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不可思議的中國香:宋韻風骨,聞香悟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59256
- 條形碼:9787531759256 ; 978-7-5317-592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可思議的中國香:宋韻風骨,聞香悟道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中國香的文化脈絡、中國香·香藥同源、百香之首·沉香專題篇、中國香·神奇的香料、古代香方與制香技藝、香的品鑒(氣味元素分析法)、中式傳統香事禮儀(包括印篆香禮法、隔火熏香禮法、匙箸香禮法、燜香禮法、煎香禮法、線香禮法)、中式香席以及香學答疑等九個部分。
不可思議的中國香:宋韻風骨,聞香悟道 目錄
文前
前言
(一)我眼中的“中國香”
(二)“隨其所適,無施不可”——中國香的“感”
(三)為什么要學香?
(四)邏輯和體系
一、香之起源
香道與香事
二、絢麗多彩的中國香文化發展史及部分古代香料考證
(一)先秦:蕙秋蘭,明德惟馨
(二)漢魏:博山爐暖,異域奇香
(三)隋唐:焚香徹曉,
(四)宋元:聞香悟道,清致風雅
(五)明清:爐瓶三事,巷陌飄香
三、香藥同源:了解香效,化藥為香
(一)香料還是香藥
(二)五行香養理論
(三)熏香的作用與方法
四、百香之首——沉香專題篇
(一)何為沉香——世界上好聞的味道
(二)古今沉香的常見分類與名詞釋義
(三)沉香到底有哪些香氣——氣味元素鑒定法
(四)沉香的產區鑒定——不同產區沉香的氣味特點
(五)各產地沉香氣味及其特點分析
(六)沉香與棋楠的異同—— 一片萬金的棋楠香
(七)沉香的收藏——四大衡量標準
五、香藥辨識:常用香藥的解析
(一)常用木質類香料
(二)常用樹脂類香料
(三)常用葉類香料
(四)常用根莖類香料
(五)常用花果類香料
(六)常用動物類香料
(用礦物類香料
六、神奇的中式調香術:仿香與創香
(一)中式傳統制香技藝分析丨合香之法,味不相掩
(二)傳統香藥的炮制
(三)經典香方解讀與賞析
(四)古人的五行香養智慧:明代五方真氣香解讀
七、學會氣味的分析與記憶——香氣的品格與藝術鑒賞
(一)氣味、元素、意境、品格
(二)制香筆記之宋韻江南文人香系列實例分析
八、香為人用,如何選香
(一)線香該如何品評
(二)天然香與化工香的區別丨線香里不該有的添加物
(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好香
(四)線氣如何品評
(五)線香的香灰該如何品評?打卷好還是不打卷好
九、偷得浮生半日閑——中式行香禮法
(一)東方浪漫文人雅香丨行香四法
(二)午夢不知緣底事,篆煙燒盡一盤香丨中國傳統行香禮法之“印篆香法”
(三)但令有丨中國傳統行香禮法之“隔火熏香法”
(四)彩墀散蘭麝,風起自生芳丨中國傳統行香禮法之“匙箸香法”
(五)斜霏動遠吹,暗馥留微火丨中國傳統行香禮法之“燜香法”
(六)一縷氤氳凝幾席,爐中微非煙丨中國傳統行香禮法之“煎香法”
(七)焚香引幽步,酌茗開凈筵丨中國傳統行香禮法之“線香禮法”
十、經典香詩詞文欣賞
十一、歷代古畫中的用香場景欣賞
附 錄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不可思議的中國香:宋韻風骨,聞香悟道 作者簡介
黃珊珊,中藥世家傳承人,制香師,鑒香師,1988年生,現居浙江杭州,為三言香堂創始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三言香堂傳統制香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專注于沉香投資收藏十數年,提出獨有的“氣味元素分析法”氣味品鑒體系,運用于香氣品評與鑒賞,CIIT國家注冊高級鑒香師,ACI國際注冊藝術品鑒定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香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舊貨業協會文化藝術品委員會委員,國家高級評茶員。主要從事中國傳統香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國傳統制香技藝及香事禮儀,沉香等常用香料鑒定與應用工作。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