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探寒論熱話健康 : 解讀中醫里的寒與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85186
- 條形碼:9787513285186 ; 978-7-5132-851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探寒論熱話健康 : 解讀中醫里的寒與熱 內容簡介
寒熱存在于疾病表現、藥物性質、食物性質、生活起居當中,*容易被大眾感知到。因此,從寒熱角度入手,能夠更輕易拉近中醫與讀者的距離,易于理解,可讀性強,同時也能夠融入健康和養生的各個方面,具有更好的實用指導性。
本書以問答的形式,回答了臨床上和生活中*受關注的100多個問題,從寒與熱的認識、診斷、治療、生活、預防等方面,從基礎、臨床、近期新研究進展等多個方面進行闡述。作者講解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用較短的篇幅使讀者對寒與熱這一對中醫核心概念有一個全面的、科學的認識,增加醫學知識在大眾中的科普性和趣味性。
探寒論熱話健康 : 解讀中醫里的寒與熱 目錄
中醫認識篇
1.何為中醫的寒?何為中醫的熱?
2.寒熱與陰陽的關系?
3.寒從何而來?熱從何而來?
4.寒熱可否同時存在?
5.如何鑒別寒熱的真假?
6.寒熱能否轉化?寒熱如何轉化?
7.寒的信號有哪些?熱的信號有哪些?
8.如何從舌象辨別寒熱?
9.表熱與里熱有何不同?
10.表寒與里寒有何不同?
11.寒熱與中醫體質有何關系?
12.平人是什么人,他們沒有寒熱嗎?
13.傷寒與溫病
14.病毒是否分寒熱?
15.寒熱就是溫度的高低嗎?
16.獨樹一幟的火神派
17.治未病一冬病夏治與夏病冬治
18.病機十九條的寒熱
19.火毒與熱毒
20.上火
21.人體生長壯老已過程的寒熱變化
22.寒熱與六淫
23.寒熱與七情
24.氣有余便是火是什么意思?
25.五志化火是什么意思?
西醫認識篇
1.從神經系統話寒熱證
2.從內分泌系統話寒熱證
3.從免疫系統話寒熱證
4.從能量代謝話寒熱證
5.從基因與蛋白話寒熱證
6.從物質構成論中藥的寒熱溫涼
7、從物理學角度論中藥的寒熱溫涼
8.從化學(能量代謝)角度論中藥的寒熱溫涼
9.寒熱證的動物模型
10.從諾貝爾獎話寒熱
臨床篇
一、寒熱與呼吸系統疾病
1.司“氣”行“水”,肺為“嬌臟”(肺臟生理特性)
2.感冒分寒熱,對證才有效
3.感冒分寒熱,飲食各不同
4.不同季節的感冒有什么不同嗎?
5.嗓子疼是“上火”么?
6.咳嗽分寒熱嗎?
7.咳黃痰是有熱嗎?咳白痰是有寒嗎?
8.一到冬天就咳嗽是因為體寒嗎?
9.哮喘分寒熱嗎?
10.避免受寒能預防哮喘發作嗎?
11.新冠病毒感染,寒熱性之爭
二、寒熱與心腦系統疾病
1.心為“火”臟,灼照萬物(心臟生理特性)
2.舌尖上的心臟(寒熱舌象)
……
藥物篇
針灸篇
飲食調攝
展望篇
展開全部
探寒論熱話健康 : 解讀中醫里的寒與熱 作者簡介
張學智,男,1965年出生,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兼任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中醫科主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教育部一級學科帶頭人,北京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系副主任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專業以常見內科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為特長。北京地區首屆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國家重點專科中醫老年病學術帶頭人。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