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213555
- 條形碼:9787574213555 ; 978-7-5742-1355-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本書特色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能感知的生命嗎?
讓長著皮毛、翅膀、觸手、魚鰭、甲殼的動物朋友告訴我們彼此感官與知覺的奇跡之處與絕妙潛力,用新的視角解答生命如何感知甚至理解世界,以及作為人類的意義。
◎跨越物種,共享體驗,在動物身上探明12種人體感知的奧秘與潛力
從“視、聽、觸、味、嗅”五感,到疼痛感、愉悅感、方向感、平衡感、時間感、欲望和本體感覺,我們理所當然使用感知能力,也往往遲鈍于探索其中原理和潛能;而奔跑的獵豹、深潛的海魚、結網的蜘蛛、掘洞的鼴鼠、吸血的蝙蝠、遷徙的候鳥、靈活的章魚卻在生存中將感知發揮到極致,也是它們告訴大家,人類感官是多么非凡。
◎大開眼界,挑戰認知,講述怪異豐富的人類和動物研究故事與傳奇
吸血蝙蝠不是冷酷殺手,而是充滿愛心樂于分享的動物;貓頭鷹的聽力永葆青春,并不會因年老就“耳背”;速度并非獵豹真正強項,是獨一無二的平衡器官造就它的敏捷;更有雙目失明的天才畫家,無法感受到身體、閉上眼睛就摸不到鼻子的“肉體抽離者”,以及穿上衣服就如同烈焰灼身的“燃燒者”……
◎結合動物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多領域研究,出色的跨學科、跨物種、跨文化思考
浪漫的偏愛也許受到信息素分泌的擺布,意識的難題可能要由神經網絡的連接回答,感官與知覺不僅是神經科學、醫學、化學的實驗和理論,也是哲學和心理學的永恒課題;面對生活在不同感官世界中,或缺失或超能的同胞,我們也將觸及他們的情感與文化。
◎著名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奧斯卡獲獎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主創克雷格·福斯特好評推薦
“它讓我回想起人類的野性,它提醒我人類的感知有多么強大,它用一種連接彼此的方式同時贊美了動物和我們自己。”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內容簡介
人類視覺在暗處比深海魚類更敏銳,甚至能感知到單個光子?人類嗅覺比出色的獵犬更強大,能區分至少1萬億種氣味?失明者可以用耳朵“看見”周圍空間,也能憑借手的觸摸成為畫家;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幾乎都掌握著生物時鐘,我們無意識散發的信息素決定了獨一無二的偏愛……從“視聽觸味嗅”到疼痛感、愉悅感、方向感、平衡感、時間感、欲望和本體感覺,“感知”是我們體驗外界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們其實一直都低估了感官的能力。本書將探究12種擁有非凡感知的動物,并以它們作為對照物,發現人類感知并理解世界的方式和潛能。在此過程中,我們還將在人類神經科學案例中認識一些“異類”,他們所引起的科學變革將為我們展示人體運轉和人類生存的怪異與迷人之處。在當今這個變化越來越難預測和知覺越來越麻木的世界中,本書將科學事實與近乎玄妙的感官體驗相結合,讓讀者在思索現實與意識之間種種聯系的同時,也領會到自然世界的奇跡。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目錄
第1章 雀尾螳螂蝦和我們的色覺
動物界威力*大的一擊
眼睛比鉗子更強大
蘋果真是紅色的嗎?
人類何以感知顏色
四色視者:疾病還是天才?
第2章 后肛魚和我們的暗視覺
潛入幽暗深淵
捕獲深海光子
后肛魚眼中的“鏡子”
能力驚人的視桿細胞
抵達大腦的快慢通路
感光極限與視覺潛力
第3章 烏林鸮和我們的聽覺
輕柔安靜的猛禽
貓頭鷹究竟聽到了什么?
在耳膜破裂之前
世界上不存在安靜
貓頭鷹怎么聽?
鳥類毛細胞與不老的聽覺
用耳朵看
聆聽空間
第4章 星鼻鼴鼠和我們的觸覺
長著觸手的鼻子
敏感的皮膚
海倫·凱勒:用觸覺連接世界
大腦中的“小矮人”
失明畫家的天賦
當觸覺接管視聽
第5章 吸血蝠和我們的愉悅感及疼痛感
為吸血蝠正名
觸碰帶來的情感震顫
燃燒者
失去痛感的人
追尋溫暖的蝙蝠
熱與痛的根源
一瞬的神經化學魔術
第6章 絲條短平口鲇和我們的味覺
用全身品嘗味道的鲇魚
清點味蕾
味覺標準與超級味覺者
味覺幻影
用舌頭探索外部世界
味覺神經的對話
味覺不僅僅是味蕾的專利
第7章 尋血獵犬和我們的嗅覺
人與狗的變形記
金毛犬鼻子的流體工程學
氣味存在于我們體內
大腦如何讀取嗅覺信息?
理查德·費曼的小花招
至少1萬億種氣味
我們也可以是氣味追蹤者
第8章 大孔雀蛾和我們的欲望感
多情的“夜孔雀”
信息素:充滿爭論的愛情魔藥
創造欲望,控制情感
是什么讓人投入愛河?
女性信息素
尋找愛的信息素
聞到*佳配偶
第9章 獵豹和我們的平衡感
快而敏捷的“斑點導彈”
人體內的水平儀
獨一無二的貓科動物
邁出直立**步:平衡器官的重大時刻
不止視聽:眼和耳的平衡作用
獵豹的進化催化劑
踏入芭蕾舞池:眩暈癥的解藥?
第10章 錐形艾蛛和我們的時間感
蜘蛛也有捕食時間表
生命的身體時鐘
隔離在洞穴和掩體中
是什么在給生物鐘上發條?
*長和*短的生物鐘周期
第11章 斑尾塍鷸和我們的方向感
不止不休的8天和11680千米
鳥類的磁羅盤
法拉第籠中鳥
量子羅盤vs礦物羅盤
人類歸巢
在大腦中尋找方向感
第12章 普通章魚和我們的本體感覺
章魚的無限潛力
無法感受到自己身體的人
誰在控制章魚的觸手
關于本體感覺的哲學思考 鴨嘴獸——后記
致謝
注釋和參考文獻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相關資料
·《新科學家》2021年度zui佳圖書榜單:“科普的首要原則是揭示世界的神秘與神奇,因此《感知》是年度最佳選擇。”
·《金融時報》2021年度zui佳書單:“引人入勝,與其他書相比,這本書讓人對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
·《郵報》zui佳新科學書:“杰姬·希金斯對動物怪異而超人般的感知描寫令人大開眼界。”
·《觀察家報》:“抒情而明晰,希金斯讓科學變得觸手可及。”
·《泰晤士報》:“這是對感官何以產生意義的史詩般描繪,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嚴謹聚焦。”
·《華盛頓郵報》:“科普與自然寫作的杰作。”
·《華爾街日報》:“充滿啟發,一本非凡之書。”
·柯克斯星級書評:“以可信并充滿魅力的基調,希金斯為如何從動物身上獲得可應用于人類的信息提供了有趣的教學。這是一本吸引人、充滿啟發,時而詭異的書,探索了人類感官的非凡可能。”
·《書目》星級書評:“希金斯對感官的深入探索重新校準了我們對自己、對其他物種以及對生命奇跡的認識。“
·《出版人周刊》星級書評:“這是對自然世界非常有趣的觀察……對‘有知覺的日常奇跡’的一種動人的換位思考的審視。”
感官奇跡:跨越物種的人類感知冒險之旅 作者簡介
杰姬·希金斯(Jackie Higgins)
英國紀錄片導演、動物學研究者、作家。杰姬在康沃爾海邊長大,并一直為自然世界著迷。她早年就讀于牛津大學,師從著名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并取得動物學碩士學位。她先加入牛津科學電影公司,拍攝了十年野生動物紀錄片,包括BBC的《自然世界》和《野生動物》系列,以及英國電視四臺、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的節目。之后,她又在BBC的科學部工作了十年,參與了《地平線》和《明日世界》等系列節目的制作,全身心投入在研究和創作紀錄片中。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