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數字人文與中國電影知識體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3643
- 條形碼:9787507853643 ; 978-7-5078-5364-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人文與中國電影知識體系 本書特色
* 研究領域前沿:數字人文是一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本書將數字人文與電影知識體系相結合,探討了數字人文視野里的電影平臺建設等議題,反映了該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 跨學科交叉:本書打破了傳統電影研究的學科界限,將數字人文與電影知識體系相結合,拓展了電影研究的視野和領域。
* 適合多背景人群:本書數字人文與電影知識體系跨學科交叉的特點,使得本書具有廣泛的讀者群體,適合不同學科背景的讀者閱讀。
數字人文與中國電影知識體系 內容簡介
數字人文以及數字人文視野里的電影平臺建設,是建構中國電影知識體系的必由之路。在繼承與創新年譜學和目錄學基礎上展開的影人年譜、電影百科和影文索引,以及在算法思維和計量電影研究基礎上展開的影片分析、影業探察和知識生成,將依托中國電影知識體系平臺(CCKS),既致力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又期待著“見微知著,睹始知終”,試圖為中國電影知識體系研究搭建不可或缺的數字基礎設施。
數字人文與中國電影知識體系 目錄
**節 終結焦慮與中國電影研究的思維轉向 / 002
第二節 跨界會通與中國電影研究的范式轉換 / 009
第三節 主體訴求與中國電影研究的學術轉型 / 015
第二章 主體、本體與數字時代中國電影理論問題 / 021
**節 主體性與普遍或一般的電影理論 / 021
第二節 本體觀與中國電影理論的邏輯起點 / 028
第三節 數字時代中國電影理論的價值取向 / 034
第三章 載體的思辨:銀幕的在場與生命的莊嚴 / 036
**節 觀看的身體與缺席的放映裝置 / 037
第二節 銀幕作為載體的生命肌理 / 041
第三節 洞穿的銀幕與莊嚴的瞬間 / 048
第四章 影人年譜與中國電影史研究 / 051
**節 影人評傳、編年史述與年譜意識 / 053
第二節 影人年譜與中國電影的知識積累和價值導向 / 058
第三節 影人年譜與中國電影的歷史重構和學派建設 / 064
第五章 數字人文、影人年譜與電影研究新路徑 / 071
**節 直面數字人文:人機交互與另一種電影研究 / 072
第二節 回歸影史風景:數字人文與電影歷史的相遇 / 077
第三節 重返人文感性:影人年譜與數字人文的對話 / 082
第四節 電影研究新路徑:基于中國電影知識圖譜的批判性建構 / 086
第六章 數字人文、媒介考古與中國電影“源代碼” / 091
**節 作為程序指令和時間重置的“源代碼” / 091
第二節 “源代碼”與電影史論的媒介考古和知識關聯 / 097
第三節 數字文化與深層時間的中國電影“源代碼” / 103
第七章 數字人文視野里的平臺建設與中國電影知識體系的目標設定 / 109
**節 數字人文視野里的電影平臺建設 / 111
第二節 知識社群共享下的電影學術組織 / 117
第三節 中國電影知識體系的目標設定 / 123
第八章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空氣”說與“同化”論 / 128
**節 鄭正秋:使人人“同化”在我一個“空氣”里 / 128
第二節 協調合作創造電影的整個“空氣” / 134
第三節 費穆:“中國化”電影理論的生命力 / 138
第九章 “空氣”說與中國電影的美學精神 / 145
**節 空觀、氣論與電影“空氣”說的中國美學根基 / 146
第二節 電影精神理論與電影藝術詩學:電影“空氣”說的西方美學背景 / 150
第三節 “通天下一氣”:中國美學精神里的電影“空氣”說 / 155
數字人文與中國電影知識體系 作者簡介
李道新,教育*“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現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曾兼日本東京大學特任教授,在中國臺灣、香港、澳門,以及韓國、美國、俄羅斯、意大利、巴西、英國等地的20多所大學訪問講學。任《電影藝術》《影視藝術》以及海外等學術雜志編委,國家“五個一工程獎”評委、中國電影華表獎評委、國家電影局審片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電影史、影視理論批評、影視文化產業。在《文藝研究》《當代文壇》《電影藝術》等重要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和影視文化評論近300篇;獨立署名出版《中國電影史(1937—1945)》《影視批評學》《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的史學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影道惟新:中國電影的創化與傳承》等15種學術著作,以及詩集《大地的方向》、散文集《燕園散紀》。曾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并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