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概念史視域下近代“日本哲學”的詮釋與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7278
- 條形碼:9787100227278 ; 978-7-100-22727-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概念史視域下近代“日本哲學”的詮釋與建構 本書特色
一部以概念史為視角,系統研究近代“日本哲學”詮釋與建構的專著。
概念史視域下近代“日本哲學”的詮釋與建構 內容簡介
本書打破了“哲學史”體系化的單一視角,嘗試運用概念史、解構主義、文化他者等方法論,剖析近代“日本哲學”詮釋與建構的內在邏輯——思想啟蒙是基本前提,制度化是基本標志,日本化是內在標準。不僅如此,本書亦將這一過程落實到以西周、井上哲次郎、西田幾多郎為代表的日本哲學家的研究之中,通過詳盡的史料集成、嚴謹的邏輯推導,批判性地揭示了日本近代知識分子將普遍的“哲學”范疇落實到文化他者的“日本”,從而構筑起獨特的“日本哲學”的內在邏輯與根本指向。
概念史視域下近代“日本哲學”的詮釋與建構 目錄
緒論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學術史的梳理與評價
第三節 研究內容、理論方法與研究意義
**章 西學東漸與哲學傳來
**節 西方哲學的流變
第二節 “philosophy”傳來中國
第三節 江戶時代日本知識分子的思想轉型
第二章 引導哲學啟蒙的西周與作為“學問體系”的哲學
**節 西周接受“philosophy”前的思想軌跡
第二節 西周對“philosophy”的認識與接受
第三節 西周學科體系“哲學化”建構的嘗試
小 結
第三章 井上哲次郎與作為“融合東西學問”的哲學
**節 井上哲次郎的學習生涯
第二節 井上哲次郎對“哲學”的接受與轉化
第三節 井上哲次郎推動哲學統合:知識的制度化
第四節 井上哲次郎“日本儒學”的建構與虛構
小 結
第四章 西田幾多郎與作為“日本獨創”的西田哲學
**節 西田幾多郎研究哲學前的思想軌跡
第二節 西田幾多郎對“純粹經驗”的接受與轉化
第三節 西田幾多郎的“自覺”概念與柏格森哲學
第四節 西田幾多郎的“場所”概念與希臘哲學
第五節 作為“宗教哲學”的西田哲學
小 結
第五章 近代“日本哲學”建構與詮釋研究綜述
**節 近代“日本哲學”詮釋與建構的評價
第二節 近代“日本哲學”詮釋與建構的模式
結語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概念史視域下近代“日本哲學”的詮釋與建構 作者簡介
陳曉雋,福建寧德人,文學博士,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從事比較文化學、日本思想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等多項省部級項目,在《學術月刊》《外國哲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