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驪珠一串聲韻和——中國戲曲鑒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78494
- 條形碼:9787200178494 ; 978-7-200-1784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驪珠一串聲韻和——中國戲曲鑒賞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戲曲發展演變的整體脈絡,以及各個時期的主要特點;下編分門別類地介紹了京劇、昆曲、豫劇、黃梅戲等代表性劇種的發展歷程,并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該劇種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表演特色。作者力圖兼顧學術與通俗、戲曲與文化、歷史與現狀、民間與文人、專業與普及,旨在為國內外讀者提供一本全面反映中國戲曲文化的高質量圖書。
驪珠一串聲韻和——中國戲曲鑒賞 目錄
戲曲與戲曲欣賞的三個層面(代前言)
上編
**章 宋元南戲:南方俚俗戲曲初成
**節 《張協狀元》:現存 早的劇作
第二節 《琵琶記》:從民間到文人創作
第二章 元代雜劇(上):創一代藝術之
**節 《救風塵》:試看風月救風塵
第二節 《西廂記》:古代經典愛情喜劇
第三章 元代雜劇(下):激越輝煌多姿多彩
**節 《趙氏孤兒》:列于世界悲劇之林無愧色
第二節 《倩女離魂》:身魂離舍的愛情傳奇
第四章 明代傳奇:繼承南戲水磨新曲
節 《浣紗記》:試尋往古,傷心全寄詞鋒
第二節 《牡丹亭》:生生死死為情多
第五章 清代傳奇(上):場上之曲無奇不傳
節 《清忠譜》:舞臺上的政治斗爭
第二節 《風箏誤》:由風箏引發的風情喜劇
第六章 清代傳奇(下):南洪北孔鼎峙雙峰
節 《長生殿》:一曲帝妃之間的愛情 唱
第二節 《桃花府》:青樓女子桃花扇底說興亡
第七章 新中國戲曲:戲曲改革推陳出新
節 田漢《白蛇傳》:斷橋未斷斷柔腸
第二節 昆曲《十五貫》: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第三節 徐進《紅樓夢》:紅樓戲的經典改編之作
第四節 楊蘭春《朝陽溝》:一部成功的農村生活喜劇
第五節 陳仁鑒《團圓之后》:莎士比亞式大悲劇
第八章 新時期戲曲:思想解放多方探索
節 陳亞先《曹操與楊修》:無可奈何的人生詠嘆調
第二節 魏明倫《潘金蓮》:一個女人的沉淪史
第三節 盛和煜《山鬼》:屈原先生的一次奇遇
第四節 王仁杰《董生與李氏》:傳統文化男性的解放
第五節 郭啟宏《南唐遺事》:歷史文人劇的代表之作
第六節 張永和《煙壺》:京味文化的演繹和展現
下編
章 戲曲表演及審美特征
節 戲曲表演的中正與偏移
第二節 戲曲表演的簡約與繁復
第三節 戲曲表演的夸張與凝練
第二章 戲曲音樂與唱腔
節 戲曲音樂的特征
第二節 曲牌聯套與板腔變化
第三節 唱腔欣賞
第三章 昆曲、京劇歷史及表演藝術
節 昆曲的歷史
第二節 京劇的歷史
第三節 昆曲、京劇的表演特色
第四章 地方戲、少數民族戲劇及表演藝術
節 地方戲簡說
第二節 少數民族戲劇簡說
第三節 地方戲、少數民族戲劇表演藝術
第五章 譚鑫培與生行表演藝術
節 譚鑫培的生行藝術之路
第二節 譚鑫培表演藝術特色
第三節 譚鑫培及其生行藝術的影響
第六章 梅蘭芳與旦行表演藝術
節 梅蘭芳的旦行藝術之路
第二節 梅蘭芳表演藝術特色
第三節 梅蘭芳及其旦行藝術的影響
第七章 俞振飛的表演藝術
節 俞振飛昆曲藝術之路
第二節 俞振飛表演藝術特色
第三節 俞振飛的地位和影響
第八章 凈、丑的表演藝術
節 “名不副實”的行當
第二節 粗中有細的凈行表演藝術
第三節 小中見大的丑行表演藝術
第四節 裘盛戎的表演藝術
第五節 袁世海的表演藝術
第六節 葉盛章的表演藝術
第七節 蕭長華的表演藝術
第九章 地方戲藝術家表演藝術
節 周慕蓮川劇表演藝術
第二節 丁果仙晉劇表演藝術
第三節 袁雪芬越劇表演藝術
第四節 常香玉豫劇表演藝術
第五節 紅線女粵劇表演藝術
第六節 新鳳霞評劇表演藝術
第七節 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驪珠一串聲韻和——中國戲曲鑒賞 作者簡介
劉禎,文學博士,文化和旅游部梅蘭芳紀念館原館長、二級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主要著作有《中國民間目連文化》《戲曲學論》《戲曲歷史與審美變遷》《戲曲:批評與立場》等。2023年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