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發現新物種:地球生命探索中的榮耀和瘋狂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1849
- 條形碼:9787100221849 ; 978-7-100-22184-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現新物種:地球生命探索中的榮耀和瘋狂 本書特色
置身波瀾壯闊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以探險家的視角與世界各地的奇異生物相遇。 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故事,當中充滿了有趣、奇幻和令人不安的軼事。 ——《新科學家》這段大發現時代的歷史引人入勝。 ——《出版人周刊》康尼夫對這一主題的熱情極具感染力,他對這些探險家由衷地欽佩……這是一份興味盎然的調研報告。 ——《科克斯書評》沒有那些不畏死亡而環游世界尋找新物種的博物學家,現代生物學和醫學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書中,理查德·康尼夫刻畫了這些勇敢的(有時魯莽)分類學英雄,講述了有關大猩猩、鴨嘴獸和攜帶疾病的蚊子的傳奇故事。 ——卡爾·齊默,《病毒星球》作者這是對那個奇跡時代的致敬。令人贊嘆。 ——貝恩德·海因里希,《冬日的世界》作者★回顧博物學的黃金時代波瀾壯闊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也塑造了“物種大發現時代”,其間物種數量增長了100倍。這段近兩百年的歲月成就了眾多探險家和博物學家,是科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新大陸的現生生物到深埋于地下的巨型古生物化石,再到顯微鏡下才能得見的病原微生物,不斷進入視野的新奇物種,促使人們開始重新思考自身在生命世界中的位置,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達爾文提出了物種起源學說和進化論。 ★描畫殖民時代的眾生群像找到新物種,是殖民時代的貴族引以為傲的榮耀,令無數人為之瘋狂。除了耳熟能詳的分類學家林奈和科學巨擘達爾文,還有許多人在為這項事業前仆后繼,這些勇敢的人是誰?為了尋找新的生命存在形式,他們經歷了哪些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發現”一個新物種到底意味著什么?當這些發現動搖了西方世界長期以來的基督教信仰時,頗感不安的學者和政要分別做出了怎樣的反應?對人種的研究,如何影響了殖民地原住民的世界? ★定義新物種背后的認知悖論探險之旅中的博物學家,曾經是航海家、傳教士、醫生甚至經商者,他們對自然的不懈探尋常常以殖民擴張為出發點,所謂“新物種”,也是站在這些西方人的立場所言。對于原住民而言,熊貓、麋鹿、鴨嘴獸等,不過是司空見慣的山野“鄰居”罷了。西方“物種獵人”懷著天然的優越感,以科學之名去入侵殖民地并掠奪物種,究竟是功是過? ★物種大滅絕的時代,物種發現仍在持續億萬年間,地質時代更迭,生命的演化從未停止腳步。如今,盡管全球物種總數已接近 200 萬,但新物種仍然在現代世界的幾乎所有地方不斷被發現,有時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距離我們自身更近:近年來在消化系統中發現的細菌多達1500種,它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決定我們是瘦是胖;新的道路和迅速加劇的森林砍伐,直升機、潛水器、衛星地圖、現代數據庫等先進工具,使現代探尋者得以涉足荒僻之地,一窺奇異的新物種。
發現新物種:地球生命探索中的榮耀和瘋狂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始于18世紀中葉的大發現時代,這段波瀾壯闊的歲月持續了近200年的時間,勇敢的探險家們懷著榮譽感和使命感一次次地開展全球旅行,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尋找新的生物。其間已知物種數量增加了將近100倍,而這些不斷涌現的新物種也在挑戰人類的固有認知:我們漸漸從一個以人類為中心的世界,跌跌撞撞地走向一個人類與眾多物種共享的世界;盡管早期物種探尋者常以造物之神奇來贊美上帝,但進入視野的紛繁新物種卻讓許多人開始懷疑上帝的存在。對于地球的年齡、人類的起源、性的本質等問題的深入思考,動搖了西方世界長期以來的基督教信仰,令大發現時代的學者頗感不安,新的進化論思潮也在這種矛盾當中應運而生。這些勇敢的探索者是怎樣的身份?為了尋找新的生命形式,他們經歷了哪些難以想象的艱辛?“發現”一個新物種到底意味著什么?本書將帶我們回到18世紀,跟隨物種探尋者的足跡,踏上危機重重甚至暗藏陰謀的冒險之旅,體驗新物種的發現給人帶來的驚奇與狂喜。從新大陸的現生生物,到深埋于地下的巨型古生物化石,再到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病原微生物,紛繁的新物種促使人們開始重新思考自身在生命世界中的位置,也為人類思想目前偉大的革命之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學說與進化論的提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現新物種:地球生命探索中的榮耀和瘋狂 目錄
發現新物種:地球生命探索中的榮耀和瘋狂 作者簡介
理查德·康尼夫(Richard Conniff),美國知名非虛構作家,主要研究人類和動物的行為。他是《紐約時報》的客座專欄作家,長期為史密森尼學會和《國家地理》雜志撰稿。著有《昔日世界的房屋》《富人是野生動物》等圖書,曾獲古根海姆學者獎、美國最佳科學自然寫作獎。 林強,畢業于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海洋生物學碩士,現為學術期刊《熱帶海洋學報》編輯。業余從事科普翻譯與寫作,筆名“任天”,主要涉及海洋生態學、生物演化、環境變化等,作品散見于果殼、新浪等網站和《科學畫報》《大自然》《少年科學》等科普雜志,已出版譯作有《加拉帕戈斯群島》《狗知道答案》等。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