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6359
- 條形碼:9787108076359 ; 978-7-108-07635-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 本書特色
在中國歷史中,元代是一個“文化衰落”的時期,異族統治、科舉廢弛、經濟凋敝,給文人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層灰色,然而當他們轉借書山畫水以寄托生命時,卻掀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繪畫革命”。 本書對元代繪畫史進行了通盤梳理,以元代*富特色的山水畫為主線,從元初的鄭思肖、龔開、錢選等“遺民”畫家,講到古法新制、以《水村圖》開創新風格的趙孟頫;從元中期師法院畫的盛懋、摹照“董巨”的吳鎮等“保守派”代表,講至元末個人主義盛行背景下,黃公望、倪瓚等人如何開拓風氣創作《富春山居圖》《榮膝齋圖》等的典范作品。在山水畫之外,亦兼論及花鳥、人物、墨竹墨梅等畫科在元代的發展。不僅有細致入微的風格分析,也將時代、社會、文化、思潮融入畫史變遷的宏闊視角,由此印證了元代繪畫如何在對宋畫之“反動”和唐五代傳統的繼承上,發展出自己嶄新的面貌——簡淡天真、樸實無華、不求形似。
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 內容簡介
元朝正值蒙古人入主中原,也是中國早期與晚期繪畫的一大分野。業余文人畫家登上畫壇舞臺,從此改變了中國畫史的發展路徑,也引發了一場風格上的革命。他們與前人遺留下來的定型格式分道揚鑣,為的是具體表達情感與心緒,使山水畫成為表現自我的工具,形成了“隔江山色”的典型構景。本書為“中國古代晚期繪畫史”計劃的肇始之作,在結合畫家生平與畫作題材的基礎上,高居翰以更宏闊的視角探討各風格傳統或宗派的發展脈絡,進而觀察元代風格革命的本質,以及許多畫家的個人成就。 《隔江山色》是“高居翰作品系列”的**種,也是高居翰所規劃的“晚期中國繪畫史”的肇始之作,初版于1976年,后續《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1978)、《山外山:晚明繪畫》(1982)、《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1982)、《致用與娛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繪畫》(2010)等作品,共同構成了他對整個晚期中國繪畫史的“全局式”理解。
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 目錄
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 作者簡介
高居翰(1926—2014),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教授,1997年獲該校終身成就獎;亦曾長期擔任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中國書畫部顧問。2010年,史密森尼爾學會授予其查爾斯•朗•弗利爾獎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表彰他在亞洲和近東藝術史研究中的杰出貢獻。高居翰教授的作品融會了廣博深厚的學識與細膩敏感的閱畫經驗,皆是通過風格分析研究中國繪畫史的典范。重要作品有《圖說中國繪畫史》《隔江山色:元代繪畫》《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山外山:晚明繪畫》《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致用與娛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畫》等。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