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超聲造影——由入門到進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504758
- 條形碼:9787523504758 ; 978-7-5235-0475-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超聲造影——由入門到進階 本書特色
超聲造影技術的物理基礎是利用血液中超聲造影劑氣體微泡在聲場中的非線效應和所產生的強烈背向散射來獲得對比圖像。超聲造影劑的氣體微泡在不同強度(機械指數MI)的聲場中會呈現不同的反應和變化。當MI較小時,會產生非線諧波信號。利用微泡在低MI聲場中的這一特,采用不同的脈沖編碼技術(同向、反向、序列脈沖編碼等),選擇地提取由微泡造影劑產生的非線諧波信號而濾除組織產生的線基波信號,從而實現器官和組織的實時血流灌注顯像,這是目前臨床常規使用的各種低機械指數實時超聲造影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當MI較高時,微泡會發生瞬間爆破,同時釋放短暫而強烈的非線諧波信號。通過發射高MI聲脈沖瞬間擊碎聲場中的微泡,再轉換低MI條件,能動態觀察微泡造影劑的再灌注過程,定量評估器官、組織及病灶局部血流灌注情況。
超聲造影——由入門到進階 內容簡介
超聲造影技術的物理基礎是利用血液中超聲造影劑氣體微泡在聲場中的非線性效應和所產生的強烈背向散射來獲得對比增強圖像。超聲造影劑的氣體微泡在不同強度(機械指數MI)的聲場中會呈現不同的反應和變化。當MI較小時,會產生非線性諧波信號。利用微泡在低MI聲場中的這一特性,采用不同的脈沖編碼技術(同向、反向、序列脈沖編碼等),選擇性地提取由微泡造影劑產生的非線性諧波信號而濾除組織產生的線性基波信號,從而實現器官和組織的實時血流灌注顯像,這就是目前臨床常規使用的各種低機械指數實時超聲造影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當MI較高時,微泡會發生瞬間爆破,同時釋放短暫而強烈的非線性諧波信號。通過發射高MI聲脈沖瞬間擊碎聲場中的微泡,再轉換至低MI條件,就能動態觀察微泡造影劑的再灌注過程,定量評估器官、組織及病灶局部血流灌注情況。
超聲造影——由入門到進階 目錄
超聲造影——由入門到進階 作者簡介
徐輝雄
9月至今,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工作,擔任主任醫師、超聲醫學科主管、顧問醫師。
應用。
【工作經歷】
199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工作,擔任超聲醫學科醫師;2020年12月至今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工作,擔任超聲診療科主任。
蘇 琳
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影像部超聲醫學科顧問醫生教學副主任徐輝雄
教授,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超聲科主任,上海超聲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超聲醫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
【社會任職】
現任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兼淺表組織和血管超聲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專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專業特長】
擅長腹部及淺表器官超聲診斷與介入治療。
【工作經歷】
2022年1月至今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超聲醫學科工作。
【學術成果】
標志性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Radiology、Advanced Science、EClinicalMedicine、EBiomedicine、JCEM、Thyroid 等權威期刊;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2項,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獎二等獎2項;在2020年至2022年,連續多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
李志艷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常務委員,深圳市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市醫師協會超聲影像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深圳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專業特長】
從事腹部、血管、表淺器官、婦產及各類疑難疾病的超聲診斷,肝腫瘤早癌篩查、超聲造影、器官移植超聲監測,尤其擅長疑難肝病診斷及超聲引導下系列介入診療技術。
【工作經歷】
1996年7月至2007年7月在解放軍昆明總醫院工作;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在解放軍醫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工作,擔任超聲醫學科主任;2020年8月至今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擔任超聲科主任。
許曉華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影像部超聲醫學科主管、顧問醫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超聲醫學科住培基地主任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肌骨超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淺表器官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超聲醫學分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肌骨及淺表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超聲醫學培訓工程肌骨專家委員會全國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醫師協會超聲影像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介入醫師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深圳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常務理事,深圳市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智能超聲與臨床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卒中學會超聲分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醫療器械審評專家庫審評專家,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研究學術審查專家。
【專業特長】
擅長常規超聲及超聲造影在心血管、腹部、淺表小器官、婦產、肌骨神經等疾病的診斷,以及各類疾病的超聲介入診療等;研究方向包括淺表器官及肌骨超聲人工智能、超聲分子影像學。
【工作經歷】
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在江西省武警總隊醫院工作,擔任住院醫師;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擔任主治醫師;2008年11月至2012年9月,擔任副主任醫師;2012年
9月至今,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工作,擔任主任醫師、超聲醫學科主管、顧問醫師。
周 鵬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民族衛生協會超聲醫學分會理事,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超聲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腹部與介入專業組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超聲醫學學科建設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醫師協會超聲影像科醫師分會委員,深圳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影像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理事,深圳市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介入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
【專業特長】
擅長腹部、淺表及胃腸疾病疑難病例的常規超聲診斷,超聲造影臨床診斷及超聲介入治療工作;主要開展超聲造影、高能聚焦超聲臨床應用及超聲分子影像學基礎研究工作。
【工作經歷】
2009年至今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工作,擔任腹部、淺表組組長。
鄭 劍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超聲科主任
社會任職】
美國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E成像臨床應用指南》編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介入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青年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青年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脂肪肝多學科診治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醫師協會超聲影像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蔣 棟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超聲診療科主任,黨支部書記
【社會任職】
上海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專科分會腹部學組委員、內分泌專科分會甲狀腺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技術組副組長,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超聲醫學分會委員。
【專業特長】
從事超聲醫學科醫、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長肝臟、膽囊、胃腸、乳腺、心臟等臟器的超聲診斷及鑒別診斷,尤其擅長超聲造影下肝臟、膽道等的介入治療,以及超聲彈性成像、剪切波定量、生物聲學脂肪分數(UDFF)等新技術的臨床
應用。
【工作經歷】
199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工作,擔任超聲醫學科醫師;2020年12月至今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工作,擔任超聲診療科主任。
蘇 琳
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影像部超聲醫學科顧問醫生教學副主任
【社會任職】
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超聲分子影像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顱腦及血管超聲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急重癥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醫師協會超聲影像科醫師分會青委會副會長,深圳市卒中學會超聲分會常務委員。
【專業特長】
長期從事腹部及淺表器官超聲造影工作。
李玉丹
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
【社會任職】
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顱腦及頸部血管超聲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超聲介入專業委員會疼痛介入學組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超聲介入康復分會理事,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整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專業特長】
從事超聲工作近20年,擅長肌骨、神經、腹部、血管、淺表、婦產等超聲診斷,精通肌肉與骨關節超聲檢查及介入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