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止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13074
- 條形碼:9787552813074 ; 978-7-5528-13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止學 本書特色
王陽明以“知止”獲取真知,曾國藩以“知止”成就功名!《止學》提出“大智知止”和“以智止智”兩大觀點,從止智、止勢、止利、止辯等十個方面分析“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的成敗難題,闡述“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的成功內核。當止則止,任何人都不該忽視,成大事者尤其如此。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道德經》
止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十卷,內容包括:智卷、用勢卷、利卷、辯卷、譽卷、情卷、蹇卷、釋怨卷、心卷、修身卷。
止學 目錄
智卷 **
楊駿的愚蠢·003 / 人人敬仰的陳寔·005 / 閉門不出的張良·008 /
辭官歸居的石琚·011 / 受世人感念的李燮·013 / 蕭繹的敗亡·016 /
紀綱的狡詐·019 / 抱憾而死的諸葛亮·021 / 順治帝的自責·024 /
丙吉的大義·026
·智謀的運用講究的是恰到好處和適可而止,在特定時期,不用智謀也是智
謀之一。
·*大的危險來自對對手智慧的低估。
·隱藏智慧也是智者的選擇之一。
·只知貪求,這是智慧不足的表現。
·在天理道義面前,智計的作用終究是有限的。
·只有能權衡得失,當用則用、當棄則棄的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個人只要行事無私、堂堂正正、真誠待人,是無須過多依賴智計保身的。
·虛榮心、自大心往往把人帶入歧途,進而使其高估了自己的智慧,看輕了
別人的能量。
用勢卷 第二
謹遵成規的曹參·031 / 宗愛的瘋狂·034 / 劉旻的迂腐·036 /
令人嘆服的范質·039 / 得免死罪的龔遂·041 / 朱瑱的亡國·044 /
禮賢下士的信陵君·046 / 桑哥的野心·049 / 看透時勢的蕭道成·051 /
劉義隆的教誨·054
·仁德的人不事張揚,以德服人。
·在用勢上的進退和取舍不能千篇一律,因人而異、適時而動當是*好的選擇。
·小人和邪惡勢力,對任何人而言都是陷阱。
·單槍匹馬難成勢。
·沒有永遠的勝利者,適時做些退讓,或可從根本上鞏固優勢。
·暫避鋒芒和理智務實并不是無勇怯懦,它可以使人遠離矛盾的中心,而不
激發更大的沖突。
利卷 第三
與眾不同的申屠蟠·059 / 包咸的氣度·061 / 高瞻遠矚的劉
備·064 / 王師范的滅門之禍·066 / 自請有罪的皇甫規·069 /
不唱高調的張釋之·071 / 蔡澤的傲慢·074 / 作繭自縛的李
䜣·076 / 清廉忠正的虞愿·078 / 李 的以退為進·081
·利益可以驅使人們做出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來。
·明智的作為既能惠人,又可惠己。
·勢利和短視是成功的大敵。
·不知停歇,難走遠途。
·真正的成功者并不盲目趨眾,他們總是獨具慧眼,另辟蹊徑,在人所未見
003
之處挖掘出寶藏。
·在大智慧者眼中,順境暗含危機,他們不會得意忘形;逆境蘊藏生機,他
們也不會悲觀絕望。
·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知道生命寶貴而心有大志的人,是絕不會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的。
·平日施下的恩惠,在危難之際可能會發揮奇效。
展開全部
止學 作者簡介
文中子,隋代大思想家王通,門人私謚“文中子”。隋末隱居河、汾之間(在今山西), 授徒講學,有弟子千余人,為一代大儒。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