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簡明中國通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75682
- 條形碼:9787545575682 ; 978-7-5455-756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簡明中國通史 本書特色
1.這是歷史專業學者寫給大眾的歷史普及叢書《簡明中國通史》中的一冊;2.通俗而雅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語言淺白,書寫嚴謹;3.資料詳實,旁征博引,資料涉及傳世文獻、學術論著、考古文物等;4.圖文并茂,本書配有200多幅精美插圖,起到以圖佐史和圖文互證的作用。 1.書寫完整,內容全面:對三國鼎立、西晉統一、東晉偏安、十六國動亂、南北朝更替的歷史演變有完整的書寫,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軍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學術、思想、科學、技術等皆有簡明扼要的介紹。 2.語句通俗,圖文并茂:本書以簡單通俗的語句書寫了370年間復雜的歷史,并輔以200余幅相關插圖,較好地做到了以文釋圖、以圖佐文、圖文并茂,為大眾讀者閱讀本書提供了便利。 3.從混亂的年代發掘歷史的積極因素:雖然書寫了魏晉南北朝三四百年間的混亂,但更著重揭示其中所蘊含的積極因素。例如,本書揭示了戰亂所導致的人口大遷徙,雖然其中充滿了辛酸與苦難,但在客觀上,北人南遷對當時經濟文化較為落后的長江以南地區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促進了從“江南瘴癘地”到“江南好”的歷史性轉變。 4.強調和闡發民族大融合與文化大融合:“各族雜居”和“漢胡共政”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兩大歷史特征,把握這兩點,能夠更好地認識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同時,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政治上的分裂和軍事上的對抗并未影響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尤其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轉化,比如佛教的中國化和儒、釋、道相互影響的發展軌跡,更加凸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與包容。 這套叢書正是應國家、社會之需要的圖書。通過這套叢書,可以學習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奮斗精神,學習和借鑒中國歷史上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作者多是歷史學博士、教授、副教授,具有相當的學術水準。我認為這套書是很有特色的通俗化的學術著作。 ——鄒逸麟(復旦大學首席教授) 該叢書是一套有特色的普及版中國歷史著作,深入淺出,結構合理,圖文并茂,對某些重大的出土文物加以介紹評說,對懸而未解的疑問加以釋惑,對后人誤傳誤解的問題予以糾正,對某些典故加以評說,對某些神話傳說加以評論,附錄內容除了普及歷史知識,還大大加強了學術性和權威性。 ——王家范(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 這套叢書是非常好的,應該說切中了時代社會發展的脈搏。我國目前正處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特別需要重視從悠久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在這方面,這套書可以提供很好的幫助。 ——高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簡明中國通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書寫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與文化,重點講述了三國鼎立、西晉統一、東晉偏安、十六國動亂、南北朝更替的歷史進程,對每一時期的治亂因果有專業客觀的分析,對每一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學術思想、科學技術等也有簡明扼要的介紹。通過閱讀本書,不僅能夠進一步認識民族大融合的難得與偉大,而且更能理解中國大一統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簡明中國通史 目錄
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簡明中國通史 作者簡介
李學勤(1933—2019),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古文獻學家和教育家,被學術界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與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1997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8年被聘為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2013年獲首屆“漢語人文學術寫作終身成就獎”和“孔子文化獎”,2014年獲首屆國學大典“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長期致力于中國古代文明的研究,在甲骨學研究、青銅器研究、戰國文字研究、簡帛學研究等多學科領域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提出了“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時代”等學術主張,引領和推進了中國古代史、考古學、古文字學等多學科的發展。出版了《殷代地理簡論》《東周與秦代文明》《古文字學初階》《新出青銅器研究》《比較考古學隨筆》《走出疑古時代》《簡帛佚籍與學術史》《重寫學術史》《中國古史尋證》《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清華簡及古代文明》等學術著作40多部。 郭志坤,出版家,歷史學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被出版界稱為“學者型編輯”。曾擔任文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榮獲首屆上海出版人金獎和“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稱號。策劃了《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和“中國斷代史系列”叢書,主編了《賢哲自述叢書》《香港全紀錄》《澳門全紀錄》,并著有《秦始皇大傳》、《隋煬帝大傳》、《荀學論稿》、《成語里的中國通史》(與陳雪良合著)、《提問諸子叢書》(與陳雪良合著)等。 張德文,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本科畢業后,赴美留學,在紐約州立大學以博士論文《現代婦女的形成: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民族婦女》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倫道夫·梅肯學院。主要講授中國通史、東亞文明史,以及中國婦女、婚姻、家庭史,曾參加多部有關中國歷史著作的英文翻譯工作。 陳雪良,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副編審。著有《司馬遷人格論》、《中華遠古文明之謎》、《<三國演義>作者對我說》、《成語里的中國通史》(與郭志坤合著)、《提問諸子叢書》(與郭志坤合著),以及歷史人文小品集《生命·事業·未來》《立志·修身·讀書》《交友·處世·做人》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