子平昔論延平語及祭文、行狀,別為附錄,或稱后錄。正后錄,是后世延平答問及延平文集的核心文本。明弘治間,琴川周木又從朱子語類、大全等處輯出有關文字,成補錄,與正錄、后錄并刊。現存諸本均淵源周木本,然周木本已佚。本次整理李延平先生文集,以體例謹嚴簡潔的清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正誼堂刻本為底本,通校明正德八年李習刊延平李先生答問后錄續錄、明萬歷三十七年熊尚文知本堂摘編刻本延平李先生答問、清順治十一年李孔文刻李延平先生文集,參校寶誥堂本,并他校相關文獻。
豫章羅先生文集李延平先生文集(八閩文庫·要籍選刊) 目錄
豫章羅先生年譜
[曹道振識語] 卷** 經解
春秋解
春秋指歸
春秋釋例
語孟師說
中庸說 卷第二 集錄
遵堯錄序
遵堯錄一 太祖 卷第三 集錄
遵堯錄二 太宗 卷第四 集錄
遵堯錄三 真宗 卷第五 集錄
遵堯錄四 仁宗 卷第六 集錄
遵堯錄五 李沆 寇準 王旦 王曾 卷第七 集錄
遵堯錄六 杜衍 韓琦 范仲淹 富弼 卷第八 集錄
遵堯錄七 司馬光 程顥 卷第九 集錄
遵堯錄別錄 司馬光論王安石 陳瓘論蔡京
臺衡錄 卷第十 集錄
二程先生語錄
龜山先生語錄 卷第十一 雜著
議論要語 卷第十二 雜著
春秋指歸序
韋齋記
誨子侄文
與陳默堂書 卷第十三 詩
觀書有感
自警
示書生
顏樂齋
邀月臺
送南劍王守歸
勉李愿中五首
自述
題一缽庵
挽吉溪吳助教二首
顏樂亭用陳默堂韻
寄傲軒用陳默堂韻
濯纓亭用陳默堂韻
題靜亭
送延年行
再用韻送延年
和延年巖桂
題德士退庵
賀田溪張公遷居
和張公敘別古風 卷第十四 附錄上
事實
問答
諸儒議論 卷第十五 附錄中
繳進遵堯錄狀(劉允濟)
貼黃(劉允濟)
又貼黃(劉允濟)
請謚羅李二先生狀(楊棟)
謚議(陳協)
覆謚議(周坦)
謚告 卷第十六 附錄下
見羅先生書(李侗)
答羅仲素書(胡安國)
答羅仲素書(陳淵)
語孟師說跋(陳淵)
韋齋記跋(石墪)
題集二程語孟解卷后(羅革)
題義恩祠壁(盛木)
書議論要語卷后(羅博文)
題羅仲素顏樂亭(陳淵)
題羅仲素寄傲軒(陳淵)
題羅仲素濯纓亭(陳淵)
上舍辭歸(李延年)
和羅仲素寄子靜長篇(陳淵)
豫章先生遺稿序(胡清獻)
二(馮夢得)
豫章先生遺稿跋(黃大任)
二(劉將孫)
三(揭佑民)
四(宋遇) 卷第十七 外集
延平書院志
志釋菜事(石公轍)
燎黃祝文(丁镕)
祭文(劉允濟)
二(石公轍)
三(高斯得)
與教授公書(李侗)
又小簡借遵堯臺衡錄(李侗)
教授公復書
與教授公書(李侗)
答延平先生書(陳淵)
又(陳淵) 附錄
書錄
他本序跋
傳記資料
李延平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序
宋史李延平先生傳
年譜 卷之一 書 行狀 詩
初見羅豫章先生書
與教授公書
又小簡借遵堯臺衡錄
又與教授公書
與羅博文書
與劉平甫書
又與劉平甫書
達朱韋齋暨吳少琳書
吳方慶先生行狀
上舍辭歸羅豫章先生
梅林春信
靜庵山居 卷之二 答問上 卷之三 答問下 卷之四
附錄二十二則
李先生行狀(朱熹)
祭李延平先生文(朱熹)
又(朱熹)
挽李先生詩(朱熹)
其二(朱熹)
其三(朱熹)
李延平先生墓志銘(汪應宸)
宋楊棟請謚羅李二先生狀(楊棟)
重建書院記(徐海) 附錄
底本雙行小字夾校
答問補遺
書錄
他本序跋
豫章羅先生文集李延平先生文集(八閩文庫·要籍選刊) 作者簡介
羅從彥,字仲素,世稱豫章先生,南劍州沙縣(今福建沙縣)人,師承二程高弟龜山楊時。
李侗,字愿中,世稱延平先生,南劍州劍浦(今福建南平)人,從學羅從彥,朱子從學李侗。
點校者李彬,山東臨朐人,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鄭州大學哲學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 李明燏,河南扶溝人,鄭州大學哲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