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非洲采掘業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84775
- 條形碼:9787519784775 ; 978-7-5197-8477-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洲采掘業法 內容簡介
本書對與非洲石油與礦產資源的商業開發有關的法律、財政制度和監管機構作了闡述。它探討了采掘業的價值、開采條件和指導原則,以及如何解決或更好解決資源所有權與控制權、降低人權風險、責任性、企業社會責任、環境正義和參與性發展等問題。這本書是以用戶友好的風格編寫的,以增強對受眾(學生、企業、投資者、環境和人權管理者、倡導者、決策者、法官、國際談判代表和政府官員)的實用性。本書將現存與非洲采掘業法律、法規狀況有關的描述性材料和對非洲采掘業中的法律與財政制度有影響與啟示作用的國際法的分析性評價放在一起,以使這些法律與制度更具實用性、可持續性,更有助于保護人民的權利。
非洲采掘業法 目錄
**部分 寫作背景與原則
**章 引言
1.1 背景
1.2 非洲采掘業:法律環境與評述
1.3 本書的寫作目的、研究范圍與框架
1.4 結構
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非洲采掘業的特征與范圍
2.1 引言
2.2 石油
2.2.1 石油工業的歷史
2.2.2 油氣對非洲國家的重要性
2.3 油氣的主要生產階段
2.3.1 上游產業
2.3.2 中游產業
2.3.3 下游產業
2.4 固體礦產
2.4.1 固體礦產的含義、性質和種類
2.4.2 固體礦產開發歷史與概況
2.4.3 固體礦產開發的各個階段
2.5 適時修改采掘業法的必要性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采掘業基礎設施
3.1 引言
3.2 硬件設施
3.2.1 管道
3.3 相關設施
3.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投資非洲采掘業的法律理論、合同與財政制度
第四章 可開采資源的所有權與控制權
4.1 引言
4.2 晦澀的資源所有權本體論
4.2.1 管轄制度下的所有權
4.2.2 非管轄制度下的所有權
4.3 資源所有權和控制權理論
4.3.1 “上達天宇,下及地心”原則
4.3.2 無所有權理論
4.3.3 捕獲規則
4.3.4 關聯權利學說或合格所有權理論
4.3.5 地層所有權理論
4.3.6 地役權理論
4.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采掘業法的淵源
5.1 引言
5.2 采掘業法的淵源
5.2.1 與開采資源有關的國際法
5.2.2 國內法律法規
5.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監管機構
6.1 引言
6.2 石油行業機構
6.2.1 石油資源部
6.2.2 國家石油公司
6.2.3 二級機構
6.2.4 聯合開發局
6.2.5 環境部
6.3 固體礦物行業監管機構
6.3.1 固體礦物開發部
6.3.2 國家礦業公司
6.3.3 二級機構
6.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資源采掘中的合法權利和權益
7.1 引言
7.2 資源采掘的合法權益類型
7.2.1 永久業權
7.2.2 租賃權
7.2.3 礦業權
7.2.4 地表權
7.2.5 礦區使用費權益
7.3 石油業務經營:許可制度
7.3.1 石油勘查許可證或勘測許可證
7.3.2 石油勘探許可證
7.3.3 石油開采租約
7.4 固體礦產許可證制度
7.4.1 技術合作許可證
7.4.2 勘查許可證
7.4.3 勘探許可證
7.4.4 采礦租約
7.4.5 小規模采礦租約
7.4.6 采石場租約
7.4.7 用水許可證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采掘業的合同與財政安排
8.1 引言
8.2 采掘業的財政安排
8.2.1 特許權制度
8.2.2 合同制度
8.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當地成分和產品強制要求
9.1 引言
9.2 當地成分需求的含義、性質和范圍
9.3 非洲國家當地成分需求的驅動力
9.4 在非洲實施當地成分需求要求的方法
9.4.1 “當地”的定義
9.4.2 當地成分閾值
9.4.3 國家的作用
9.4.4 義務來源
9.4.5 監督與協調機構
9.5 減少與當地成分需求相關的法律風險:合作的必要性
9.5.1 制定明確、全面的當地成分要求法律
9.5.2 建立當地成分要求的協作機構
9.5.3 為履行當地成分要求而采用的合作合同條款
9.5.4 績效的衡量與溝通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非洲采掘投資的法律和商業風險
第十章 采掘作業的環境影響和風險
10.1 引言
10.2 環境是什么?
10.3 采掘工業環境污染源
10.3.1 采礦污染
10.3.2 石油污染
10.3.3 與天然氣相關的污染:天然氣燃燒
10.3.4 污水及廢物排放
10.4 保護環境的法律和制度
10.4.1 國際法
10.4.2 國內環境法
10.5 環境機構
10.5.1 二級機構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商業、人權和腐敗風險
11.1 引言
11.2 非洲市場的主要法律風險
11.2.1 非洲國家不同的自然資源控制和所有權制度
11.2.2 區域貿易協調機制的效應
11.2.3 適用法律法規的多樣化網絡
11.2.4 日益增長的當地成分要求
11.2.5 商業和人權風險
11.2.6 腐敗風險
11.2.7 不平衡或不公平的合同條款
11.3 通過廣泛的盡職調查降低法律風險
11.3.1 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查與回顧
11.3.2 謹慎談判
11.3.3 中立的爭端解決機制
11.3.4 國際保險
11.4 小結
參考文獻
**章 引言
1.1 背景
1.2 非洲采掘業:法律環境與評述
1.3 本書的寫作目的、研究范圍與框架
1.4 結構
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非洲采掘業的特征與范圍
2.1 引言
2.2 石油
2.2.1 石油工業的歷史
2.2.2 油氣對非洲國家的重要性
2.3 油氣的主要生產階段
2.3.1 上游產業
2.3.2 中游產業
2.3.3 下游產業
2.4 固體礦產
2.4.1 固體礦產的含義、性質和種類
2.4.2 固體礦產開發歷史與概況
2.4.3 固體礦產開發的各個階段
2.5 適時修改采掘業法的必要性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采掘業基礎設施
3.1 引言
3.2 硬件設施
3.2.1 管道
3.3 相關設施
3.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投資非洲采掘業的法律理論、合同與財政制度
第四章 可開采資源的所有權與控制權
4.1 引言
4.2 晦澀的資源所有權本體論
4.2.1 管轄制度下的所有權
4.2.2 非管轄制度下的所有權
4.3 資源所有權和控制權理論
4.3.1 “上達天宇,下及地心”原則
4.3.2 無所有權理論
4.3.3 捕獲規則
4.3.4 關聯權利學說或合格所有權理論
4.3.5 地層所有權理論
4.3.6 地役權理論
4.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采掘業法的淵源
5.1 引言
5.2 采掘業法的淵源
5.2.1 與開采資源有關的國際法
5.2.2 國內法律法規
5.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監管機構
6.1 引言
6.2 石油行業機構
6.2.1 石油資源部
6.2.2 國家石油公司
6.2.3 二級機構
6.2.4 聯合開發局
6.2.5 環境部
6.3 固體礦物行業監管機構
6.3.1 固體礦物開發部
6.3.2 國家礦業公司
6.3.3 二級機構
6.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資源采掘中的合法權利和權益
7.1 引言
7.2 資源采掘的合法權益類型
7.2.1 永久業權
7.2.2 租賃權
7.2.3 礦業權
7.2.4 地表權
7.2.5 礦區使用費權益
7.3 石油業務經營:許可制度
7.3.1 石油勘查許可證或勘測許可證
7.3.2 石油勘探許可證
7.3.3 石油開采租約
7.4 固體礦產許可證制度
7.4.1 技術合作許可證
7.4.2 勘查許可證
7.4.3 勘探許可證
7.4.4 采礦租約
7.4.5 小規模采礦租約
7.4.6 采石場租約
7.4.7 用水許可證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采掘業的合同與財政安排
8.1 引言
8.2 采掘業的財政安排
8.2.1 特許權制度
8.2.2 合同制度
8.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當地成分和產品強制要求
9.1 引言
9.2 當地成分需求的含義、性質和范圍
9.3 非洲國家當地成分需求的驅動力
9.4 在非洲實施當地成分需求要求的方法
9.4.1 “當地”的定義
9.4.2 當地成分閾值
9.4.3 國家的作用
9.4.4 義務來源
9.4.5 監督與協調機構
9.5 減少與當地成分需求相關的法律風險:合作的必要性
9.5.1 制定明確、全面的當地成分要求法律
9.5.2 建立當地成分要求的協作機構
9.5.3 為履行當地成分要求而采用的合作合同條款
9.5.4 績效的衡量與溝通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非洲采掘投資的法律和商業風險
第十章 采掘作業的環境影響和風險
10.1 引言
10.2 環境是什么?
10.3 采掘工業環境污染源
10.3.1 采礦污染
10.3.2 石油污染
10.3.3 與天然氣相關的污染:天然氣燃燒
10.3.4 污水及廢物排放
10.4 保護環境的法律和制度
10.4.1 國際法
10.4.2 國內環境法
10.5 環境機構
10.5.1 二級機構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商業、人權和腐敗風險
11.1 引言
11.2 非洲市場的主要法律風險
11.2.1 非洲國家不同的自然資源控制和所有權制度
11.2.2 區域貿易協調機制的效應
11.2.3 適用法律法規的多樣化網絡
11.2.4 日益增長的當地成分要求
11.2.5 商業和人權風險
11.2.6 腐敗風險
11.2.7 不平衡或不公平的合同條款
11.3 通過廣泛的盡職調查降低法律風險
11.3.1 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查與回顧
11.3.2 謹慎談判
11.3.3 中立的爭端解決機制
11.3.4 國際保險
11.4 小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