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思想史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23158
- 條形碼:9787545823158 ; 978-7-5458-2315-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思想史綱 本書特色
復旦大學教授葛兆光先生認為,《中國思想通史》“幾乎籠罩了半個世紀”。但“無論如何,這是一部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線索復雜而且文獻翔實的著作,要對它進行細致的分析必須極其認真”。一部被同行稱為影響“幾乎籠罩了半個世紀”的思想史著作,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在侯外廬逝世時出版的《侯外廬史學論文選集》的自序中,他認真地總結了自己畢生從事學術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概括起來,一共有九個方面。其中,他特別指出,他和他的研究團隊始終“注意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民族化。所謂‘民族化’,就是要把中國豐富的歷史資料,和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做統一的研究,從中總結出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歷史特點”。
中國思想史綱 內容簡介
《中國思想史綱》,是結合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思想一起編著的,大體依據侯外廬主編的五卷六冊本《中國思想通史》的主要論點編寫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也可看作是《中國思想通史》的縮寫本。但是在編寫過程中有所側重、有所補充、有所發展,實際上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而并非《中國思想通史》的簡單重復和節略。同時根據新出土的秦漢帛書和竹簡等新材料以及其他新發現的文獻資料增寫的章節段落就是。還有一些章節,從論點到文字都作了修改,有的重新改寫。而近代部分則根據1978年出版的侯外廬主編的《中國近代哲學史》重加編寫。本書曾在2004年于本社出版過一次,后被列入“世紀文庫”重新出版。此次新版增加了再版說明,以滿足廣大中國思想史愛好者及其學人的需求。
中國思想史綱 目錄
序言
緒論
**篇 中國奴隸制社會及其向封建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思想
**章 殷代與西周的思想
第二章 春秋時代的思想與春秋戰國之際的孔墨顯學
第三章 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與諸子學派的發展
第四章 百家學說的總結
第二篇 中國封建制社會前期的思想
**章 經學成為官方正宗思想
第二章 反對統治階級神學思想的斗爭的高漲
第三章 魏晉玄學與反玄學
第四章 佛教、道教的傳布與神滅論的發展
第三篇 中國封建制社會后一階段的思想
**章 唐初的社會和思想
第二章 唐中葉無神論、唯物主義思潮及其和唯心主義的斗爭
第三章 北宋的社會矛盾與理論斗爭
第四章 南宋的道學與反道學的斗爭
第五章 元代與明代前期的思想
第四篇 中國封建制社會后期第二階段的思想
**章 晚明進步思潮的流派及其特點
第二章 清初早期啟蒙思潮
第三章 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清代思想
第五篇 中國近代的社會思潮
**章 鴉片戰爭時期的社會思潮
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革命思想與封建反動思想的對立
第三章 十九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初的社會思潮
第四章 戊戌變法時期的社會思潮
第五章 辛亥革命前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潮
第六章 “五四”時期的民主科學思潮和激進民主主義者的思想
附錄:以唯物史觀為主導,建構中國思想史的自主知識體系
——《中國思想史綱》導讀
侯且岸
中國思想史綱 作者簡介
侯外廬 (1903—1987),哲學史家、歷史學家。新中國建立后歷任政務院文教 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歷史所副所長、所長,中國史學會理事等職。是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第一、二、三、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是我國較早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學者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社會與老子》《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中國思想通史》《宋明學史》《中國近代哲學史》《封建社會史論》《中國思想史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