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我思故我在:侯克明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2592
- 條形碼:9787507852592 ; 978-7-5078-5259-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思故我在:侯克明自選集 本書特色
* 本書是“北京電影學院學者文庫”系列圖書之一。本系列圖書匯集了北京電影學院知名學者,不僅是對北京電影學院自身教學、研究等經驗的梳理,也從一個側面為中國特色的電影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構做出獨特、全面而重要的貢獻。
*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電影導演侯克明教授經典文章匯集,從影視創作、文化產業研究到藝術訪談,廣泛涉獵,從中可以了解中國電影、歐洲電影、兒童電影、高等教育的發展與變遷。
* 對《唐人街探案3》《金陵十三釵》《尋龍訣》《金剛川》《集結號》等多部國產優秀電影獨家點評解析。
* 收錄3D舞臺藝術片《白毛女》的創作訪談和學術研討會相關內容、陳凱歌關于《霸王別姬》的訪談錄,及陳坤、管虎等多位演員導演訪談內容。
* 《電影學關鍵詞》解讀部分由侯克明教授翻譯,收編了電影相關領域的重要詞匯,細致地解析了其內涵外延的學術意義,幫助讀者了解更多電影類型。
我思故我在:侯克明自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精選了有名導演侯克明教授38篇已發表的文章,內容涉及他多年來在影視創作、文化產業方面的研究文章、藝術訪談及相關譯文。記錄了作者耕耘影視領域的心路歷程以及臺前幕后不為人知的創作故事,激勵著廣大電影工作者在新時代不斷前行。本書是一部兼具史料性與學術性的電影研究著作,是值得電影藝術工作者珍藏的范本,對推動電影藝術創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思故我在:侯克明自選集 目錄
**輯 創作研究
003 試論兩大電影理論體系的異同
011 作為他者的歐洲電影
——《想象與藝術精神:歐洲電影導演研究》序
019 無盡的追求
——中國電影導演藝術百年回顧
030 王炎:青春戰火練就的藝術家
044 《集結號》與戰爭片敘事重構
051 歷史性的轉折
——2007年國內電影導演創作回顧
063 符號化的視聽語言
——“工農兵電影”敘事研究(1949—1966)
078 于洋:大海荒漠駝鈴聲 邊疆征途戰友情
083 女性主義背景的英雄主義敘事
——《金陵十三釵》從小說到電影的文本轉移
093 《唐人街探案3》創作得失索驥
第二輯 文化與產業研究
101 迎接高新技術的挑戰
——中國電影業的對策與出路
119 中外高等教育比較研究
——電影學院的發展目標與方向
135 票房秘訣
138 兒童電影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侯克明訪談
149 從戰略層面認識電影產業
——對《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解讀
153 21 世紀中國兒童電影創作發展研究(2000— 2010)
第三輯 藝術訪談
199 從小角色起步與曹翠芬談表演
211 斯坦尼不是唯一的表演之橋
我思故我在:侯克明自選集 作者簡介
侯克明,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電影導演、監制、出品人。早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導演系,后考取鄭洞天教授博士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曾任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青年電影制片廠廠長、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與青少年電影中心(CIFEJ)主席等職務。導演了《白毛女》(3D歌劇舞臺藝術片)、《奮斗吧 中華兒女》、《長征》、《官場現形記》等數十部電影電視劇,并為《沖天飛豹》《臺灣往事》《開往春天的地鐵》《婼瑪的十七歲》《大塊頭有大智慧》《蜀山傳》等影視作品擔任出品人、監制或藝術指導。編著出版了《想象與藝術精神:歐洲電影導演研究》《中國兒童電影的現狀與發展》《傳承與梳理:高等電影教育研究》等學術研究著作,獨立發表了《無盡的追求:中國電影導演藝術百年回顧》《與戰爭片敘事重構》《符號化的視聽語言——“工農兵電影”敘事研究(1949-1966)》等學術論文。長期為學生講授“視聽語言”“劇作”“導演藝術”“影片賞析”等課程,并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