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看吉卜力動畫時學會的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906379
- 條形碼:9787522906379 ; 978-7-5229-0637-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看吉卜力動畫時學會的事 本書特色
一本書解讀十部吉卜力經典動畫名場面和觀眾喜愛角色,看電影的輔助性讀物。 既專業又輕松,讀起來毫無壓力,借助電影反思深刻的人性問題。 給難以超越的吉卜力經典冠以新視角解讀,傳承并發揚幾代人共同的回憶。
我看吉卜力動畫時學會的事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作者清田予紀是一位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他運用心理學來解讀吉卜力動畫人物的性格特點,剖析名場面當中隱藏的線索,幫助觀眾更透徹地看懂吉卜力經典的10部動畫電影。同時,作者還用心理學知識搭建了動畫與現實之間的橋梁,指出當我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怎么去做。看完這本書,你能夠深刻地反思人性與自我,并學會包容、接納他人。
我看吉卜力動畫時學會的事 目錄
序 言 用心理學揭開吉卜力不可思議的心靈謎底
第1章 為什么我們會被吉卜力的少女吸引
1“黑色*能體現女性的魅力”是一種標簽效應
2 人腦中的自傳式記憶到底是什么
3 普魯斯特效應對人的影響
4為什么人在慌張時會抱住某樣東西
5自我確認欲求和自我放大欲求
6 女性領袖角色的共同人格特點
7 為什么蘇菲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老太婆”形象
8 壓抑在蘇菲內心深處的欲望
第2章 吉卜力反派角色帶給我們的人性啟示
1 穆斯卡沒能說服巴魯源于“反彈效應”
2 吉卜力反派們如何進行“自我表演”
3 女海盜朵拉的話
4 朵拉的記憶偏差
5 把意外性作為核心的“引起注意法”
6 使外表反映內心年齡的魔法
7 讓思考成為現實的“自證預言”
8 艾伯西的“公正世界偏見”心理
9 人被剝奪名字后,就無法保持“自我同一性”了嗎
第3章 為什么有些場景會那么清晰地印在我們心里
1 “必須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的心理分析
2 首因效應和暈輪效應的雙重作用
3 為什么我們對喜歡的人會“刻薄”
4 幽靈公主的矛盾心理
5阿席達卡讓人心動的建議
6 增加親密度的鏡像效果
7 波魯克與吉娜之間的戀情是永遠的謎
8 波魯克和菲拉林展現男人之間的深厚友情
9 喜歡一個人,總會希望對方看到自己“美好
的部分”
10 “親愛的,你一定要好好活著!”
第4章 吉卜力人物獨特存在感的由來
1 過度自責會導致與他人關系的緊張
2 為什么我們在迷茫孤獨時需要心靈導師
3 被定義為阿加佩的“獻身形象”
4 主動忙碌起來的人不會衰老
5 娜烏西卡身上體現的領導者素質
6 小月父親所使用的積極心理學育兒方法
7 薩利曼驚人的共情與解碼能力
8 為什么哈爾要起很多個名字
第5章 對“幻想中的世界”的心理分析
1 每個人都做過“真假難辨”的夢
2 源自波魯克自身的心理防御機制
3 認為自己沒有問題的偏差正常化思維
4 琪琪為什么能和貓說話
5 湯婆婆“超級大臉”的心理學解釋
6 無臉男象征著永遠的少年心
第6章 吉卜力人物獨特存在感的由來
1 經典場景中的“并排心理學”
2 孩子心中萬物有靈的想法
3 為什么龍貓代表了懷念之情
4 隱藏在紅色中的信息
5 電影中的阿德勒心理學
6 蘇菲和稻草人菜頭的人際關系法則
7 由“互相呼喚名字”而產生的依戀感
展開全部
我看吉卜力動畫時學會的事 作者簡介
清田予紀 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部產業心理學專業,曾出版《3分鐘深度心理測試》《3分鐘深層心理測試PART2》《心跳深層心理測試》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籍。他運用自己創造的心理分析法,不僅為年輕人做心理輔導,還幫助曾擔任編劇的電視節目提高了收視率。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