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修辭·明道——中國人物繪畫的空間語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922519
- 條形碼:9787566922519 ; 978-7-5669-225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修辭·明道——中國人物繪畫的空間語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中國傳統人物繪畫的空間范式”展開,分為五大部分:**章:傳統中國繪畫空間概說。以中國古典文化語境下的宇宙觀、空間觀為論證起點,分析中古時期先人中對宇宙結構、時空關系的認識,進而分析這種哲思影響下的繪畫空間審美范式。第二章:傳統中國畫的空間范式。對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空間營構手法和風格嬗變進行梳理、歸納,以觀照出整體的發展脈絡。第三章:傳統中國畫的空間美學范式。將中國畫空間營構中所體現的美學命題歸納立象盡意和天人合一。第四章:中國傳統人物畫空間營構的發展脈絡和風格演變。從歷史的宏觀視角把握中國繪畫的空間論題。第五章:傳統人物畫的空間構成范式。具體到人物畫作品的空間營構范式分析,對傳統人物畫創作畫面空間構建方式和審美規律進行歸納與闡釋,對圖像內容和構成形式的深度發掘和系統歸納。本書稿反并以“中國畫空間語匯是傳統世界觀、宇由觀投射于視覺藝術的形式化呈現”為基本觀點,站在傳統世界觀、宇宙觀的宏觀視角對人物繪畫空間進行審美范式、觀照范式、構成范式的重審,對中國古典繪畫空間體系進行本士化、民族化的當代性闡釋。
修辭·明道——中國人物繪畫的空間語匯 目錄
**章 傳統中國繪畫空間概說
溯本探源——古代萬物觀影響下的繪畫空間畫理
一、傳統方位觀念——意象性的繪畫圖式語言
二、古代宇宙結構論說——以宇宙圖景為原型的繪畫空間觀念
三、時空關系——“以時統空”和“時空轉化”的繪畫空間理法
一、空間屬性的時序性
二、空間呈現的節奏化
三、空間營造的平面化
第二章 傳統中國畫的空間觀照范式
仰觀俯察——多角度的觀照方式
看得透,窺其穿——多變的觀照路徑
游觀——歷時性、體驗性的觀照
樸素透視法——以經驗為據的主觀觀照
以大觀小——統攬全局的統籌觀照
第三章 傳統中國畫的空間美學范式
立象盡意
天人合一
第四章中國人物畫空間營構的發展脈絡和風格演變
先秦至兩漢時期
一、“取象比類”的空間范式語言
二、等級化、秩序化的空間布局
三、“異時同構”的敘事性空間范式
四、裝飾性、平面化的空間構成
魏晉、隋唐時期
一、以線造型的空間營造技法
二、以長卷為形式的串聯空間結構的確立
三、以虛實對比、留白等手法暗示空間
五代、兩宋時期
一、繪畫空間語匯的進一步豐富
二、造型與布局
三、筆墨變革所帶來的空間形態演繹
元、明、清時期
一、在既有畫面空間范式下尋求變體和創新
二、西洋風潮影響下的中西折衷與寫實傾向
第五章 中國人物畫的空間構成范式
串聯的空間
一、平行推進式
二、對向推闊式
三、縱向推進式
推疊的空間
一、分層式
二、氣脈貫穿式
全景式空間
截取的空間
一、一角半邊式
二、框景式
虛幻的空間
一、畫中畫?屏風
二、畫中畫?鏡像與畫像
三、夢境、仙境的虛幻空間
結語
參考書目
修辭·明道——中國人物繪畫的空間語匯 作者簡介
孔超,美術學博士后,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青年畫院特聘畫家、曾就職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供職于東華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長期專注于中國畫理論研究與創作。曾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項目、清華大學科研項目資助,學術文章多次發表于《美術》《裝飾》《電影新作》等核心期刊,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術作品展覽。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