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多維度的田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772264
- 條形碼:9787560772264 ; 978-7-5607-722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維度的田野 內容簡介
全書主要討論以田野考察為主要內容的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展現了田野實踐教學的多個維度,包括專業融合與反思、田野教學的實踐、田野歷史與文獻等板塊。各專題板塊的論文主要聚焦歷史學專業的教學,另外也有幾篇主要從考古、文化產業、民俗學、人類學、新聞學等相近專業的角度探討實踐教學的情況,不僅體現了歷史類實踐教學的跨學科的特點,而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踐教學的內容與方式對歷史學專業無疑有寶貴的借鑒作用。
多維度的田野 目錄
專業融合與反思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歷史學本科教育范式的轉換
——以齊魯師范學院“田野調查”實踐教學探索為例
“新文科”背景下省屬重點師范高校歷史學專業學生培養的思考
——以山東師范大學為例
作為通識教育的中國社會史課程及其教學實踐
隨知賦形:略論《中國歷史人類學簡明讀本》的構思及其困局
試論文化產業的歷史教學
——基于“文化產業發展史”課程的思考
田野教學的實踐
歷史人類學的田野教學與推廣:香港經驗
在地思維與社會實踐
——臺灣通識教育課程“地方知識與社會”的反思
高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以北京聯合大學歷史文博系為例田野考察活動在大學教學的應用放養還是散養
——在理論課程中讓學生做**手資料搜集
在參與中感知歷史
——對本科生田野實踐教學的一點觀察
田野歷史與文獻
民俗學專業開展民間文獻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以山東大學為例
海港城市的歷史觀察與教研實踐
——淺談青島與歷史人類學
“行腳獨流”
田野調查方法與蒙旗社會研究
——以歸化城土默特為例
課程思政與立德樹人
由愛鄉而愛國
——“新文科”理念下高校地方史教學教育功能的思考實踐
“課程思政”視域下“民俗學”教學模式與評估機制研究
新婦女史/性別史背景下“中國婦女史專題”的課程設計
關于“中國民族史概要”課程的幾點思考
數字技術與媒體
數字與歷史的結合:新文科視野下數字史學課程芻議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考古文博工作中的應用探索
——以山東大學考古學系的數字化考古教學實踐工作為例
文史數據庫在歷史學本科教學中的普及與運用
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念的新生導讀課教學創新
——“媒體識讀”教學設計與實施
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歷史學本科教育范式的轉換
——以齊魯師范學院“田野調查”實踐教學探索為例
“新文科”背景下省屬重點師范高校歷史學專業學生培養的思考
——以山東師范大學為例
作為通識教育的中國社會史課程及其教學實踐
隨知賦形:略論《中國歷史人類學簡明讀本》的構思及其困局
試論文化產業的歷史教學
——基于“文化產業發展史”課程的思考
田野教學的實踐
歷史人類學的田野教學與推廣:香港經驗
在地思維與社會實踐
——臺灣通識教育課程“地方知識與社會”的反思
高校歷史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以北京聯合大學歷史文博系為例田野考察活動在大學教學的應用放養還是散養
——在理論課程中讓學生做**手資料搜集
在參與中感知歷史
——對本科生田野實踐教學的一點觀察
田野歷史與文獻
民俗學專業開展民間文獻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以山東大學為例
海港城市的歷史觀察與教研實踐
——淺談青島與歷史人類學
“行腳獨流”
田野調查方法與蒙旗社會研究
——以歸化城土默特為例
課程思政與立德樹人
由愛鄉而愛國
——“新文科”理念下高校地方史教學教育功能的思考實踐
“課程思政”視域下“民俗學”教學模式與評估機制研究
新婦女史/性別史背景下“中國婦女史專題”的課程設計
關于“中國民族史概要”課程的幾點思考
數字技術與媒體
數字與歷史的結合:新文科視野下數字史學課程芻議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考古文博工作中的應用探索
——以山東大學考古學系的數字化考古教學實踐工作為例
文史數據庫在歷史學本科教學中的普及與運用
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念的新生導讀課教學創新
——“媒體識讀”教學設計與實施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