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加速外科康復過去,現在和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512636
- 條形碼:9787572512636 ; 978-7-5725-1263-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加速外科康復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書特色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主題豐富多彩,內容涵蓋了加速康復方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加速外科康復過去,現在和未來 內容簡介
加速外科康復是針對圍術期患者進行的一系列康復治療,加速康復方案是外科史上*具革新的進展之一,包括術前和術后評估、宣教、針對性鍛煉等,旨在促進患者早期康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和工作,并減輕患者和醫院經濟負擔。本書共收錄了16篇加速康復相關文章,主題豐富多彩,內容涵蓋了加速康復方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治療質量,患者自我療效評價,預康復處理,疼痛管理,各種外科情景的加速康復處理等。這些文章的作者在加速康復方案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機構工作,他們就加速康復及其原
理提供了廣泛的重要觀點,內容均體現了加速康復對患者和醫療保健系統雙方的
益處。閱讀和學習由專家作者們所撰寫的每一篇文章都受益匪淺。
加速外科康復過去,現在和未來 目錄
Julie Thacker
加速康復常被定義為運用基于循證的圍手術期管理要素來改善手術的療效。通過外科手術技術的創新、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反應,同時降低醫療保健成本,已發展成為美國獨特的圍手術期醫學模式。但它并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因此既沒有執行標準,也沒有參與要求,當然更沒有資金獎勵來促進*佳圍手術期方案的實現。*廣義的“加速康復”是融合了行業、創新、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保健,同時注重控制成本效益,是一個旨在實現*佳圍手術期管理目標而共同協作的綜合概念。
2.加速外科康復及其質量標準管理 / 11
Jessica Y. Liu Elizabeth C. Wick
加速外科康復是循證治療方案,旨在減少手術后的生理應激反應,維持術后生理功能。通過改善重要質量指標,如住院時間、醫院獲得性感染、再次入院比例和患者體驗等,進一步提升手術療效。在改善質量指標時,應將加速外科康復質量管理指標視為一個有機整體,而非孤立內容,并且只有通過監測與多學科合作的數據驅動信息來改善質量指標。
3.加速外科康復及其對基于患者報告臨床結局的影響 / 21
Jai Bikhchandani
作為一種改善患者術后康復的方法,加速康復方案集合了多種方法,其中包括圍手術期的幾種干預措施。已有充足的文獻證據表明,加速康復方案可以縮短結腸直腸手術后的住院時間。但是,這些成功的治療方案對基于患者報告臨床結局(如功能恢復、回歸基線生活質量)的影響尚不明確。
4.加速外科康復的經濟作用與價值 / 29
Lawrence Lee Liane S. Feldman
醫療保健的價值是指以*低的成本獲取患者*佳的治療效果。因此,一項有價值的干預措施要么以相同的成本取得更好的結果,要么以較低的成本取得相同的結果,或者*理想狀態——以較低的成本取得更好的結果。加速康復方案就屬于不增加成本又能改善臨床結果的治療方法。即使考慮其運行和維護成本,加速康復方案的總成本也沒有增加。然而,我們仍然需要對基于患者報告臨床結局和加速康復方案的其他下游效應進行更多的研究,進一步研究其實際運用價值。
5.加速外科康復方案的術前準備:預康復的作用 / 42
Gabriele Baldini Vanessa Ferreira Francesco Carli
只有在允許術后針對性地優化患者護理的情況下,術前風險評估才有價值。術前風險評估對于優化患者后續的治療方法有很大價值。高風險的手術患者必須進行早期評估,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術前評估和優化的實現需要多學科合作,除了關注患者的并發癥,還應關注營養評估、功能能力和有利于改善手術結果的健康生活方式/習慣(如指導患者戒煙)。
6.加速外科康復與多模式鎮痛策略 / 64
W. Jonathan Dunkman Michael W. Manning
加速外科康復需要對圍手術期患者采用循證多模式方法。多模式是為了減輕手術的應激反應,促進術后的恢復。鎮痛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鎮痛方案的效果決定著患者術后是否能盡早起來活動,同時它還可以預防感染和血栓栓塞等并發癥。傳統的大型手術鎮痛方案嚴重依賴阿片類藥物,常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延緩術后的恢復。加速康復方案是以*小化阿片類藥物的使用達到*優化鎮痛效果的多模式策略。
7.加速外科康復:術中輸液管理策略 / 80
Jeffrey W. Simmons Jeffrey B. Dobyns Juhan Paiste
合理的輸液管理是ERAS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在圍手術期全程統籌安排。術前輸液管理是為了確保患者的血紅蛋白水平達到手術要求。術中輸液管理是為了維持血容量,并通過靜脈注射晶體液*大限度地減少鹽和水的重吸收。術后,在患者可采用口服的方式補充液體后,應立即停止靜脈輸液。只有當臨床治療需要時,才考慮重新運用靜脈輸液。本文回顧了循證醫學的*佳范例,旨在為加速外科康復方案中手術患者的術中輸液管理提供參考。
8.加速外科康復:實施策略、限制和促進因素 / 98
Emily A. Pearsall Robin S. McLeod
大量文獻已證明,ERAS方案可有效促進康復、降低發病率和縮短住院時間。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ERAS指南難以落實,還需要圍手術期團隊所有成員的共同協作。醫院資源配置(經費、人員、空間和教育宣傳)、圍手術期團隊成員的主動性、數據和加速外科康復教育觀念的缺乏等因素都限制了加速外科發展。因此,ERAS® 指南需要一個合理的實施策略來提高依從性。
9.加速外科康復中的護理展望 / 110
Daran Brown Anisa Xhaja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ERAS通過實施優化鎮痛、降低應激反應、早期營養補充和早期運動為指導方針的多模式策略,可有效促進恢復并縮短住院時間。本文討論了護理機構在提高機構對ERAS臨床措施依從性方面的重要性,并描述了在學術醫學中心實施ERAS時觀察到的具體護理障礙。
10.加速外科康復與手術差異 / 122
Isabel C. Marques Tyler S. Wahl Daniel I. Chu
手術差異是存在的。某些患者會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不良的手術方案、護理和手術結果。應該理性對待、理解并盡量減少這些差異。ERAS方案依據標準化的圍手術期流程和多學科協作理念,為患者提供*佳循證的外科護理。ERAS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實用模式,用以改善手術效果、減少手術患者之間的差異。因此,ERAS的價值將會超越傳統方式,甚至可以進一步促進健康公平。
11.社區醫院中的加速外科康復 / 133
Amanda Hayman
多學科協作和行政支持對于加速康復方案的成功至關重要。加速康復方案的關鍵原則是保留阿片類藥物的疼痛方案、減少禁食和盡量減少靜脈輸液。由于不同的實踐模式和臨床分散性,從社區外科醫生那里獲得支持可能很困難。對加速康復方案的結果進行前瞻性追蹤將可能會獲取更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12.加速外科康復:結直腸手術的*新進展 / 140
Jim P. Tiernan David Liska
ERAS是一種促進結直腸切除術后的早期康復和出院的安全有效方法。本文回顧了ERAS方案的*新補充和改進,也探討了那些對結直腸患者臨床獲益有局限性的干預措施。
13.加速外科康復:肝膽 / 150
Heather A. Lillemoe Thomas A. Aloia
ERAS路徑以多學科和循證的方式針對圍手術期患者護理中的特定領域。ERAS因其運用累積效應良好,現已擴展到大多數外科亞專業,包括肝胰膽管外科。盡管ERAS方案中的某些理念是可以通用的,但本文強調的是肝胰膽專業方面的重點領域。此外,也會討論一些不常涉及的內容,包括基于患者報告臨床結局、恢復評估、成本和監測。
14.加速外科康復:泌尿外科 / 166
Ava Saidian Jeffrey Wells Nix
加速外科康復方案是由一種標準化的循證圍手術期護理方案發展而來的。臨床護理途徑的必要性和益處并不是泌尿外科的新現象,他們已經成為泌尿外科患者護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泌尿外科腫瘤學方面。本文討論了泌尿外科手術中循證圍手術期護理的關鍵組成部分。這些方案已被證明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并降低成本。
15.加速外科康復在外科專業的應用:婦科腫瘤 / 177
Haller J. Smith Charles A. Leath III John Michael Straughn Jr
許多*初為結直腸手術制定的加速外科康復原則可以成功地應用于婦科腫瘤,并使圍手術期護理得到顯著改善。2016年發表的婦科腫瘤加速外科康復指南為規范性方案的發展和實施提供了框架。為了確定哪些原則*適合在特定機構中實施,并且確保方案成功,確定關鍵人員和多學科方法至關重要。在此,我們回顧了我們在婦科腫瘤服務中制定和實施方案的經驗。
16.加速外科康復的未來發展方向 / 189
Amit Merchea David W. Larson
盡管ERAS方案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依從性和執行方面仍然存在問題。通過堅持ERAS的核心要素來限制新興ERAS方案的復雜化,隨著補充方案(預康復、圍手術期外科之家和遠程醫療)的發展,可能會改善患者總體接受的ERAS措施和隨后的治療效果。ERAS未來的發展方向應集中在提高實踐推廣與擴大患者在醫院外的護理范圍方面。
加速外科康復過去,現在和未來 作者簡介
(美)丹尼爾 · I. 楚(Daniel I. Chu) 醫學博士,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胃腸外科副教授,美國結腸直腸外科醫師學會會員,美國外科醫師協會會員。 朱毅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治療師,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協作專家,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康復醫院副院長。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2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主編著作2部,主譯著作7部。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