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養老金改革:原則與政策選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20052
- 條形碼:9787300320052 ; 978-7-300-32005-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養老金改革:原則與政策選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內容簡介
強制性養老金是一個世界性現象。然而,在給定的固定繳費率、月度性給付以及法定退休年齡下,養老金制度與三個長期趨勢(死亡率下降、生育率下降以及提前退休)之間呈現出了不一致性。本書為養老金設計的經濟學原理提供了一個廣泛的非技術性解釋。其理論觀點主要有三個要素:一是養老金系統有多重目標,包括消費平滑、保險、減貧以及再分配。好的制度設計必須時刻牢記它們。二是好的養老金分析必須在一個次優分析框架下進行:在一個存在不完美信息與決策、不完備市場以及稅收的世界里,簡單的經濟模型對于政策設計而言就是一個糟糕的指南。三是養老金系統的任何選擇都有風險分擔與再分配的后果,本書明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巴爾與戴蒙德的分析包括了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風險分擔以及性別與家庭的問題,將現收現付制系統與積累制系統進行了比較,并意識到積累制的合適采納程度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具體國情。
與良好制度設計的經濟學原理一樣,養老金政策必須也要考慮一個國家執行制度的能力。因此,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書討論了許多國家養老金制度或好或壞的執行經驗,特別是智利與中國的養老金制度。
養老金改革:原則與政策選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目錄
第1章研究背景
1.1長期趨勢
1.2政策反應
1.3本書結構安排
**部分原則
第2章養老金制度的核心目的
2.1目標
2.2分析錯誤
第3章養老金系統的基本特征
3.1積累制與現收現付制
3.2繳費與待遇的關系
3.3繳費與待遇的動態調整
3.4名義賬戶制養老金
3.5爭議
第4章養老金的經濟學基礎
4.1產出問題
……. 第二部分 政策選擇 第三部分 結論
養老金改革:原則與政策選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巴爾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公共經濟學教授,撰寫了大量的書與文章,是國際助老會的理事。他曾在世界銀行擔任兩個任期從事關于中東歐國家收入轉移支付方面的工作,并且曾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部的一名訪問學者。他在關于養老金改革與高等教育財政的討論方面十分活躍,并為英國、澳大利亞、智利、中國、匈牙利、新西蘭與南非等多國政府提供咨詢。
彼得?戴蒙德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院教授與經濟學教授,從1966年開始就在此任教至今。他曾擔任美國經濟學會、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以及美國國家社會保險研究院的主席。他先是在1974年美國社會保障改革中為國會提供咨詢,后曾為世界銀行提供關于社會保障方面的咨詢,并且也曾為智利、中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英國與美國等國的社會保障問題撰寫過許多文章。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