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社區在上海:案例與論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8079
- 條形碼:9787567148079 ; 978-7-5671-480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社區在上海:案例與論壇 內容簡介
王南溟,著名藝術家、批評家、展覽策劃人,曾任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現為社區樞紐站創始人。王南溟在2020年在劉海粟美術館策劃了“藝術社區在上海:案例與論壇”展覽,從這個藝術項目開始,“藝術社區”這個關鍵詞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被作為創新方式在政策和行政中推進,而“藝術社區理論”也在這個系列論壇中形成了特定的框架和指向,并成為新文科建設中的一個范式轉型案例。本書即為本次展覽的展覽文獻和論壇演講文獻匯編,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藝術社區”的概念和實際案例。
藝術社區在上海:案例與論壇 目錄
用展覽厘清概念:作為新美術館學的社區美術館
當思想成為作品:劉海粟美術館“藝術社區在上海:案例與論壇”的策劃
論壇一 社區與社工藝術家身份:一種藝術生態與一種社會互動
社區基金會在陸家嘴的藝術創新與邊界突圍
從“邊跑邊藝術”到社工藝術家——藝術的社區新路徑
社工藝術家:藝術家參與社區自治的角色定位
敘事博物館學:社區故事與藝術行為的個案觀察與解讀
“社區與社工藝術家身份:一種藝術生態與一種社會互動”圓桌討論
論壇二 上海鄉村與新江南:景觀與圖像的文本記憶與藝術鄉建
大都市郊區的鄉建之路——以新江南田園鄉居設計競賽為例
崇明鄉聚實驗田——設計、體驗與時光的藝術
場所精神/藝術鄉建
“新江南田園鄉居'松江新浜'設計競賽”+“荷花論壇”圓桌討論
論壇三 文化志愿者在社會治理中的運作:作為“美好社會”與公共行政的建構
上海志愿服務概況
在城鄉社區之間的“邊跑邊藝術”:社區樞紐站與流動美術館
《一一一》證明活著,并且精彩
城市看字
追痕:社會現場就是美術館
藝術社區與情緒和直覺的勞動:一種由藝術家志愿者而來的工作理論
“文化志愿者在社會治理中的運作:作為'美好社會'與公共行政的建構”圓桌討論
論壇四 社區微更新與社會建筑:創意的歷史在地性與主題多樣化
人間煙火:城市微更新的S、M、L、XL
藝術邊界的消融
地下空間的社區藝術活動
藝術社區:基于趣緣群體的城市微更新
寺侍成城——宗教建筑、公共儀式與社區精神
“社區微更新與社會建筑:創意的歷史在地性與主題多樣化”圓桌討論
論壇五 公共文化政策與管理的當下性:創新及文化法維度的立法
文化政策研究:跨學科的進入路徑與研究視野
作為重點領域立法的文化立法
藝術法的興起與架構
黨建引領:打造新時代的藝術社區
“藝術社區與多元共建”圓桌討論
附錄
美術館的公共教育與藝術進社區:社區樞紐站的實踐
從藝術進社區到藝術社區:社區樞紐站4年的實踐——在“'藝術社區'座談會”上的報告
藝術鄉建爭論中的偽命題:來自10年的回答
社區樞紐站與新美術館學:在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領域提供可實踐案例
展開全部
藝術社區在上海:案例與論壇 作者簡介
王南溟,有名藝術家、批評家、展覽策劃人,曾任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現為社區樞紐站創始人。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