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207444
- 條形碼:9787523207444 ; 978-7-5232-074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學 本書特色
關于日常生活事件的精神分析式解讀; 包含弗洛伊德自述的大量個人生活碎片; 舉例說明潛意識控制思想、行為的方式。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弗洛伊德用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事件的重要著作,被法國有名哲學家、心理學家、思想家拉康稱為理解潛意識的經典推薦閱讀文本。在本書中,弗洛伊德從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大量且常見的名詞和記憶的遺忘、口誤、筆誤、失誤行為、宿命論、機會主義、迷信等現象入手,挖掘了潛意識過程對人的行為的制約,說明了潛意識活動和對潛意識的壓抑不僅存在于變態心理活動中,而且廣泛存在于正常心理活動中。可以說,本書是弗洛伊德繼《夢的解析》之后在大眾群體中接受度、傳閱度優選的著作。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學 目錄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學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得·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之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20世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最初與約瑟夫·布魯爾密切合作,闡述了心理是一個復雜能量系統的理論,關于心理的結構研究是心理學的核心領域。他完善了無意識、嬰兒性行為和壓抑的概念,并提出了關于心理結構的三元解釋——這是理解人類心理發展和治療心理疾病的全新概念和治療框架的一部分。盡管精神分析在今天存在著多種表現形式,但是這些表現形式幾乎都可以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中找到根源。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行為、夢和文化遺產總是具有隱含的象征意義。這對心理學、倫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符號學以及藝術創造力和鑒賞力等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