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國傳奇雜劇史論(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23301
- 條形碼:9787545823301 ; 978-7-5458-2330-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傳奇雜劇史論(上下冊) 本書特色
本書是**部民國傳奇雜劇史論結合的研究著作,作者在搜集、掌握430余種民國傳奇雜劇文本,考證了200余位作者生平和劇本創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系統性研究。從“史”與“論”兩個維度展開論述。上篇四章以五四運動和九一八事變為界,將民國傳奇雜劇的歷史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梳理其興盛、沉潛與消亡的嬗變歷程。下篇屬于“論”的范疇,以作家類型、傳承新變、價值地位等為未讀,著重探討民國傳奇雜劇在由盛轉衰過程中的諸多關鍵問題如:不同類型與群體作家的創作特點、劇作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貌、以及民國傳奇雜劇的獨特價值和歷史地位。
民國傳奇雜劇史論(上下冊) 內容簡介
民國傳奇雜劇是傳統戲曲發展的*后階段,共有來自不同地區、處于不同年齡段的200余位作家參與傳奇雜劇創作,其中不乏林紓、吳承烜、冒廣生、吳梅、顧隨、盧前等名家大家,共誕生了近430余種劇作,流傳至今的有360余種,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睹駠鴤髌骐s劇史論》是研究民國傳奇雜劇的學術專著,按照“史”與“論”的范疇,共分上下兩篇。該著以民國時期的歷史與文化進程以及戲曲史的演變為背景,以民國傳奇雜劇為研究對象,立足于新戲曲史料的發掘與整理,全面考察該時段傳奇雜劇的發展、變化以及消亡歷程,重點分析重要作家群體的思想藝術傾向以及各時段作品的思想主題、藝術風貌、劇本體制的傳承與新變,總結民國傳奇雜劇的價值與地位,反思其在劇烈的政治文化轉型中尷尬的處境。本書的出版對于撰寫完整的中國傳奇雜劇發展通史,探討新文學背景下古典戲曲的命運,考察傳奇雜劇發展與消亡對當下戲曲發展的借鑒,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民國傳奇雜劇史論(上下冊) 目錄
上 篇
緒 論 3
一、民國傳奇雜劇的界定與分期 4
二、學術史回顧 16
三、論題的提出、意義以及研究思路 29 **章 民國傳奇雜劇的整理統計 32
**節 作家整理統計 32
一、作家籍貫統計32
二、作家年齡統計39
第二節 作品整理統計 47
一、創作與刊發時間統計47
二、作品刊發地域統計53
三、作品刊播載體統計67 第二章 民國初期的傳奇雜劇 78
**節 民初傳奇雜劇持續興盛的時代背景 78
一、梁啟超及其小說界革命的影響與啟示 79
二、近代報刊業與出版業的支持與促進 82
三、大批文人的參與和推動 86
四、結語 89
第二節 民初傳奇雜劇的時代書寫 90
一、對革命的百感交集 91
二、對民國的愛恨交織 97
三、對社會的深層思考 106
四、結語 115
第三節 市場化語境下的民初歷史文獻劇與兒女風情劇 116
一、民初歷史文獻劇風貌 117
二、民初兒女風情劇概覽 128
三、結語 143 第三章 民國中期的傳奇雜劇 144
**節 民國中期傳奇雜劇面臨的時代困境 144
一、新文學的崛起與舊體文學的衰落 145
二、現代話劇對傳奇雜劇的沖擊 148
三、主流報刊與傳奇雜劇的疏離 152
四、作家數量的銳減 155
五、結語 157
第二節 時代主題的延展與開拓 157
一、批判政治亂象 158
二、揭示民族危機 163
三、反思社會問題 166
四、結語 175
第三節 傳統主題的承繼與偏離 175
一、抒情寫心與感悟人生 176
二、回顧歷史與總結反思 183
三、捧角狎妓與悲歡情仇 188
四、結語 193 第四章 民國后期的傳奇雜劇 194
**節 民國后期傳奇雜劇的生存危局與發展機遇 195
一、民族危亡與戰爭創傷 195
二、思想操控與文化浩劫 199
三、顛沛流離與忍辱含垢 204
四、萬眾一心與文藝抗戰 207
五、結語 211
第二節 抗戰主題劇的短暫勃興與表現維度 212
一、揭露日寇嘴臉 212
二、暴露漢奸丑態 216
三、歌頌愛國志士 220
四、評判軍政要員 223
五、激發抗戰熱情 227
六、結語 230
第三節 民國后期傳奇雜劇中的政治圖卷與社會縮影 232
一、民國中前期政治社會的描繪與批判 232
二、民國后期政治社會的記錄與沉思 235
三、結語 239
第四節 民國后期傳奇雜劇的傳統主題書寫 240
一、吊古慨今與感傷惆悵 240
二、女性世界與理想婚姻 250
三、傳統文化與現實沉思 257
四、結語 267 下 篇
第五章 民國傳奇雜劇作家群體(上)——報人作家與民國傳奇雜劇 273
**節 云集與星散:報人作家的傳奇雜劇創作歷程 275
一、民國以前報人作家的傳奇雜劇創作概況 277
二、民國報人作家的傳奇雜劇創作歷程 279
三、結語 283
第二節 政治與市場:報人劇作的主題建構 283
一、文人論政與政治意識 284
二、賣文為生與市場意識 289
三、結語 298
第三節 經驗與教訓:報人劇作的藝術風貌 299
一、報人劇作的藝術經驗 300
二、報人劇作的藝術教訓 308
三、結語 312 第六章 民國傳奇雜劇作家群體(中) ——遺民作家與民國傳奇雜劇 314
**節 喧鬧與平靜:遺民作家的思想境遇與傳奇雜劇創作 317
一、遺民作家的思想境遇 317
二、遺民作家的傳奇雜劇創作概況 326
三、結語 332
第二節 現實與傳統:遺民作家對劇作主題的選擇與建構 333
一、否定現實與反思前朝 333
二、抵制新學與弘揚傳統 338
三、結語 342
第三節 定性與反思:遺民作家的藝術表現 343
一、遺民劇作的案頭化傾向 344
二、遺民劇作的教訓 353
三、結語 358 第七章 民國傳奇雜劇作家群體(下) ——學者作家與民國傳奇雜劇 361
**節 沉默與崛起:學者作家的戲曲創作歷程 362
一、民國初期學者作家的沉默及其傳奇雜劇創作 363
二、民國中期學者作家的崛起及其創作盛況 365
三、民國后期學者作家的堅守及其創作一覽 368
四、結語 371
第二節 憂國與感懷:學者劇作的主題建構 372
一、民族危機與呼喚抗爭 372
二、生存境遇與惆悵感懷 376
三、學術興趣與創作嘗試 383
四、結語 391
第三節 案頭與場上:學者作家的藝術造詣 391
一、曲律謹嚴,南北兼擅 392
二、文詞精雅,本色自然 398
三、脈絡清晰,布局妥帖 406
四、結語 414 第八章 民國傳奇雜劇的傳承與新變 416
**節 思想內容的傳承與新變 417
一、延續與起伏:題材類型的消長 417
二、單一與多元:劇作內容的拓展 422
三、傳統與現代:戲曲主題的嬗變 428
四、結語 435
第二節 藝術風貌的傳承與新變 437
一、借鑒與創新:情節結構的設置 438
二、延伸與拓展:人物形象的塑造 446
三、典雅與通俗:語言風格的變遷 455
四、結語 464
第三節 劇本體制的傳承與新變 465
一、回歸與解構:劇本結構的變革 466
二、再現與扭結:音樂體式的因替 477
三、結語 493 第九章 民國傳奇雜劇的價值與地位 497
**節 民國傳奇雜劇的歷史作用與當代意義 498
一、民國傳奇雜劇的歷史作用 498
二、民國傳奇雜劇的當代意義 506
三、結語 514
第二節 民國傳奇雜劇的戲曲史與文學史地位 516
一、民國傳奇雜劇的藝術貢獻 516
二、民國傳奇雜劇的戲曲史地位 522
三、民國傳奇雜劇的文學史地位 528
四、結語 531 余論 政治文化轉型下民國傳奇雜劇的處境及其反思 534
一、功能定位:是面向大眾還是面向小眾 534
二、體制規范:是突破創新還是傳承堅守 541
三、傳播方式:是靜態傳播還是動態傳播 546
四、結語 553 附錄一 近代報人作家一覽 557
附錄二 民國遺民作家一覽 563
附錄三 民國學者作家一覽 566
附錄四 民國傳奇雜劇目錄 570
主要參考文獻 652
后 記 669
民國傳奇雜劇史論(上下冊) 作者簡介
姚大懷,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安徽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在《文藝理論研究》《戲曲藝術》等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曾獲安徽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