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記憶建構與遺跡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7219
- 條形碼:9787108077219 ; 978-7-108-0772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記憶建構與遺跡變遷 本書特色
當自發的記憶不再存在,我們會如何應對遺忘的危機,歷經各式各樣的人類活動后, “記憶”是否真正地被保存了下來?在日本侵華的整個歷史時期,南京以其獨有的政治地位和象征意義,成為日本官民各界共同關注的對象,甚至成為戰時日本國民動員與集體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結合中日史料,細致描繪、辨析了戰時日本軍政當局和民間群體在南京進行的一系列記憶與象征建構的政治文化活動,還原純粹的南京記憶,進而追究日方活動痕跡在戰后的歷史命運。我們還將看到,作者引入的“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這一概念是如何貫穿南京這段歷史的,“記憶之場”在被建構的同時,也在構建自身。 中國學界對中日戰爭史的研究,長期偏重中國“抗日”的一面,而對日本“侵 華”的研究相對薄弱。本書聚焦于日本在中國的戰爭遺跡及其記憶建構,尤其以在南京的戰爭遺跡為線索,追溯這些遺跡如何被日本占領者進行“圣化”與“神話”的記憶建構與維系過程,以及它們的戰后境遇,視角獨特獨到,內涵豐富幽深, 拓展了戰爭史研究的政治文化空間。 ——王奇生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記憶建構與遺跡變遷 內容簡介
日本侵華戰爭使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地區成為淪陷區,淪陷區問題由此重要起來。早在1939年,就指出:“中國淪陷區問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生死問題。”本書在深入挖掘中日文史料的基礎上,探究日本侵占南京時期的諸多罪行。具體而言,本書探討了關于光華門戰爭遺跡、菊花臺公園、日本紀元慶典、明孝陵祭典以及南京神社等課題,揭示了日本建構記憶與象征的政治活動及其欺瞞性。在強調侵華日軍暴力性與罪惡性的同時,本書還注意到日本侵華戰爭中“軟暴力”的一面,從而拓展和深化了日本侵華史研究。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記憶建構與遺跡變遷 目錄
陷都政治:日本在南京的記憶建構與遺跡變遷 作者簡介
謝任,歷史學博士,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暨學衡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抗日戰爭史、中國革命的概念史以及學衡派研究。獲評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在《學海》《江海學刊》《抗日戰爭研究》《史學月刊》《讀書》和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非文字資料研究』等中、英、日文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