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國學通識:理學纂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5885
- 條形碼:9787522205885 ; 978-7-5222-058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通識:理學纂要 本書特色
1.跳出單個理學家相對封閉的話語體系,歷史性地梳理理學的合理性成分,形成了關于理學認知的完整閉環。在我國歷史上,理學是代表時代精神的學術之一。《理學纂要》正文16篇系統闡述了理學的重要篇目和核心問題,透過表象評析理學家代表人物的優劣之處,打通了眾多理學家之間的區隔。緒論說明什么是理學和理學勃興的原因,結論則綜括理學概貌及衰落的原因。經過清理分析的理學,構成了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根據善本校注的同時,盡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理學纂要》先后有1948、1961、1982 年
版三個版次。此次整理,以正中書局1982 年版為底本。為了更好地向公眾普及國學*基本的思想觀念、知識架構、人文精神和美學氣韻,便于讀者閱讀,我們約請了當代青年領軍學者,擇取現存較好版本,考校了版本源流、對文本逐字逐句對校,根據“只校是非,不校異同,盡量保持民國學術論著的原貌”的原則,謹慎地訂正底本、撰寫校記。 3.當代優秀學人精心撰寫導讀。所出校記皆有所本,文末詳列了整理時征引文獻。*后又根據整理工作撰寫了“導讀”,主要介紹了本書的作者、成書背景和經過,以及理學相關概念界定、編纂方法、資料來源、學術特色等,使今人閱讀起來更加順暢、豐盈。
國學通識:理學纂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特色鮮明、簡明扼要的理學史,意在撮述理學之梗概,采用舉要抓綱的編纂方式,資料之引述、觀點之論證皆求簡潔明快、要言不煩。主要闡述了理學的重要篇目、核心問題,清晰地呈現了理學發展的眉目、梗概,并梳理了理學勃興和衰落的原因。在采用前人評論時,能透過表象,分析指出評論者深層次的動機和立場,單刀直入,直指根本,且跳出了單個理學家的相對封閉的話語體系,在著述中形成對話,前后呼應,通透鮮明,是我們了解、研究理學的經典之作。
國學通識:理學纂要 目錄
● 《國學匯纂》新版序 / 1
● 《國學匯纂》編輯例言 / 1
● 導讀 / 1
● 緒論一 什么是理學 / 1
● 緒論二 理學勃興之因緣 / 5
● **章 理學的前驅——韓愈、李翱 / 9
● 第二章 周濂溪 / 18
● 第三章 邵康節 / 30
● 第四章 張橫渠 / 42
● 第五章 二程(上) / 52
● 第六章 二程(下) / 66
● 第七章 程門諸子 / 80
● 第八章 朱子 / 90
● 第九章 陸象山 附楊慈湖 / 107
● 第十章 呂東萊 葉水心 / 121
● 第十一章 朱子后學 / 132
● 第十二章 明中世以前的理學 / 147
● 第十三章 王陽明 / 163
● 第十四章 陽明后學 / 180
● 第十五章 明清之際的理學 / 192
● 第十六章 顏習齋 戴東原 / 208
● 結論一 理學的概觀 / 227
● 結論二 理學衰落之因緣 / 231
● 本次整理征引文獻 / 236
國學通識:理學纂要 作者簡介
編著者蔣伯潛(1892—1956),著名學者、語文教育家。1919年自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畢業后,在浙江多所中學任教。后任上海市立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主任、杭州師范學校校長、浙江圖書館研究部主任等。著有《十三經概論》《諸子通考》《校讎目錄學》《中學國文教學法》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