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農耕文明與中國鄉村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76354
- 條形碼:9787560776354 ; 978-7-5607-7635-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耕文明與中國鄉村社會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農史與農村社會史研究、圖像史學研究和民俗研究三個篇章,每一篇章收錄了相應的文章。如農史與農村社會史研究篇章就收錄了《一年兩作制江南地區普及問題再探討》《節氣、物候、農諺與老農:近代江南地區農事活動的運行機》《被結構的時間:農事節律與傳統中國鄉村民眾時間生活》等文章,圖像史學研究篇章收錄了《讓圖像“說話”:圖像入史的可能性、路徑及其限度分析》等文章。全書圍繞農耕文明與鄉村社會的關系,展現中國古代傳統民俗發展變化。
農耕文明與中國鄉村社會 目錄
農史與農村社會史研究
一年兩作制江南地區普及問題再探討
——兼評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農業經濟史研究
節氣、物候、農諺與老農
——近代江南地區農事活動的運行機制
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螟蟲為害與早稻推廣
內聚與開放:棉花對近代華北鄉村社會的影響
被結構的時間:農事節律與傳統中國鄉村民眾時間生活
——以江南地區為中心的探討
傳統中國鄉村民眾年度時間生活結構的嬗變
——以江南地區為中心的探討
圖像史學研究
讓圖像“說話”:圖像人史的可能性、路徑及限度
技術傳播的“幻象”:中國古代耕織圖功能再探析
教化與象征:中國古代耕織圖意義探釋
誰是“正統”:中國古代耕織圖政治象征意義探析
顯與隱:中國古代耕織圖的時空表達
處處是江南:中國古代耕織圖中的地域意識與觀念
民俗研究
個人生活史:一種民俗學研究路徑的討論與分析
眼光向下:大運河文化研究的一個視角
被“私有化”的信仰:廟宇承包及其對民間信仰的影響
——以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禹王臺廟為例
四“化”:中國節日的當下發展與變化
作為人群聚合與社會交往方式的節日
——兼論節日對當下基層社會建構與治理的價值意義
傳統節日的節點性與坐標性重建
——基于社會時間視角的考察
節點性與生活化:作為民俗系統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的一個視角
“你”怎么看:胡集書會保護與傳承的藝人視角
戲劇對義和團運動的影響
“土”義變遷考
一年兩作制江南地區普及問題再探討
——兼評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農業經濟史研究
節氣、物候、農諺與老農
——近代江南地區農事活動的運行機制
民國時期江南地區的螟蟲為害與早稻推廣
內聚與開放:棉花對近代華北鄉村社會的影響
被結構的時間:農事節律與傳統中國鄉村民眾時間生活
——以江南地區為中心的探討
傳統中國鄉村民眾年度時間生活結構的嬗變
——以江南地區為中心的探討
圖像史學研究
讓圖像“說話”:圖像人史的可能性、路徑及限度
技術傳播的“幻象”:中國古代耕織圖功能再探析
教化與象征:中國古代耕織圖意義探釋
誰是“正統”:中國古代耕織圖政治象征意義探析
顯與隱:中國古代耕織圖的時空表達
處處是江南:中國古代耕織圖中的地域意識與觀念
民俗研究
個人生活史:一種民俗學研究路徑的討論與分析
眼光向下:大運河文化研究的一個視角
被“私有化”的信仰:廟宇承包及其對民間信仰的影響
——以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禹王臺廟為例
四“化”:中國節日的當下發展與變化
作為人群聚合與社會交往方式的節日
——兼論節日對當下基層社會建構與治理的價值意義
傳統節日的節點性與坐標性重建
——基于社會時間視角的考察
節點性與生活化:作為民俗系統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的一個視角
“你”怎么看:胡集書會保護與傳承的藝人視角
戲劇對義和團運動的影響
“土”義變遷考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