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盛世琳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415804
- 條形碼:9787513415804 ; 978-7-5134-158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盛世琳瑯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玉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到近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而清代玉器,尤其是乾隆朝玉器,是中國古代玉雕藝術的高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勘定南北疆后,新疆玉料由官府統一管理、開采,源源不斷入貢朝廷。作為“拓地兩萬里”的優選象征,玉雕藝術在乾隆帝的積極推動下,獲得巨大發展。當時造辦處玉作、如意館以及內務府三織造、鹽政、淮關等地均承接皇家玉器的制作。乾隆帝親自過問、直接參與玉器設計、制作的全過程,以自身的修養、學識、品味影響包括玉器在內的皇家藝術創作,有別于民間的、極具皇家氣度的“內廷恭造之式”因此形成。清代玉器,特別是乾隆朝玉器,選材精良、器形規整、設計巧妙、意境高雅、雕工精美、新品迭出,為歷代所不及。故宮博物院所藏明清皇家玉器數量之多、品質之優,為世界上任何博物館所不及。本次展覽從故宮博物院藏近一萬九千件(套)清代玉雕藝術品中,遴選一百件(套)精品,分為“受命于天”“法相梵音”“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幾暇清賞”“含英咀華”六個單元,以玉器功能為經,材質、工藝、造型、紋飾、內涵、包裝為緯,立體展示清代玉雕藝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由近及遠,體味中華玉文化的淵源有自和綿延不絕。
盛世琳瑯 目錄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