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7374180
- 條形碼:9787107374180 ; 978-7-107-3741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 本書特色
★鐘柏昌教授是我國此較早就聚焦中小學機器人教育領域的研究的學者。他以低成本開源機器人為主和虛擬機器人為輔的技術路線開展機器人教育的教學和開發實踐,構建了多種類型的教學模式,克服了長期以來機器人教育以競賽為導向的弊端,為機器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他通過長期實踐構建的機器人教學模式,既有理論深度,又對創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具有參考價值。 ——華南師范大學 李克東教授 ★鐘柏昌教授作為青年學者能夠聚焦中小學機器人教育這一特定領域開展長期而深入的探索,獲得了自成體系的豐碩成果。該書既有國際視野,也有本土情懷,既有理論上的高屋建領,也有與一線實踐的探索,難能可貴,值得參考。 ——南京師范大學 李藝教授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要消除競賽的功利,賦予“熱愛”的靈魂,該書提供了一種激發學生好奇心與“熱愛”情懷,促進深層次認知投入與理性思維發展的創新模式。 ——北京師范大學 余勝泉教授 ★鐘柏昌教援帶領他的團隊長期開展以開源硬件為平臺的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研究。該書濃縮了他這十年的研究成果,值得我們一線科創教師認真學習,跟著他一起追尋機器人教育的本真價值,擁抱機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春暖花開。 ——浙江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謝作如先生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 內容簡介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同時包含了一條暗線,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 (1)長期以來,機器人教育以競賽模式為導向,以品牌機器人為載體,過分強調機器人的性能,導致進入門檻高、受眾面窄,出現機器人教育難以普及的困境。 (2)長期以來,機器人教育教學模式單一且側重模仿驗證實驗,導致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項目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理念雖有突破,但存在學習周期長、施展難度大的問題。 (3)近年來,合作學習和競爭學習成為機器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學習方式,但容易出現“搭便車”、利益沖突、角色固化、合作倦怠等問題。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適合作為教育技術學等相關專業學生了解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專業書籍,也適合作為一線教師開展機器人教育和創客教育的教研用書。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 目錄
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模式與創新 作者簡介
鐘柏昌,教授、博導,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系主任,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華南師范大學信息科技科普教育基地)負責人,廣東省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人工智能勞動教育共同體)負責人,“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現代教育技術領域專家組副組長,華人探究學習學會副理事長,愛恩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文章200余篇,出版圖書20余冊,接受國家媒體專訪、采訪50余次,發表時評30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