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問道鄉村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310728
- 條形碼:9787109310728 ; 978-7-109-31072-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道鄉村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劉奇教授公開發表的有關鄉村文化的相關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鄉村文化展開論述:準確把握鄉村文化建設的理念、構建鄉村新型文化生態、重塑農業文明的現代尊嚴、傳統農耕文化遭遇斷崖式沉沒“為往圣繼絕學”成當務之急鄉村振興與鄉村文化建設、用好文化的興觀群怨、保護與活化古村古鎮是鄉村振興的**要務。這些論述和觀點對指導農業農村工作者開展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書稿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大道至簡,對我們全面了解和學習鄉村文化有關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問道鄉村文化 目錄
準確把握鄉村文化建設的理念
構建鄉村新型文化生態
走出“鄉仇”走進“鄉愁”
九園之鄉:中國鄉村的未來
“詩意棲居”與“四生”契合
長壽的中國小農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城與鄉
鄉村社會的“變”與“不變”
農業的思維流向
“母體文明”的尷尬應該終結
鄉村教育的憂思
中國農民的迷茫與困頓
謹防小康之后的“堰塞湖”
“家”的挑戰:以家為核心的民情流變
城市化背景下的鄉村價值該如何定位
重塑農業文明的現代尊嚴
傳統農耕文化遭遇斷崖式沉沒“為往圣繼絕學”成當務之急
新農村建設需要活化傳統精華
重建生態道德
鄉村振興與鄉村文化建設
用好文化的“興觀群怨”功能助力鄉村振興
保護與活化古村古鎮是鄉村振興的**要務
“鄉愁”十脈
“公器”傾斜難以為“重”
把脈“三農”須整合六種聲音
撲面而來的“AI時代”
互聯網給農業帶來什么
技術化時代謹防技術作惡
農具的智能演進與農民的社會地位
“四無勞動”的制度性終結與社會進步
時代很快“三農”很慢
“快文化”之殤
中華文化漫議
淮河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軸心
城市文化中荒唐的“高大上”
從“揮金如土”到“揮土如金”
讓社會多一點“糧心”
信用,一把高懸的利劍
人文紅利: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問道鄉村文化 作者簡介
劉奇,中國貧困問題研究專家,經濟學專欄作家,原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副秘書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首席專家,北京大學國家扶貧開發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農村觀察》、《三農問策——走出制度困局》、《中國三農“危”與“機”》等。長期從事三農研究,多次參加中央領導同志召開的三農工作座談會,曾應邀赴中南海參加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的六人座談會。近年來在《人民日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農村經濟》、《改革》、《財經》、《中國發展觀察》等報刊雜志發表研究文章百余篇,在人民網理論頻道、中道網、愛思想網等多家網站開設專欄,有四十多篇文章被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