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水稻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其適應性栽培途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59378
- 條形碼:9787511659378 ; 978-7-5116-593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稻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其適應性栽培途徑 內容簡介
水稻是世界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亞洲地區23人口的主食來源。在氣候變化上,水稻生產具有特殊重要性。稻田CH4、N2O排放被IPCC單獨列出,其貢獻約占全球農林及其他用地排放總量的9%-11%。特別是包括我國在內的亞洲國家,貢獻了其中的90%,備受國際關注。目前,有關水稻生產系統的適應機制與途徑方面的基礎研究較為薄弱,尚不足以支撐應變栽培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本書是由項目參加人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栽培與減排稻作理論和稻作新模式,突出近年來取得的研究成果,并結合國內外近期新研究進展撰寫的一本學術著作。全書共6章,依次為水稻生產力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豐產栽培途徑、稻米品質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優質栽培途徑、稻田碳、氮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土壤增碳栽培途徑、稻田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減排栽培途徑、秈稻稻作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的栽培技術途徑、粳稻稻作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的栽培技術途徑。
水稻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其適應性栽培途徑 目錄
水稻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其適應性栽培途徑 作者簡介
江蘇興化人,中共黨員,現任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態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水稻栽培生理生態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近年來主持或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行業科技專項等各級課題20余項、國際合作課題3項,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2部。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