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傳播研究(中醫科技人文研究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2636
- 條形碼:9787547862636 ; 978-7-5478-6263-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傳播研究(中醫科技人文研究文庫) 本書特色
本書對中醫傳播領域的文獻進行梳理和綜述,將具有代表性、標志性和權威性的學術論文進行分類,并對之進行專題述評,包含了文獻匯編和理論闡發等方面的創造性工作,有助于學者回顧與研究。
中醫傳播研究(中醫科技人文研究文庫) 內容簡介
傳播是文化的本質特征。中醫藥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科學技術與社會文明結合的典范,正是在繼承與傳播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與提升,成為構筑中華民族健康理念的基石。中醫藥傳播雖有悠久的歷史,但從學術理論的形成來看,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亟待我們進行系統回顧與深入分析。基于此,本卷收集了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在各類期刊上正式發表的與中醫藥傳播相關的學術論文,結合傳播學理論和當前熱點問題進行分類整理,通過梳理以往在中醫藥傳播領域進行的工作,對中醫藥傳播的發展歷程和實踐經驗進行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總結,為在新媒體時代推動中醫藥的有效傳播助力,為中醫藥參與打造“健康中國”的戰略助力,為中醫藥服務世界人民的健
中醫傳播研究(中醫科技人文研究文庫) 目錄
深化學術內涵,高揚文化雙翼———對中醫傳播的回顧與總結 張葦航 ( 3 )
**章 中醫傳播概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國際化路徑選擇 魏銀軍 何佳潔 田淑卿 (13)
論中醫文化傳播的困境與突圍 陶 林 張宗明 (15)
中醫藥文化傳播的挑戰與對策 單家銀 楊建軍 胡亞飛等 (19)
回歸民間走向世界———中醫文化發展傳播的當代使命 鄭曉紅 (22)
中醫藥文化傳播現狀及傳播模式分析 劉新鷗 申俊龍 沈永健 (26)
基于中國知網的中醫藥傳播研究的計量分析 陳姍姍 邵英俊 (30)
中醫藥文化傳播基本問題論綱 張雷平 李柔冰 (34)
中醫藥文化傳播現狀研究———兼評《中醫藥法》相關條款 岳遠雷 趙 敏 司 婷 (39)
中醫文化傳播的現代語境(一):語境與傳播 丁 穎 魏一葦 嚴暄暄等 (41)
中醫文化傳播的現代語境(二):傳統與現代,科學與人文
盛 潔 丁 穎 嚴暄暄等 (45)
中醫文化傳播的現代語境(三):新媒體 嚴 璐 馮雅婷 嚴暄暄等 (49)
中醫文化傳播的現代語境(四):跨文化傳播與全球化 胡以仁 易法銀 盛 潔等 (53)
中醫文化傳播的現代語境(五):“他者”之音———海外“本土中醫”
魏一葦 嚴暄暄 何清湖 (57)
中醫藥文化傳播的現實困境與對策選擇 傅文第 (60)
第二章 中 醫 傳 播 史
中國古代中醫藥知識的傳播途徑淺析 李 茵 劉艷驕 (69)
從民國中醫期刊看普及中醫藥知識的途徑 王森林 (74)
明清之際中醫海外傳播概述 王為群 周俊兵 王銀泉 (77)
中醫海外傳播史特點分析 劉國偉 左 寧 (80)
中醫在五個典型歷史時期的海外傳播概述 劉國偉 李 琳 (82)
中國古代醫藥文獻對外傳播及其影響 孔卓瑤 張宗明 (85)
十五世紀以來中醫在西方的傳播與研究 高 晞 (90)
中醫藥對外傳播的歷史啟示 徐永紅 (99)
第三章 中醫傳播途徑、技術與方法
**節 傳播模式與要素 (105)
試論中醫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出路 魏一葦 何清湖 陳小平 (105)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傳承與傳播的語境及路徑分析 申俊龍 馬洪瑤 (108)
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傳播路徑創新 吳德珍 申俊龍 徐愛軍等 (115)
“互聯網+”的中醫文化國際傳播要素分析 韋 健 (118)
國際傳播學5W模式對中醫文化傳播的指導意義 王曉敏 (122)
從社會認知角度淺析中醫藥文化傳播 劉新鷗 申俊龍 沈永健 (127)
淺析文化社會學視角下中醫藥文化傳播 張濰漪 孫春玲 杜易洲 (130)
第二節 傳播媒介與平臺 (135)
利用新媒體,傳播中醫藥———中醫博客的創作與傳播 毛嘉陵 張立軍 鄭東海 (135)
中醫養生電視節目的傳播模式研究———從湖南衛視《百科全說》
談中醫傳播 李文泰 何清湖 (140)
微博時代中醫文化傳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樹劍 (142)
中醫慕課傳播的優勢與挑戰 錢敏娟 (145)
中醫文化資源數字出版與傳播略論 李路丹 禹純順 (147)
三級架構視角下中醫藥文化傳播策略分析 司建平 (150)
媒介革命中中醫學傳播窘境及其對策 何裕民 (153)
試論互聯網時代的中醫文化傳播 王 磊 (158)
新媒體背景下中醫理論傳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陳 靚 張保春 (161)
中醫藥博物館跨文化傳播研究 張書河 藍韶清 郭愛銀 (164)
依托中醫藥博物館的中醫藥文化的教育與傳播 劉 洪 (166)
基于中醫院校檔案視角的中醫文化傳播策略研究 李園園 (170)
電視紀錄為載體的中醫文化傳播新范式 方 堃 陳 卓 (173)
中醫文化的體驗式傳播———論全國首個岐黃國醫外國政要
體驗中心 劉 婷 (176)
“兩微一端”下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 王克園 梁 禎 王林景 (177)
論新媒體背景下中醫藥文化大眾傳播生態研究 張雷平 (180)
公眾理解中醫:中醫藥新媒體傳播倫理失范之研究 劉丹青 張宗明 (186)
新媒體環境下中醫視頻資源的建設研究 焦金金 祁建松 (191)
新媒體對中醫文化傳播的影響 黃 暉 何 姍 唐小云 (194)
“兩微一端”上中醫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建議 紀佳文 周 璐 常榕莎等 (196)
以App為載體的中醫藥文化傳播模式分析 王露凝 (203)
新媒體與中醫藥傳播———以Instagram中醫熱點為例 許芷菲 鐘 敏 (207)
第三節 傳播策略與方法 (210)
消費社會與中醫的文藝傳播策略 王明強 (210)
從中醫文化“時尚化”看中醫的宣傳策略 趙 力 (212)
利用現代化技術詮釋及傳播中醫文化 蘇傳琦 (214)
論中醫藥文化的創意價值與創意產業傳播 孟令濤 于海燕 張永利等 (216)
安東尼奧尼的意外“貢獻”———電影傳播中醫 何明星 (219)
《功夫熊貓》三部曲對海外中醫傳播的啟示 董 娜 李永安 (222)
呈現·重構·擴散:華萊塢電影中的中醫影像 胡曉梅 (225)
傳播中醫理念,樹立文化自信———解讀紀錄片《本草中國》 盧文玉 (231)
淺談古裝劇中的中醫文化傳播 劉琬璐 (233)
中醫藥藏象系統動漫形象設計與表現的研究 蘇傳琦 王旭東 佘侃侃等 (236)
華佗五禽戲動漫化傳承傳播方案初探 張 成 徐雅婷 馬 緣 (240)
動漫形式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研究———以動漫片《本草藥靈》
為例 陳 麗 王 凱 吳德新等 (242)
網絡小說視域下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 張承坤 趙雅琛 張洪雷 (246)
......
中醫傳播研究(中醫科技人文研究文庫) 作者簡介
嚴世蕓,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歷任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中醫教育學會顧問(原副理事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教育評估研究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上海中醫藥學會會長等職。獲第六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中華醫學會教育分會終身成就等榮譽稱號。擔任《辭海》副主編,全國名中醫繼承班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學術發展史、中醫歷代醫家學術思想及學術經驗、藏象辨證論治體系、中醫高等教育、中醫學方法論和人才培養規律、中醫藥標準化、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以及中醫心血管疾病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曾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技成果獎二等獎,國家教育B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優秀教育成果獎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衛生部高等醫藥教育教材編寫委員優秀教材三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終身成就獎等。嚴世蕓,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歷任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中醫教育學會顧問(原副理事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教育評估研究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上海中醫藥學會會長等職。獲第六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上海市名中醫、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中華醫學會教育分會終身成就等榮譽稱號。擔任《辭海》副主編,全國名中醫繼承班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學術發展史、中醫歷代醫家學術思想及學術經驗、藏象辨證論治體系、中醫高等教育、中醫學方法論和人才培養規律、中醫藥標準化、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以及中醫心血管疾病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曾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技成果獎二等獎,國家教育B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優秀教育成果獎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衛生部高等醫藥教育教材編寫委員優秀教材三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終身成就獎等。
陳麗云,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長。師從國醫大師嚴世蕓教授。兼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藥文獻與流派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人類學分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副主委,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副主委,中華中醫藥學會文化分會常務委員,上海醫學會理事,上海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前主委,上海科技史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儒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史雜志》《醫療社會史研究》《中醫文獻》雜志編委,《中醫藥文化》雜志常務編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史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評審專家,教育B學位論文評審專家。長期從事醫學史教學、科學技術史、醫史文獻和中醫藥文化的研究。主持與主要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項目,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項目,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主要著作有《中醫方藥學史》《中外醫學史綱要》《海派中醫學術流派精粹》《跟名醫做臨床》《中國醫學史》《秦伯未學術經驗集》《岐黃史話》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規劃教材《中國醫學史》10余部,發表論文60余篇。
張葦航,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醫文化學和醫史文獻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文化分會常務理事、醫史文獻分會委員,《中醫藥文化》編委,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成員,第二批上海市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成員。主持與主要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與市教W課題,發表代表性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和規劃教材多部,擔任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及“十四五”規劃教材《中醫文化學》副主編,開設課程“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與中醫學”“中國傳統物質文化與中醫學”等,獲上海中醫藥大學第十四屆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中年組特等獎,2022年度上海中醫藥大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榮譽稱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