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我拍長江七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82897
- 條形碼:9787214282897 ; 978-7-214-28289-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拍長江七十年 本書特色
從大橋到大壩,從田野到城市,長江承載了中國大地上一代代人的奮斗與拼搏。這部精心編織的攝影集將作者曉莊七十年的執著、七十年的堅守、七十年的沉淀定格其中,為讀者呈現了長江兩岸的巨大變遷。
在這部攝影集中,我們可以聆聽一位女性攝影記者的心聲。她把攝影視為生命的恩賜,歲月流逝,但她的執著未曾減退。七十年的拍攝,精選出的300多幅照片,凝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歷史瞬間,也是曉莊作為一名攝影記者的職業生涯。
在這部攝影集中,我們可以見證中國改革開放及現代化進程。豐富多彩的照片,展示了中國社會、文化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大變遷。從鄉村到城市,從農業到工業,從文化到軍事,每一張照片都訴說著歷史的故事,是中國崛起活生生的記錄。
在這部攝影集中,我們能夠感受攝影的力量。長江兩岸的城市、農村、人民、風土人情,在曉莊的鏡頭下充滿生機。全書采用藝術紙,充分還原歷史影像的質感,突出了老照片的獨特魅力;全書采用鎖線裝訂工藝,確保大尺寸照片可以平整展開,呈現細節清晰、畫面宏達的視覺盛宴。
《我拍長江七十年》是一本關于中國、關于時代、關于攝影的不可多得之作,是新聞報道、攝影藝術、文化遺產的完美結合。以照片為窗口,為讀者呈現了一個更為清晰、更為豐富的現代中國歷史畫卷。
我拍長江七十年 內容簡介
《我拍長江七十年》從攝影家曉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累積的一萬多幅照片中精選了三百多幅,匯成以長江為主題的畫冊,每一幅照片都有著干凈的畫面、別致的結構和完美的視角,配以歷史學人的文字介紹,涉及1952年以來江蘇段長江治理與生態景觀、城市與工業、鄉村與農業、文化和藝術、時代浪潮變遷等,深度關注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江沿線方方面面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成就,向讀者呈現這片江域之上人們的生活形態和社會風貌的變遷。
我拍長江七十年 目錄
影像的回聲
緒言
江流入海
長江航運
天塹通途
防洪引水
兩岸城鄉
名勝古跡
農田水利
積肥運動
糧食生產
經濟作物
捕撈養殖
下鄉支農
輕重工業
傳統工藝
衣食交通
醫療衛生
掃盲普法
思政活動
文體生活
游行集會
全民皆兵
校園內外
各行人物
我拍長江七十年 作者簡介
曉莊,浙江奉化人,1933年生。新中國第一批女攝影記者。1949年3月加入了四明山區的浙東游擊隊金蕭支隊。1950年3月在解放軍麓水報社開始從事攝影工作。1952年9月轉業至新華日報社任攝影記者。1970年1月下放至南通,先后在南通日報社和南通市文化局工作。1980年3月調至江蘇人民出版社,籌辦全國性攝影刊物《光與影》并任主編。1994年3月離休。現為江蘇省攝影家協會顧問。曾任第四屆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第四屆、第五屆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1986年,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1987年,獲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工作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1995年,《中國三峽》榮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1995年,被紐約攝影學會授予“榮譽高級會士”頭銜。1996年12月,獲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的“榮譽杯”。2006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稱號。2009年9月,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六十年”榮譽證書。2022年,獲江蘇省文藝大獎·第四屆攝影獎“終身成就攝影藝術家”榮譽稱號。作品被收錄于法國Textuel出版社法文版及英國Thames&Hudson出版社英文版《女性攝影師的世界史》。 干有成,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研究部主任,長期從事江蘇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研究。 姚樂,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長期從事江蘇文化史、政區史研究。現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助理研究員,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