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1946-1949哈爾濱商事習慣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73402
- 條形碼:9787519473402 ; 978-7-5194-734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46-1949哈爾濱商事習慣研究 內容簡介
1898年中東鐵路的修建促使哈爾濱由邊疆小域一躍成為近代國際化商業都市。自開埠以后,哈爾濱就形成了華洋共處、同城分治、經貿繁榮的商事狀況,這一歷史際遇也促生了哈爾濱多元商事習慣的蔓生與發展,本土市商的傳統習慣、外鄉移民商人的鄉土習慣、外僑商人的攜來習慣在這里匯集、碰撞與交融,在清末民國時期推動哈爾濱商貿繁盛和調整哈爾濱商事秩序中發揮了歷史作用。偽滿洲國時期,哈爾濱商事習慣在日偽政權推行的經濟統制政策下被動調整,其既是一種“求生存”下的無奈決擇,也包含著一種悄然對抗和消極抵制。1946年哈爾濱解放后,人民政權發揚了馬克思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對典型工商行業和企業的現實狀況、歷史沿革、商事習慣等進行了調查與分類,并依據黨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采取了不同的立場,通過采取法制措施逐步消化和減少一些不合理的舊例,繼續延用“正當商業習慣”,樹立和推行新民主主義商事習慣。哈爾濱解放區對商事習慣的法制探索大都是在城市多元復雜環境中的新型創制,對其他解放區乃至新中國法制建設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種創制性實踐既體現了中國革命法制“從農村到城市”的重大轉折,也是中國革命法制歷史進程中,從農村區域法制建設向新中國國家法制建設轉變的重要一環。
1946-1949哈爾濱商事習慣研究 目錄
1946-1949哈爾濱商事習慣研究 作者簡介
鄧琦,女,1975年9月生,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法理學碩士,黑龍江大學法律史專業博士,哈爾濱商業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黑龍江省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地方法制史學會理事,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陪審員,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民事案件聽證員;從事法律社會學、地方法制史研究,主持及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項目二十余項;出版學術專著《德法兼濟與腐敗治理研究》《美麗龍江生態文明建設法律促進保障機制研究》,主編《中國司法改革與實務研究》《中國檢察改革與實務研究》等著作,參編《經濟法》《法理學》等法學專業教材6部;發表論文30余篇,代表作有《現代化視野中的法本質》《論法律與道德》《論我國動產抵押制度的完善》《論高校大學生法律援助模式的改革與發展》《論商主體在當代生態經濟中的生態責任構建》等。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