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食品冷鏈創新對冷鏈風險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冷鏈能力的中介作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48069
- 條形碼:9787521848069 ; 978-7-5218-4806-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食品冷鏈創新對冷鏈風險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冷鏈能力的中介作用 內容簡介
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通過不斷創新取得競爭優勢,保持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各種不可預測事件的發生,供應鏈中斷已成為威脅企業生存發展*主要的因素之一,特別是在異常復雜脆弱的食品冷鏈領域,冷鏈食品對溫度敏感,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容易腐爛和損壞,并且食品冷鏈比一般的供應鏈涉及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冷鏈的結構更為復雜,不確定性和脆弱性也更高,更容易引發冷鏈的中斷。如何在創新發展的同時又能培育出一個穩健而有彈性的供應鏈已經當下的重要議題。少量文獻表示,供應鏈創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風險管理能力,但是對于不同的冷鏈創新如何增強風險管理能力還需要深入討論,基于以上事實,本文通過系統的文獻梳理和總結,以資源基礎理論和動態能力理論為基礎,結合Hine et al.(2013)的能力層次模型,明確相關概念,并構建了一個從冷鏈創新到冷鏈能力,再到冷鏈風險管理能力的理論模型,通過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合作發起問卷調查,收集了521家中國食品冷鏈企業的樣本數據,并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對模型中的若干變量和路徑關系進行了研究。
中國食品冷鏈創新對冷鏈風險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冷鏈能力的中介作用 目錄
1.1研究背景與目的
1.2研究方法與構成
第2章文獻綜述
2.1理論基礎
2.2冷鏈
2.3冷鏈創新
2.4冷鏈能力
2.5冷鏈風險管理能力
第3章研究模型和假設
3.1研究模型
3.2研究假設
3.3變量的定義與測量
3.4問卷構成與分析方法
第4章實證分析
4.1描述性統計分析
4.2探索性因子分析
4.3確定性因子分析
4.4相關性分析
4.5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4.6中介效應分析
4.7多群組分析
第5章結論
5.1研究結論
5.2研究啟示
5.3研究局限與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中國食品冷鏈創新對冷鏈風險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冷鏈能力的中介作用 作者簡介
邵欣欣,女,四川達州人,198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九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發表論文8篇,其中EI收錄2篇,KCI收錄3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5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