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珍藏版.貳拾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431900
- 條形碼:9787547431900 ; 978-7-5474-319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照片》珍藏版.貳拾柒 本書特色
定格歷史,收藏記憶,開創讀圖時代,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和發展
《老照片》珍藏版.貳拾柒 內容簡介
本書是《老照片》第119輯至122輯的合訂本。《老照片》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每兩個月推出一輯。辟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舊事重溫”等欄目。本書共計48萬字,約450幅圖。通過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輔以生動活潑的文字,以獨特的視角回望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是可看、可讀的歷史讀本。
《老照片》珍藏版.貳拾柒 目錄
目錄
老照片(**一九輯)
胡恩金 口述 曹立先?整理 父親胡釗的抗戰經歷
傅國涌 石不能言——故鄉雁蕩雜憶之五
王明遠 革命漩渦中的曾祖父
龔玉和 著名建筑師董大酉與家人
冬 冬 傳奇丁公量
于學敏 懷念方玲之
池登科 槍林彈雨前半生——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王秋杭 我曾承包一家店
張鵬程 大巴山軼事
孫祺然 老汽車,新生活
秦 風 母親的容顏——歲月臺灣1960之一
曲德順 我與“敵偽檔案”中的老照片
鄒士方 我的“文革”攝影遭遇
施順才 歲月神偷
張丹非 我的一張“老照片”
譚金土 一百零三年前的濟南法官們
王學美 1952年的濟南標山小學
李 賓 1954年:中國亮相大馬士革博覽會
馬 均 也說《一張梅蘭芳拍攝的照片》
馮克力 默契
封 面 1964年的家庭合影(孫祺然)
封 二 帶孩子去玩的媽媽(秦風)
封 三 中式鄉紳打扮的傳教士(曲德順)
老照片(**二〇輯)
魏春洋 一個瑞士女孩的煙臺記憶
傅國涌 想象山外世界——故鄉雁蕩雜憶之六
秦 風 越南統一前的西貢
熊景明 外婆
徐世旭 我的父親母親
宋英敏 父親的一生
李曉郁 父親日喀則二三事
秦 風 屋里屋外的童年——歲月臺灣1960之二
楊瑞慶 老照片中的水鄉掠影
孫家騏 “四清”文工隊的回憶
吳 畏 在西雙版納的日子里
羅明威 知青跳“龍門”
李永安 我上過“七二一”大學
陸源爾 1945年:我的**次旅行
姚顯偉 一樣的坎坷 不一樣的人生
胡進青 憶瑞康
冰 德 一本抗戰日記
陳 杰 一張老照片,圓了章氏后人夢
陳探月 饒家駒與一位軍官
劉 斌 南京的一場婚禮
馮克力 一張“電路圖”與一份“書單”
老照片(**二一輯)
本田善彥 改革年代的影像
——一位日本攝影家鏡頭里的中國
陳探月 司徒雷登與獻花學童
潘志豪 猶憶當年訪名家
魏春洋 美國亞洲艦隊在煙臺
林冠珍 尋訪24道拐
沈 寧 父親下南洋
孟明明 我父親與建甌剿匪的那些事
姚小平 詹天佑銅像的推倒與修復
李百軍 回望生產隊(上)
胡武功 1988:見證北京
秦 風 南部的陽光
——歲月臺灣1960之三
傅國涌 《語文小報》不小
——故鄉雁蕩雜憶之七
蔡力杰 下南洋:舅太爺的新加坡往事
王端陽 民國少女劉燕瑾
王 平 童年母親與外公的合影
孫國建 我的“瞎眼的老奶奶”
楊漢祥 六十六年前的“全家福”
周 建 一生奉獻東北的父母
顧黎明 父親與一只黃雀
徐健恒 日本強占時期的威海影像
周志躍 外交世家的后人
譚金土 一個琴師家庭的軌跡
馮克力 《老照片》的衍生出版
老照片(**二二輯)
李 楯 大雅寶記憶
傅國涌 滕萬林老師——故鄉雁蕩雜憶之八
李百軍 回望生產隊(下)
秦 風 大海的遠方——歲月臺灣1960之四
王秋杭 西湖邊上的包子鋪
吳申慶 民國著名海軍將領吳振南
沈 寧 二伯伯的恩情
周允中 周楞伽與金性堯的交誼
姜 蒙 一個平凡家族的時代記憶
徐義亨 小城深處
熊景明 1928年的全家福
楊艷玖 剪辮之憶
楊 潛 蘇濯溪與自忠中學
張友谷?口述 許元?整理 南下干部張友谷
孫國輝 九十多年前的紳商出殯
譚金土 嚴裕棠魂歸姑蘇
金月培 抗日義士安重根的遺照
彭均勝 劉公島上的三塊功德碑
馮克力 歷史與當下
封 面 清末南洋艦隊袍澤合影(吳申慶)
封 二 北京大雅寶胡同甲2號院內的合影(李楯)
封 三 1958年,文化干部在濟南北園繪制宣傳畫(孫家騏)
展開全部
《老照片》珍藏版.貳拾柒 相關資料
“共和國60年60本書”入選評語這樣評價《老照片》:
“十余年來,不斷出版的《老照片》以樸素而溫情的獨特方式定格歷史,使我們得以在過去朦朧的霞光中,重新認識和反思切身的社會生活。”
著名藝術家、作家陳丹青則說:
《老照片》“已成為全體國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都會在其中找到既屬于親屬、又屬于國家的記憶。這是一份持續遺失而遭貶值的記憶,《老照片》使之不斷擴展、傳遞,默默增值,有如找回了家族的遺物。它因此超越了攝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際的喃喃自語,是當一切皆盡消隕,瀕于失憶,于是有遲到的告白。”
著名歷史學者傅國涌在“為《老照片》一百輯”所寫的《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中說道:
“穿過歲月幸存下來的老照片,遠不僅僅是滿足人的懷舊的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尊嚴與權利被重新肯定,由此可以體悟《老照片》不是茶余飯后的閑話,而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正視人的命運,是以記憶反抗遺忘之舉。”
《老照片》珍藏版.貳拾柒 作者簡介
馮克力,二十幾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編輯、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當歷史可以觀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