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大學者談史系列:中國歷史的看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41305
- 條形碼:9787520541305 ; 978-7-5205-4130-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者談史系列:中國歷史的看法 本書特色
胡適是傳統中國向現代中國發展過程中,繼往開來的一位啟蒙大師。——唐德剛
大學者談史系列:中國歷史的看法 內容簡介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開風氣之先的學者,胡適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看法以及“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研究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現代新史學的發展。
《中國歷史的看法》匯編了胡適主要史學論文,如《研究國故的方法》《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等,可以看到胡適將中國歷史置于中西文化沖突和交流背景下,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和觀點;可以看到胡適在嚴密考據的前提下,同時作為一個思想家所閃耀的智慧的光芒。他的觀點成就了他自己,不僅惠及史林,也惠及百年來億萬中國人。
大學者談史系列:中國歷史的看法 目錄
井田辨(四篇)
研究國故的方法
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
王莽
書院制史略
再談談整理國故
古史討論的讀后感
歐陽修的兩次獄事
南宋初年的軍費
漢初儒道之爭
中國近一千年是停滯不進步嗎?
再論王莽
讀《北史》雜記
考作象棋的年代
司馬遷替商人辯護
論《春秋》答錢玄同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
考證學方法之來歷
說儒
中國禪學的發展
中國再生時期
中國與日本的現代化運動
中國思想史綱要
曹魏外官的“任子”制
曹操創立的“校事”制
孫吳的“校事”制
讀陳垣《史諱舉例》論漢諱諸條
兩漢人臨文不諱考
八股的起原
補記曹魏的“校事”
中國人思想中的不朽觀念
《易林》斷歸崔篆的判決書
中國文化里的自由傳統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
歷史科學的方法
說“史”
論初唐盛唐還沒有雕板書
中國傳統與將來
京師大學堂開辦的日期
考據學的責任與方法
大學者談史系列:中國歷史的看法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徽州績溪人莊村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 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胡適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文存四集》《胡適自傳》《胡適日記》《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齊白石年譜》《先秦名學史》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