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經典導讀系列·徐志摩作品精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707700
- 條形碼:9787552707700 ; 978-7-5527-0770-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家經典導讀系列·徐志摩作品精讀 本書特色
名家精選百年經典。著名作家、漢語言學家謝冕先生擔任主編;著名評論家解璽璋擔任副主編。
名師精講走近大師,拓展知識深化理解。
導讀”環節,深度解析文學大家寫作風格,賞析文學價值。
“讀與思”環節,引導孩子及時反饋閱讀體驗,延伸思維,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生平簡介”和“年表”,全方位深入了解文學大家,拓展知識。
大家經典導讀系列·徐志摩作品精讀 內容簡介
?從徐志摩先生的經典作品中精選出適合目標讀者年齡段孩子的作品30篇。?導讀環節,深度解析文學大家寫作風格,賞析文學價值。?“讀與思”環節,引導孩子及時反饋閱讀體驗,延伸思維,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生平簡介和年表,全方位深入了解文學大家,拓展知識。?近百幅傳世名畫搭配文中,增進閱讀興趣。
大家經典導讀系列·徐志摩作品精讀 目錄
目錄
詩歌篇
雪花的快樂 003
翡冷翠的一夜 006
我等候你 011
問誰 017
石虎胡同七號 023
云游 026
冢中的歲月 029
破廟 033
留別日本 037
康橋,再會吧! 041
散文篇
我所知道的康橋(節選) 050
翡冷翠山居閑話 058
泰山日出 064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 068
印度洋上的秋思 074
巴黎的鱗爪 085
我的彼得 089
想飛 097
天目山中筆記 104
給新月 112
“話”(節選) 120
自剖 129
泰戈爾 140
吊劉叔和 151
小說篇
輪盤 160
春痕 172
“死城”(北京的一晚) 191
“濃得化不開”(星加坡) 207
“濃得化不開”之二(香港) 217
我的祖母之死 225
徐志摩 一個徹底的浪漫主義者 249
徐志摩年表 253
注:文中標注波浪線文字為佳句欣賞
詩歌篇
輕盈、瀟灑的雪花,浪漫、溫存的愛意。當在空中和在地上的方向都已確定,雪花和愛河中的人便都義無反顧,奔向心中所愛。
雪花的快樂
1924年徐志摩愛上了富有才情的陸小曼,同年12月30日寫下了這首詩,詩人借雪花自喻,唱響他對愛與美的追求。輕盈、瀟灑的雪花,代表著浪漫、溫存的愛意,當在空中和在地上的方向都已確定,雪花和愛河中的人便都義無反顧,奔向心中所愛!堆┗ǖ目鞓贰氛自姛崃叶逍,真摯又自然,詩句節奏鮮明,一嘆三詠,*后兩節中的"她"既象征著心上人,也可理解為詩人心中所向往的自由與理想。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地在半空里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寫于1924年12月30日。1925年1月17日
《現代評論》第1卷第6期
有人說本詩的韻律是“大自然的音籟,靈魂的交響”,反復出現的“飛揚,飛揚,飛揚”給人以輕快的感受和向上的激情;“消融,消融,消融”帶給人的則是舒緩和靈動,你還在哪些詩歌中見過這種反復的手法,詩中又包含著哪些富有動感的意象?試著找出來,一起品味現代詩和諧的音韻美吧。
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是指意大利的城市佛羅倫薩。詩人徐志摩站在陸小曼的角度,以弱女子的口吻,書寫了奔騰如水的愛情,用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愛人陸小曼在他游歷歐洲時的各種錯綜復雜的情感變幻,抒寫出濃烈而執著的愛情,情到深處,為情所困,為情所死,無怨無悔。詩中的心理活動自然流露,主人公的思緒與感觸用細致的細節描繪而出,通篇近乎喃喃自語的獨白,又似一種平白真切的剖心傾訴,使這首詩親切真實如在眼前,低回縈繞如在耳畔。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記著我,就記著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時空著惱,
只當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只當是前天我們見的殘紅,
怯憐憐地在風前抖摟,一瓣,
兩瓣,落地,叫人踩,變泥……
唉,叫人踩,變泥——變了泥倒干凈,
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著寒傖,累贅,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來,你何苦來……
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來,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見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愛,我的恩人,
你教給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愛,
你驚醒我的昏迷,償還我的天真。
沒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臉,燒得多焦,虧這夜黑
看不見;愛,我氣都喘不過來了,
別親我了;我受不住這烈火似的活,
這陣子我的靈魂就像是火磚上的
熟鐵,在愛的槌子下,砸,砸,火花
四散地飛灑……我暈了,抱著我,
愛,就讓我在這兒清靜的園內,
閉著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頭頂白楊樹上的風聲,沙沙的,
算是我的喪歌,這一陣清風,
橄欖林里吹來的,帶著石榴花香,
就帶了我的靈魂走,還有那螢火,
多情的殷勤的螢火,有他們照路,
我到了那三環洞的橋上再停步,
聽你在這兒抱著我半暖的身體,
悲聲地叫我,親我,搖我,……
我就微笑地再跟著清風走,
隨他領著我,天堂,地獄,哪兒都成,
反正丟了這可厭的人生,實現這死
在愛里,這愛中心的死,不強如
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
可我也管不著……你伴著我死?
什么,不成雙就不是完全的“愛死”,
要飛升也得兩對翅膀兒打伙,
進了天堂還不一樣地得照顧,
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沒有我;
要是地獄,我單身去你更不放心,
你說地獄不定比這世界文明
(雖則我不信,)像我這嬌嫩的花朵,
難保不再遭風暴,不叫雨打,
那時候我喊你,你也聽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脫反投進了泥坑,
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
笑我的命運,笑你懦怯的粗心?
這話也有理,那叫我怎么辦呢?
活著難,太難,就死也不得自由,
我又不愿你為我犧牲你的前程……
唉!你說還是活著等,等那一天!
有那一天嗎?——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
丟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這是命;
但這花,沒陽光曬,沒甘露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兒焦萎,多可憐!
你不能忘我,愛,除了在你的心里,
我再沒有命;是,我聽你的話,我等,
等鐵樹兒開花我也得耐心等;
愛,你永遠是我頭頂的一顆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變一個螢火,
在這園里,挨著草根,暗沉沉地飛,
黃昏飛到半夜,半夜飛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見天,
天上那顆不變的大星,那是你,
但愿你為我多放光明,隔著夜,
隔著天,通著戀愛的靈犀一點……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一日
這首詩一共七十四行,充滿了別離的愁緒、重逢的期盼、戀愛的快樂等復雜的思緒。你能按照情感的變化來把詩歌分出幾個層次嗎?生死的痛苦只有愛才能撫平,你感受到了這炙熱的情感的力量了嗎?
我等候你
是什么能讓人成為一座不能自主沉浮的島?是什么能讓人卑微到做一名囚犯,做地穴里的鼠、一條蟲?做一名上了死線的士兵?是愛情,是陷入愛情中的等候者。在等候的每一分每一秒,是煎熬,又是幸福。徐志摩在《我等候你》中讓我們不禁感嘆,陷入愛情中的詩人,又怎一個“癡”字了得?
我等候你。
我望著戶外的昏黃
如同望著將來,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
你怎還不來?希望
在每一秒鐘上允許開花。
我守候著你的步履,
你的笑語,你的臉,
你的柔軟的發絲,
守候著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鐘上
枯死——你在哪里?
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
我要你的火焰似的笑,
要你靈活的腰身,
你的發上眼角的飛星;
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圍中,
像一座島,
在蟒綠的海濤間,不自主地在浮沉……
喔,我迫切地想望
你的來臨,想望
那一朵神奇的優曇
開上時間的**!
你為什么不來,忍心的?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這不來于我是致命的一擊,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陽春,
教堅實如礦里的鐵的黑暗,
壓迫我的思想與呼吸;
打死可憐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給
妒與愁苦,生的羞慚
與絕望的慘酷。
這也許是癡。竟許是癡。
我信我確然是癡;
但我不能轉撥一支已然定向的舵,
萬方的風息都不容許我猶豫——
我不能回頭,命運驅策著我!
我也知道這多半是走向
毀滅的路;但
為了你,為了你
我什么也都甘愿;
這不僅我的熱情,
我的僅有的理性亦如此說。
癡!想磔碎一個生命的纖微
為要感動一個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淚,
她的一陣心酸
竟許一半聲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傳到
她的心里如同傳給
一塊頑石,她把我看作
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條蟲,
我還是甘愿!
疑到了真,是無條件的,
上帝他也無法調回一個
癡定了的心,如同一個將軍
有時調回已上死線的士兵。
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來是不容否認的實在,
雖則我心里燒著潑旺的火,
饑渴著你的一切,
你的發,你的笑,你的手腳;
任何的癡想與祈禱
不能縮短一小寸
你我間的距離!
戶外的昏黃已然
凝聚成夜的烏黑,
樹枝上掛著冰雪,
鳥雀們典去了它們的啁啾,
沉默是這一致穿孝的宇宙。
鐘上的針不斷地比著
玄妙的手勢,像是指點,
像是同情,像是嘲諷,
每一次到點的打動,我聽來是
我自己的心的
活埋的喪鐘。
展開全部
大家經典導讀系列·徐志摩作品精讀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美國時改名志摩。曾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寧硤石人(今嘉興市海寧市硤石街道人),中國現代詩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詩人、新月詩社成員、景星學社社員。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途中因大霧彌漫,飛機觸山,不幸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