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金伯華針藥并治臨證精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80617
- 條形碼:9787513280617 ; 978-7-5132-8061-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伯華針藥并治臨證精粹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金氏針灸臨床精粹》(該出版社建議第3次印刷)為基礎,重新修訂、編排。
突出金伯華老中醫德學雙馨、治病求源、針藥并用、重調心腎等學術特點,以及其基于中醫傳統理論和各代針灸技法,兼取臨床各家之長,獨具特色的學術體系、針(灸)藥并用的臨床診療特色與思辨思路、方法和金氏針刺手法。
配合歷年對金老的專題訪談,臨床疑難病癥診治及針灸治療方法,以及金老各種特色針刺手法(金氏燒山火手法、金氏手針等)的視頻資料,供讀者掃碼觀看。
金伯華針藥并治臨證精粹 目錄
上篇
**章 醫家介紹
一、金伯華簡介
二、醫家小傳
三、事記年譜
第二章 學術思想
一、針藥并用,相得益彰
二、治本求源,病多氣郁
三、以調為主,心腎為綱
四、勿忘四診,明察秋毫
五、刺法手法,自成一家
第三章 針法灸法
一、針刺手法
1.補法
2.瀉法
3.平補平瀉法
4.燒山火手法
5.華佗夾脊刺法
6.直刺
7.斜刺
8.平刺
9.齊刺
10.揚刺
11.圍刺
12.柳刺
13.梅花刺
14.齒輪刺
15.排刺
16.上皮刺
17.下皮刺
18.點刺
二、單穴治驗
1,大椎
2.陶道
3.攢竹
4,曲池
5.膻中
6.太溪
7.囪會
8.啞門
9、至陽
10.印堂
11.夾承漿
12.翳風
13、中脘
14.神闕
15.公孫
三、灸法
1.灸法的起源
2.灸法的應用
3.金伯華臨床常用的神闕灸
四、手針治痛
1.手針治痛的機制
2.手針的選穴原則
3.常用的手針穴位主治及針法
4.手針操作
5.病案舉例
6.小結
下篇
第四章 臨證驗案
一、疑難雜癥驗案
1.陰痛
2.損傷性痿證
3.頑固尿道瘙癢
4.腫物病變
5.癔癥性癱瘓
6.頑固性頭痛
7.激素損傷
8.過敏性紫癜
二、特色病種驗案
1.肥胖
2.類風濕關節炎
3.慢性疲勞綜合征
4.強直性脊柱炎
5.胸痹(心痛)
6.面痛
7.面抽
8.面癱
9.頭痛
10.痹證
11.郁證
12.癲癇
13.不寐
14.眩暈
15.便秘
16.胃痛
17.水腫
18.蛇串瘡
19.咳嗽
20.黃褐斑
21.濕瘡
22.脫發
三、婦科病證驗案
1.囊腫
2.產后血虛
3.痛經
4.崩漏
5.月經不調
6.不孕癥
7.絕經前后諸癥
8.滑胎
四、兒科病證驗案
1.腦癱
2.小兒多動癥
3.小兒泄瀉
4.小兒疳積
五、內科雜病驗案
1.痤瘡
2.黑眼圈
3.視瞻昏渺
4,鼻軌鼻淵
5,耳鳴
6.個窩囊腫
7.癡呆
8.感冒
9.伙暑(長期高熱)
10.泄瀉
11.奔豚氣
12.顫證
13.吐酸
14.脅痛
15.吸氣
16.多汗
17.瘰疬
18.惡寒
19.肺癆
20.瘦病
第五章 診余隨筆
一、囊性腫物的診治
二、糾正眼病誤診
三、老年郁證
四、癔癥性癱瘓
五、糾正頭痛誤診
展開全部
金伯華針藥并治臨證精粹 作者簡介
主任醫師、第三屆首都國醫名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級中醫針灸名老中醫,具有選定題目、課題項目,指導學術繼承人、入門弟子整理資料、撰寫文稿,以及修改、審定水平。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