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傅佩榮解讀論語(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6689
- 條形碼:9787520726689 ; 978-7-5207-2668-9
- 裝幀:軟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傅佩榮解讀論語(精裝) 本書特色
輕松讀經典,哲學家有方案——跟著哲學家輕松讀《論語》 當今著名哲學家,臺大哲學系名教授,潛心研究傳統經典五十年,以哲學家的高度和眼光,用現代詮釋學重新解讀《論語》,處處以原典為佐證,還原再現儒家的原生風貌。 傅佩榮教授首創以中西哲學比較視角解讀傳統經典,彰顯出哲學家的智慧和優勢:解讀視角既凸顯東方智慧,又兼具西方思維,給你的思想另一種深度。 一、中西哲學,互相觀照 傅教授是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兼具中西文化深厚學養,潛心研究傳統經典五十余年,擅長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眼光,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點上詮釋中國傳統經典的現代意義。 二、回歸原典,以經解經 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對傳統理念的扭曲與壓制,運用現代詮釋學以經解經,處處以原典為佐證,還原先秦經典的原始風貌。 三 、平易生動,貼近人心 四十余年的教學相長經驗:白話譯文通順暢達,可與原文一一對照;就書中的關鍵概念和價值判斷做嚴謹辨析,重新確證和展現原典一以貫之的思想體系。 國學愛好者案頭常備之傅佩榮解讀經典系列 [文言原典 白話譯文 重點字句溯源解析]
傅佩榮解讀論語(精裝) 內容簡介
哲學家眼中的《論語》 一、傅佩榮是當今著名的哲學家,臺灣大學著名教授、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研究《論語》40多年,在臺大哲學系講授《論語》超過30年,出版有關《論語》的圖書10余種。 二、回到原典,以經解經,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對傳統理念的扭曲和壓制,還原再現先秦儒家的原生風貌。 三、結合海內外四百家批注成果,采用西方哲學訓練的方法,依照現代詮釋學的原則,逐字逐句重新梳理每一句話,使零散的章句顯示出一貫的系統。 四、《論語》是哲學,作者以哲學家的高度和眼光,提出“人性向善論”通解儒家人性論:以革命性的見解詮釋儒家的哲學思想,為學術殿堂打開新的里程碑。 五、本書為修訂再版,總結傅教授*近10年教學相長的新體悟。
傅佩榮解讀論語(精裝) 目錄
傅佩榮解讀論語(精裝)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當代著名哲學家。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歷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早年師從哲學大家方東美先生,后于耶魯大學深造,受教于余英時先生,繼而執教歐洲。
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授《孟子的智慧》;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任首席主講人。曾被臺灣地區《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臺灣地區最高文藝獎得主。近年來在“得到APP”開設《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在“喜馬拉雅APP”開設《道德經》《易經》《莊子》等精講課程。傅教授態度真誠,語言幽默,說理清晰,能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從而將國學講得生動又貼近人心,為當代人提供了閱讀國學原典的簡易方法。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眼光,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點上詮釋中國傳統經典的現代意義,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視野遼闊深遠,堪稱中西文化之擺渡者,在當今學術界享有盛名。傅佩榮
當代著名哲學家。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歷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早年師從哲學大家方東美先生,后于耶魯大學深造,受教于余英時先生,繼而執教歐洲。
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授《孟子的智慧》;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任首席主講人。曾被臺灣地區《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臺灣地區最高文藝獎得主。近年來在“得到APP”開設《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在“喜馬拉雅APP”開設《道德經》《易經》《莊子》等精講課程。傅教授態度真誠,語言幽默,說理清晰,能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從而將國學講得生動又貼近人心,為當代人提供了閱讀國學原典的簡易方法。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眼光,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點上詮釋中國傳統經典的現代意義,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視野遼闊深遠,堪稱中西文化之擺渡者,在當今學術界享有盛名。
傅教授潛心研究傳統經典五十年,撇開成見和定論,多有建樹。目前已出版《哲學與人生》《國學的天空》《易經入門》《國學與人生》《四大圣哲》,傅佩榮解讀經典系列、傅佩榮詳說經典系列等圖書逾百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