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四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1065
- 條形碼:9787542681065 ; 978-7-5426-8106-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四冊) 本書特色
知名人文學者徐賁教授傾情講授:對于中國讀者來說,介紹如何選擇和閱讀西方人文經典著作,徐賁教授是不二人選。徐賁教授基于多年的大學執教經驗,理解并懂得人們閱讀的現狀、問題、興趣,既有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內在精神,又有涵泳美國多年的人文視野。
閱讀即行動,以思辨的、理性的態度走進西方人文經典,提升通識素養: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培養讀者閱讀與思考的興趣、方法和能力,在潛移默化之中給予讀者示范閱讀需要具備哪些知識素養準備、如何讀書、如何深入思考。鼓勵讀者通過閱讀經典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歷史的關系,本身就具有當下性和現實意義。
日本進口精裝書工藝,凸顯現代雅致的氣息,貼合在當下重讀經典的時代感:四本書分別采用四種高級有色紙作為裱封與環襯,每種顏色與每一時代的形象貼合,其上燙印書名,排版講究,突出經典流傳與時代碰撞的新的意義。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四冊)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冊《西方的起源》《帝國的興衰》《自由的黎明》《現代的誕生》,為讀者提供西方人文經典閱讀的必要知識,挑選在社會文化變革之際顯示思想力量的文本,進行深入淺出的導讀,引導出更為廣闊深入的思考。所涉經典貫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變史,從影響西方世界*為深遠的古希臘,一路走過羅馬帝國的興衰、早期基督教的興起,穿過并不接近黑暗的中世紀、璀璨豐富的文藝復興,*終抵達我們生活的現代。通過本書,可以與柏拉圖、但丁、莎士比亞、盧梭等七十余位人類歷史上的智者,《奧德賽》《理想國》《堂吉訶德》等九十余部西方*重要的經典著作展開對話。作者認為,人文經典閱讀貴在自己獨立的思考,閱讀是必須的準備,思考才是真正目標。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四冊) 目錄
《I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西方的起源》
總序 西方人文經典閱讀 / i
一 古希臘經典,是普羅米修斯之后的又一火種 / 1
二 荷馬《奧德賽》 / 8
1.古希臘的待客之道和賓客友誼 / 8
2.口語文化和記憶能力 / 16
3.敬神是義務,不是奴役 / 24
4.鄉愁和烏托邦的代價 / 30
5.遠古希臘文明開化的窗口 / 38
6.荷馬世界和文化主題的“瘋癲” / 45
7.史詩里的夢和現實中的夢 / 53
8.羞恥文化中的英雄和英雄主義 / 61
三 赫西俄德 / 70
1.《工作與時日》:農民詩人眼里的世界 / 70
2.《工作與時日》:辛苦勞作,從高尚變卑下 / 77
3.《神譜》:諸神起源與世界 / 84
四 希臘詩歌 / 93薩福:愛欲和幸福 / 932.品達的“體育頌歌” / 100
3.西蒙尼德斯:詩人要吃飯,要錢不丟人 / 109
五 《伊索寓言》 / 119
1.一個奴隸怎么講智慧的故事 / 119
2.“酸葡萄”:從“壞事變好事”到“幸虧有壞事” / 127
3.《伊索寓言》為什么不同于先秦寓言? / 135
六 埃斯庫羅斯 / 144
1.《波斯人》:自由的雅典與專制的波斯 / 144
2.酒神的慶典和悲劇的誕生 / 152
3.《乞援人》:古老的難民問題與亂倫 / 159
4.《乞援人》:信任民眾不如信任君王 / 166
5.古希臘戲劇競賽是怎么評獎的? / 173
6.《俄瑞斯忒斯》之《奠酒人》:血仇、詛咒和預言 / 179
7.《俄瑞斯忒斯》之《善好者》:凈罪與審判 / 186
8.《俄瑞斯忒斯》之《善好者》:人類審判史上的標志性一頁 / 192
七 索?死账 / 200
1.“死了和活著一樣親切可愛的人” / 200
2.《安提戈涅》:誰都能“公民抗命”嗎? / 206
3.《安提戈涅》:正義的國法不侵害親情 / 213
4.《俄狄浦斯王》:什么是“王”和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 / 218
5.《俄狄浦斯王》:悲劇人物的性格缺陷與知識盲區 / 226
6.《菲羅克忒忒斯》:服從領導和善待朋友 / 232
7.《菲羅克忒忒斯》:被遺棄的冤屈者如何回歸社會 / 239
八 歐里庇得斯 / 246
1.希臘啟蒙時期的思想困擾 / 246
2.智者與哲學家 / 252
3.《美狄亞》:作為人類激情的好色和報復 / 259
4.《美狄亞》:虎毒不食子嗎? / 267
5.《酒神的伴侶》:快樂陶醉與走火入魔 / 273
6.《酒神的伴侶》:膜拜與暴力 / 280
7.《特洛伊的女人們》:“種下荒涼,日后必自己收獲毀滅” / 288
九 阿里斯托芬 / 297
1.喜劇和政治保守主義 / 297
2.《云》:可笑的哲學和滑稽的哲學家 / 304
3.《馬蜂》:不完美但不可缺少的民主陪審團 / 311
4.《呂西斯特拉特》:政治不是男性的專屬事務 / 318
十 希羅多德《歷史》 / 326
1.互聯網時代的希羅多德《歷史》 / 326
2.遠行人必有故事可講 / 334
3.隔代報應和自以為幸福 / 341
4.風土人情與文化習俗 / 348
5.一場關于政制的辯論 / 355
十一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362
1.講述往事和探究真實 / 362
2.古希臘人的辯論 / 368
3.墓前演說和雅典瘟疫 / 376
4.暴力革命與幽暗人性 / 384
5.趕盡殺絕是消滅敵人的好辦法嗎? / 391
6.帝國霸權和“強權即正義” / 398
7.歷史與悲劇 / 406
8.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比較 / 414
十二 色諾芬《希耶羅》 / 423
1.民眾真的愛戴專制暴君嗎? / 423
2.帝師勸說暴君的限度和有效性 / 431
3.暴君心理剖析是怎樣一種道德譴責 / 438
十三 柏拉圖 / 445
1.《蘇格拉底對話》之《游敘弗倫篇》:討神喜歡,就是虔敬嗎? / 445
2.《蘇格拉底對話》之《游敘弗倫篇》:親親相隱和大義滅親 / 451
3.《蘇格拉底對話》之《美諾篇》:美德教育和良心發現 / 456
4.《蘇格拉底對話》之《辯詞》:公民不服從和公民不服氣 / 464
5.《蘇格拉底對話》之《克里托篇》:“公民伏法” / 470
6.哲學與政治 / 476
7.《理想國》:哲思者的啟蒙和政治技藝 / 483
8.《理想國》:暴虐的僭政是“城邦的絕癥” / 490
9.《理想國》:暴政下的愚民口味與偏好 / 497
10.《理想國》:制度之惡與人性之惡 / 504
十四 亞里士多德 / 511
1.《尼各馬科倫理學》:自制是怎樣一種倫理品質 / 511
2.《尼各馬科倫理學》:私人友誼和公民團結 / 517
3.《尼各馬科倫理學》:什么是幸福 / 524
4.《政治學》:城邦的好壞是由政體決定的 / 531
5.《政治學》:僭政的帝王學和馭民術 / 538
6.《政治學》:為專制暴政出謀劃策的人 / 544
7.《政治學》:“政體”學說是政治理論的核心 / 550
8.《政治學》:優秀的政體必須有優秀價值的追求 / 556
9.《政治學》:政體的奠定時刻和立法者 / 563
結語 人文思考能從古希臘學習什么? / 571
一、詩歌 / 571
二、戲劇 / 573
三、歷史 / 575
四、哲學 / 576
附錄一 一百年前的西方人文經典閱讀 / 579
附錄二 經典閱讀分析里的文本參考 / 588
《II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帝國的興衰》
序言 從希臘到羅馬 / i
一 開場白:羅馬的光榮與腐敗 / 1
二 普勞圖斯《孿生兄弟》 / 9
1.通俗喜劇是怎樣一種羅馬大眾娛樂 / 9
2.披著希臘外套的羅馬故事 / 16
3.古典喜劇的人文閱讀 / 22
三 泰倫提烏斯《兩兄弟》 / 29
1.早期羅馬戲劇從何而來,因何而來 / 29
2.令人頭疼的子女教育 / 36
3.權貴政治和文化分裂 / 43
四 盧克萊修《物性論》 / 51
1.重實際的羅馬哲學 / 51
2.伊壁鳩魯哲學和古代的“說教詩” / 59
3.趨樂避苦不等于享樂主義 / 66
五 卡圖盧斯《歌集》 / 76
1.詩與政治 / 76
2.愛情恩仇的酸甜苦辣 / 83
3.情詩是怎樣的抒情詩 / 93
六 西塞羅 / 100
1.希臘化和羅馬共和 / 100
2.優秀的演說者,失敗的政治家 / 106
3.《論共和國》:國家不是為了抱團取暖 / 113
4.《論法律》:人的理性和正義立法 / 121
七 維吉爾《埃涅阿斯紀》 / 128
1.奧古斯都盛世的羅馬文學 / 128
2.領袖崇拜和國家史詩 / 135
3.文學家與權力政治的聯姻 / 142
八 賀拉斯《諷刺詩集》 / 150
1.站錯過隊的詩人如何表現政治忠誠 / 150“新社會”知識分子如何自我定位 / 1583.諷刺詩的自嘲和玩笑 / 165
4.人生哲理的幽默與無奈 / 173
九 奧維德《愛的藝術》《變形記》 / 182
1.《愛的藝術》:伴君如伴虎—奧維德和奧古斯都 / 182
2.《愛的藝術》:拉丁文學中的“淫詩艷詞” / 188
3.《變形記》:輕逸神話中的沉重變形 / 197
4.《變形記》:性強暴下的人獸同體 / 204
5.《變形記》:從奧維德的《變形記》到卡夫卡的《變形記》 / 210
十 李維《建城以來史》 / 217
1.羅馬的道德淪喪和傳統美德 / 217
2.傳說故事的教化教育 / 224
3.怎么思考共和的腐敗問題 / 232
十一 撒路斯提烏斯《喀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爭》 / 239
1.政客腐敗和公民失德 / 239
2.輸出腐敗與撒幣外交 / 245
3.國民品格和民德習俗 / 252
4.古典共和與公民自由 / 259
十二 塔西佗《編年史》 / 267
1.壞體制內難做好人 / 267
2.專制體制下人如何安身立命 / 274
3.專制統治下的道德垃圾場 / 280“塔西佗陷阱”和歷史的善惡必書 / 286十三 普魯塔克《小加圖》 / 293
1.為何和如何閱讀普魯塔克 / 293小加圖之死和斯多葛哲學 / 2993.作為自由和道德象征的小加圖 / 306
4.羅馬共和與羅馬美德 / 313
5.小加圖與西塞羅 / 320
十四 塞涅卡《論發怒》《美狄亞》 / 327
1.《論發怒》:腐敗政治下人能潔身自好嗎 / 327
2.《論發怒》:亂世人生和斯多葛主義 / 334
3.《論發怒》:怎么才能規勸一個暴君 / 340
4.《論發怒》:發怒與殘忍 / 347
5.《論發怒》:憤怒是靈魂的熱度 / 353
6.《美狄亞》:女性的暴力和殘忍 / 359
十五 佩特羅尼烏斯《薩蒂利孔》 / 367
1.暴政下的文學諷刺 / 367
2.暴發戶和民間企業家 / 374
3.怡然自得的頹廢和都市漂泊 / 381
十六 昆體良《演說術原理》 / 389
1.修辭與教育 / 389
2.知識與政治 / 397
3.專制統治下的知識分子避禍和隱秘寫作 / 404
十七 朱文納爾《諷刺詩》 / 411
1.口腹之欲與道德墮落 / 411
2.暴發戶和貴二代 / 417
3.壞女人、小鮮肉和諷刺的批評 / 424
4.都市窮人和“面包與馬戲” / 431
十八 阿普列烏斯《金驢記》 / 438
1.雅俗共賞的羅馬小說 / 438
2.男性觀念中的“巫術”與“妖女” / 445
3.宗教膜拜是怎樣的靈魂出路 / 452
4.與神話和傳說不同的古代“小說” / 459
十九 琉善《真實故事》 / 467
1.2世紀的智者新潮和新文學觀念 / 467
2.文人的誕生和“假話巨人” / 474
3.敘事權威的困境和歷史學家的責任 / 481
4.用喜劇涂抹的哲學對話 / 488
二十 愛比克泰德《論說集》 / 497
1.羅馬美德和斯多葛倫理 / 497
2.壞時代的好哲學 / 505
3.精致的順民思維訓練:斯多葛主義和犬儒主義 / 511
二十一 奧勒留《沉思錄》 / 518
1.明君的順應天道和自我約束 / 518
2.國家宗教和宗教迫害 / 525
3.自奧勒留時代的羅馬宗教文化變遷 / 532
4.暴君殺戮和明君迫害 / 540
5.奧勒留為什么害怕基督教:哲學之外的原因 / 546
6.羅馬帝國衰亡的奧勒留時刻 / 553
二十二 中西之間的倫理文化之旅 / 561
結語 羅馬的國運與文學的興衰 / 569
《III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自由的黎明》
前言 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 / i
一 從希臘—羅馬到中世紀人文哲理 / 1
二 奧古斯丁的“天城” / 8
1.羅馬為什么衰敗 / 8
2.歷史語境中的先知政治學 / 14
3.罪犯幫伙的國家能有正義法律嗎 / 21
三 赫羅斯維塔《亞伯拉罕》 / 28
1.怎么閱讀古代劇作 / 28
2.女性貞潔的靈與肉 / 36
3.戲劇在中世紀和中世紀戲劇 / 43
四 希爾德加德《生命的獎賞之書》 / 51
1.中世紀女性情感及神秘主義 / 51
2.中世紀獨特的女性幻象 / 58
3.中世紀發明怎樣的“愛” / 65
4.逼真幻覺和強制性迷戀 / 72
五 《一千零一夜》 / 80
1.沒有重述就沒有敘述:人性的哈哈鏡 / 80
2.魔法師和說書人 / 88
3.少兒不宜的情愛天方夜譚 / 95
4.奇妙的人生和荒誕的命運 / 103
六 邁蒙尼德《迷途指津》 / 111
1.在信仰與哲學之間 / 111
2.什么是“經典”的寓意釋經 / 117
3.經典里的矛盾及其化解方法 / 124
4.寓意釋義和歷史釋義 / 131
5.知識分子政治的隱秘寫作 / 139
七 《阿奎那政治著作選》 / 146
1.信仰的人文主義和人的理智 / 146
2.國王惡法和無道暴君 / 152
3.今天怎么閱讀阿奎那 / 159
八 法蘭西的瑪麗《故事詩》 / 166
1.性壓抑和紅杏出墻 / 166
2.女人的偷情、欺騙和背叛 / 173
3.騎士精神和“男子漢” / 178
九 瑪·阿希·季諾夫人《列那狐》 / 185
1.沒有狐貍精的狐貍故事 / 185
2.中世紀市民文化與動物故事 / 191
3.道德和人性的動物寓言 / 198
十 紀堯姆·德·洛里斯《玫瑰傳奇》 / 207
1.社會文化與“寓意”文學 / 207
2.女性的矜持和男性的禮儀 / 213
3.情愛的藝術和手段 / 219
十一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女性之城》 / 226
1.女兒國烏托邦和女性美德 / 226
2.男性友誼與女性友誼 / 233
3.從古典友誼到現代友誼 / 239
十二 《馬可·波羅游記》 / 246
1.兩代威尼斯商人的中國之行 / 246
2.中世紀的旅客和夢幻之城 / 252
3.游記的真實與虛構 / 258
十三 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 265
1.赦罪僧和道德故事 / 265
2.中世紀的示例宣教 / 271
3.永生和暴死:道德死亡引向肉體死亡 / 277
4.腐敗、反腐,越反越fu / 283
總結 并非全都黑暗的中世紀 / 290
十四 但丁《神曲》 / 297
1.罪和贖罪的故事 / 297
2.哪些是地獄里的重罪,為什么“背叛”之罪特別嚴重 / 302
3.地獄與監獄,哪個更可怕 / 309
4.幸災樂禍 / 314
5.妒忌與憤怒 / 319
6.貪婪是一種怎樣的罪過 / 324
十五 薄伽丘《十日談》 / 330
1.文以載道,雅俗有別 / 330
2.低俗的性和崇高的愛 / 335
3.綠帽子、性滑稽和偷情無罪 / 340
4.壞女人是抽在男人身上的鞭子 / 345
十六 通俗文化與貴族文化 / 350
1.通俗文化的“黃段子”與“性幽默” / 350
2.達·芬奇收集的民間笑話:完整的人性和自由的語言 / 354
3.卡斯蒂廖內《廷臣論》:廷臣和文明紳士 / 360
4.卡斯蒂廖內《廷臣論》:閱讀釋義中的歷史問題 / 366
十七 皮科《論人的尊嚴》 / 375
1.“文藝復興人”的宣言 / 375
2.觀念史中的“尊嚴” / 382
3.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慣性和艱難前行 / 389
4.從文藝復興尊嚴觀到康德尊嚴觀 / 396
5.羞辱、貶低、非人化:被侵犯的尊嚴 / 402
十八 拉伯雷《巨人傳》 / 410
1.自由人的教育 / 410
2.自然的人和文學的游戲 / 416
3.閱讀聯想和“骯臟幽默” / 423
十九 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 429
1.騎士和人的社會角色 / 429
2.愛榮譽和不要臉 / 433
3.幽默與戲仿 / 437
4.滑稽和人戲不分 / 442
二十 伊拉斯謨《愚人贊》 / 448
1.文學諷喻中的愚人和傻子 / 448
2.抵御愚昧比造就智慧優先 / 455
3.愚蠢是怎樣一種公共危害 / 460
二十一 莫爾《烏托邦》 / 467
1.文藝復興時期的“鏡像文學” / 467
2.拒絕君臣關系中的人身依附 / 474
3.平等是“產生人可以無限完善的觀念” / 480
二十二 馬丁·路德論信仰者的自由 / 487
1.信仰與行為 / 487
2.從宗教自由到政治自由 / 493
3.自由宗教與神道設教 / 500
二十三 蒙田《隨筆集》 / 507
1.自由自在與獨善其身 / 507
2.活人教育與懷疑精神 / 513
3.隨筆是怎樣一種寫作 / 518
4.從蒙田隨筆到現代隨筆 / 524
二十四 馬基雅維里《君主論》 / 530
1.政治異類的君王術 / 530
2.專制與非道德政治 / 535
3.誰為專制出謀劃策 / 54120世紀之后的新馬基雅維里主義 / 546二十五 莎士比亞《愷撒》 / 552
1.弒君的故事 / 552
2.人性是歷史的重演,千年不變的群眾心理 / 557
3.羅馬專制下的精英腐敗和人性墮落 / 561
總結 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 / 566
《IV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現代的誕生》
前言 如何閱讀啟蒙時期的人文經典 / i
一 17世紀的科學 / 1
1.伽利略《星際信使》,工具的意義、挺不起腰桿的科學家 / 1
2.笛卡爾,科學的證明、信念的擔保、科學不尋找絕對真理 / 7
3.為啟蒙做準備的科學革命 / 14
二 培根《新亞特蘭蒂斯》 / 22
1.科學烏托邦與政治 / 22
2.科學理念和科學主義 / 27
3.科學會帶來開放社會嗎 / 32
三 卡文迪什《燃燒的世界》 / 37
1.“燃燒的世界”在遠方 / 37
2.女性批評為何推崇《燃燒的世界》 / 42
3.烏托邦小說與政治哲學 / 46
4.17世紀為何又如何維持生活穩定 / 51
四 霍布斯《利維坦》 / 56
1.專制的保護和人民的服從 / 56
2.專制國家和統治權威 / 61
3.專制下的自由和法治 / 66
五 洛克《政府論·下篇》 / 72
1.馴化國家權力 / 72
2.人性、自由與政治 / 77
3.政府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 / 82
4.公正執法;政府不正義,人民怎么辦 / 87
六 莫里哀《偽君子》 / 92
1.17世紀理性時代的風尚喜劇 / 92
2.栽倒在好色弱點上的成功騙子 / 99
3.偽善:從道德扮裝到政治扮裝 / 105
七 帕斯卡爾《思想錄》 / 113
1.悲觀人生與積極向上 / 113
2.脆弱的理智和內心的力量 / 118
3.亦藥亦毒的罪感:精神提升和人格毀損 / 123
4.人性的美與丑,人的偉大與可悲 / 128
八 拉羅什富科《箴言集》 / 134
1.帶刺的真話和心靈雞湯 / 134
2.意義表演和微型寫作 / 139
3.箴言的哲理與人性剖析 / 145
九 彌爾頓《論出版自由》 / 151
1.自由是觀念,更是行動 / 151
2.“觀念自由市場”和“觀點自我修正” / 157
3.不自由造就自我奴役的思想奴隸 / 164
十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 / 171
1.腐敗的小人和高尚的巨人 / 171
2.空想的科學和高貴的動物 / 176
3.三種諷刺,人還是萬物之首嗎 / 180
十一 笛!段烈吣昙o事》 / 186
1.瘟疫和災難中人怎么活下來 / 186
2.見證敘述,災難見證的個人責任 / 192
3.天災和人禍的災難記憶 / 198
十二 艾迪生《旁觀者》 / 204
1.隨筆的幽默品位和輕松說教 / 204
2.咖啡館文化和中產階級啟蒙 / 213
3.新聞上癮和手機上的“新鮮事” / 220
十三 曼德維爾《蜜蜂的寓言》 / 228
1.腐敗和不道德是盛世社會的潤滑劑嗎 / 228
2.善就是惡,怎么才能善惡有別 / 234
3.惡就是善,壞事都能變好事嗎 / 239
4.公共慈善和慈善的動機 / 246
十四 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 / 252
1.同情與惻隱 / 252
2.兩個斯密 / 258
3.善待窮人和良序社會的道德現實主義 / 264
十五 休謨《人性論》 / 271
1.人性和道德情感 / 271
2.習慣與道德:壞人變老了嗎 / 277
3.可疑的習慣性思維和智慧 / 283
4.“不知感恩”是一種道德罪過嗎 / 290
5.情感教育與心靈啟蒙 / 297
十六 埃德蒙·柏克《反思法國大革命》 / 304
1.兩個柏克 / 304
2.柏克的政治保守主義 / 311
3.如何理解保守主義 / 317
十七 沃斯通克拉夫特《人權辯護》《女權辯護》 / 324
1.激進啟蒙和革命時代 / 324
2.政治經驗與政治實驗 / 330
3.女權即人權 / 336
十八 孟德斯鳩《波斯人信札》 / 344
1.開明旁觀和后房專制 / 344
2.專制統治的閹奴政治 / 349
3.專制邪惡,絕對的專制絕對邪惡 / 354
十九 伏爾泰《老實人》 / 361
1.自然神論和理性宗教 / 361
2.正義的上帝和苦難的世界 / 367
3.惡在人世間,人如何安身立命 / 372
二十 狄德羅《拉摩的侄兒》 / 378
1.既需要又懷疑“天才”的啟蒙時代 / 378
2.從“天才”看“人才” / 385
3.天才拯救不了啟蒙 / 392
4.自暴自棄是一種怎樣的自我作賤 / 398
二十一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 / 406
1.文明與腐敗 / 406
2.自然人和自由人 / 411
3.如何交出自由,但仍然自由如初 / 417
4.公意、眾意、保衛自由 / 423
二十二 康德《什么是啟蒙》 / 431
1.康德與盧梭,道德哲學 / 431
2.開明專制、公和私的不同理性 / 436
3.啟蒙的行動和普世主義 / 441
4.啟蒙的教育與民眾 / 446
二十三 萊辛《智者納坦》 / 452
1.智者納坦要說什么 / 452
2.為何要做一個“可以說是真的”好人 / 457
3.晚到的啟蒙有后發優勢嗎 / 462
二十四 潘恩《常識》《人的權利》 / 467
1.自由的先知:常識和民主政治常識 / 467
2.人民拜偶像造就君主崇拜 / 473
3.推翻國王,為憲章加冕 / 479
4.人權是全人類共有的價值觀 / 486
二十五 《獨立宣言》《美國憲法》 / 494
1.《獨立宣言》和美國價值觀 / 494
2.人民是憲法之本 / 500
3.憲法、核心價值和公民教育 / 506
二十六 《聯邦黨人文集》 / 513
1.美國啟蒙與《聯邦黨人文集》 / 513
2.公民社會的精英和民眾互動,民主自我教育 / 518
3.聯邦與共和 / 523
4.共和與民主 / 529
總結 人文啟蒙與人性 / 535
附錄 捍衛自由理性:啟蒙和反啟蒙 / 542
展開全部
西方人文經典講演錄(四冊) 作者簡介
徐賁,江蘇蘇州人,1950年出生,作家、人文學者。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文學博士,美國加州圣瑪麗學院英語系榮休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經典之外的閱讀》《閱讀經典: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人文啟蒙的知識傳播原理》《與時俱進的啟蒙》《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知識分子與公共政治》《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