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1792
- 條形碼:9787513941792 ; 978-7-5139-4179-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本書特色
躁狂、抑郁、歇斯底里……人類異常心理的本質,實質是人性成長的受挫。為什么有的人會出現各種異常心理,甚至患上精神疾病?為什么有的人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退縮,放棄成就事業的大好機會?為什么有人能在工作中全情投入到忘記時間,還能在工作中感到愉悅?馬斯洛告訴我們:人性的六層需求層次會驅使我們不斷進步,而人性的防御機制又會阻止我們順利成長。只有看透人性的各種可能,看透人類心理成長的根源與本質,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如何戰勝逃避、討好、焦慮,走向真正的自我?《人性能達到的境界》將會帶給你答案。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內容簡介
躁狂、抑郁、歇斯底里……人類異常心理的本質,實質是人性成長的受挫。為什么有的人會出現各種異常心理,甚至患上精神疾病?為什么有的人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退縮,放棄成就事業的大好機會?為什么有人能在工作中全情投入到忘記時間,還能在工作中感到愉悅?馬斯洛告訴我們:人性的六層需求層次會驅使我們不斷進步,而人性的防御機制又會阻止我們順利成長。只有看透人性的各種可能,看透人類心理成長的根源與本質,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如何戰勝逃避、討好、焦慮,走向真正的自我?《人性能達到的境界》將會帶給你答案。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目錄
前言
引言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章 健康與病理學
**節 走向人本主義生物學
第二節 神經癥:個人成長的一種失敗
第三節 自我實現及其超越
第二章 創造性
第四節 創造性態度
第五節 創新的總體方法
第六節 創造力的情感障礙
第七節 創造性人物的需求
第三章 價值
第八節 事實和價值的融合
第九節 存在心理學札記
第十節 一次人類價值研討會的評論
第四章 教育
第十一節 認知者和認知
第十二節 教育及高峰體驗
第十三節 人文教育的目標與內涵
第五章 社會
第十四節 社會與個人中的協調作用
第十五節 規范社會心理學家的問題
第十六節 錫南濃和優良心態文化
第十七節 優良心態管理
第十八節 關于低級怨言、高級怨言和超級怨言
第六章 存在認知
第十九節 單純認知簡釋
第二十節 認知再釋
第七章 超越與存在心理學
第二十一節 超越的各種方式
第二十二節 Z理論
第八章 超越性動機
第二十三節 超越性動機理論:價值生活的生物學根源
附錄
附錄一 對《宗教、價值觀和高峰體驗》的評論
附錄二 類人靈長類動物的性行為和支配行為
與心理治療中患者幻想的某些相似之處
附錄三 兩種不同文化中的青少年犯罪
附錄四 類似本能的判斷需求的標準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現當代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管理學大師、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 出生于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在紐約城市大學城市學院和威斯康星大學接受教育。在擔任布蘭迪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之前,他在布魯克林學院擔任教職十四年。1967—1968年擔任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主要著作有《動機與人格》《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科學心理學》等。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美國20世紀下半葉崛起的新的心理學派,沖擊著當代西方的心理學體系,相對于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的“第一思潮”和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學的“第三思潮”。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