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華國學書系:方壯猷文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87397
- 條形碼:9787214287397 ; 978-7-214-28739-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華國學書系:方壯猷文存 本書特色
本次選編,本著以學術為主,盡量全面的原則,共收入其各類文章26篇,基本依照其一生的學術活動及著述的順序分為以下五類;早年的文學史研究、北方民族研究時期的“七考”、宋遼金元史研究、西南少數民族調查、考古研究。大致按照以類相從的原則,并照顧發表時間先后進行編排。
清華國學書系:方壯猷文存 內容簡介
方壯猷(1902—1970),原名方彰修,學名方興,字欣安,或作欣庵、新安、心安,又字闿元。湖南湘潭人,歷史學家。1925年考取清華國學研究院**屆研究生,師從梁啟超、王國維二先生。1926年畢業后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兼課。1929年赴日,師從白鳥庫吉研究東方民族史,翌年退學歸國,在北京、南京等地各大高校兼職。1934年入巴黎大學法蘭西學院和民族學院師從伯希和學習,兩年后歸國,于武漢大學歷史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離開武漢大學,先后出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副處長、中南文化部社會文化處處長、湖北省文化局局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曾主持越王勾踐劍劍柄文字的厘定工作,為湖北省文化教育、考古文博事業作出重要貢獻。方壯猷一生勤于治學,在中國文學史、邊疆民族史、宋遼金元史、楚地考古與楚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創獲,是民國學術界重要的預流者和推動者。
清華國學書系:方壯猷文存 目錄
《商人婦》《綴網勞蛛》的批評
中國文藝的起源
詞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戲劇之起源
白話小說起源考
契丹民族考
匈奴王號考
鮮卑語言考
匈奴語言考
三種古西域語之發見及其考釋
室韋考
韃靼起源考
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及抑商政策的實施
中世封建社會
南宋編年史家二李年譜
宋史類編及宋史校注
遼金元科舉年表
雷波屏山沐川等縣土司家譜
蠻夷司文等九土司家譜
涼山族系譜
宋代百家爭鳴初探
從元代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來看忽必烈的重農政策
戰國以來中國步犁發展問題試探
初論江陵望山楚墓的年代與墓主
方鶴卿祭文
吳其昌教授事略
方壯猷年譜簡編
清華國學書系:方壯猷文存 作者簡介
辛智慧,內蒙古人。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國學院博士后,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訪問學者,現為山東大學儒學院副教授。主要關注領域為清代經學與文獻、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大航海與全球史。主持承擔各級研究項目多項,在《文史哲》《清史研究》《中國哲學史》《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孔子研究》《中國經學》《讀書》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