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營造法式(全三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2950
- 條形碼:9787101162950 ; 978-7-101-16295-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營造法式(全三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本書特色
1,稀有的傳世建筑學古籍。以木構建筑為特征的中國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獨樹一幟。《營造法式》即是宋式木構營造之集大成者。它歷經近千年的歷史變遷,奇跡般地流傳至今,又經百年建筑學人的研究解讀,才得以為人們所理解。
2,學術水準精良。本書作者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貴祥先生,師從梁思成先生助手莫宗江先生,學術功底深厚。本書廣泛吸納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莫宗江、陳明達、傅熹年、徐伯安等諸多前輩的學術成果,在作者本人多年研究《營造法式》的基礎上,校正原文疏漏,添補注釋未詳盡之處,配以現代文翻譯,方便讀者理解這部古建“天書”。
3,擴展視野的題解。在“題解”中,作者對每部分內容進行了深度講解,以《法式》文本為基點,講解了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例如石作制度中所體現出的,中國古代工匠不遜于西方的石作工藝水平,但為何中國古建筑并不以石料作為所居房屋的主材呢?到書中來尋找答案吧!
4,眉目清晰的原文。《法式》原書內容豐富,例如在匠作制度部分,有時即使是在一卷里,也包含了很多構件,它們羅列在一起就不易理解了。本書為過長的原文劃分了層次,并擬出了小標題,以括注的形式穿插在原文中,使原文“眉清目秀”了起來。
5,細致扎實的注釋。本書注釋不僅包括三全本一脈相承的注音、注字詞、注文義,而且標注了相關尺寸。《法式》中的尺寸有的是絕對尺寸,有的則是相對尺寸,即原文中給出的尺寸是比例尺寸,實際尺寸需要根據相關構件按比例計算得出。凡是這類尺寸,本書均給出了按照統一標準推算的演示尺寸,使構件的大小關系一目了然。
6,完整流暢的譯文。《法式》作為一部宋代“國標”,是給內行們看的,因此原文簡潔,大家都懂的就不展開說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三全本”《法式》的譯文反而顯得“啰嗦”了一些,行文中務必要講清楚這根“立榥”是門上的還是窗上的,那根“枓栱”是里跳還是外跳的,凡是能說清楚的,絕不“劃水”。
7,優美珍貴的圖樣。《法式》原書以6卷篇幅收錄圖樣,雖經傳抄,但仍舊體現了宋式營造的風格,十分珍貴。本書以“陶湘本”為底本,收錄了原書的全部圖樣及陶本附卷圖樣,并對附圖文字進行了簡體化處理。同時,特別指出了其中的圖文疏漏,糾正了其中訛誤。
營造法式(全三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內容簡介
《營造法式》由北宋將作監李誡奉旨編修,于北宋崇寧二年(1103)由皇帝詔令海行天下。全書正文前有兩個附件,一是成書的上奏文檔“劄子”,二是全書總體介紹“看詳”。正文部分共34卷,大體內容如下:
總釋:包括卷**《總釋上》與卷第二《總釋下》,是對宋以前歷代建筑術語的梳理與詮釋。
各作制度:包括卷第三至卷第十五,涉及古代房屋營造藝術與結構的諸多層面。如壕寨制度在部分內容上,涉及了類似城市市政工程范疇的某些方面;石作制度給出了石雕與石刻藝術的分類、加工技術與做法;大木作制度給出了唐宋時期木結構房屋的等級制度,基本平、剖面形式,房屋建構邏輯,梁柱體系,枓栱體系,屋頂結構體系,各部分主要構成名件等,提出了材分制體系;小木作制度介紹了多種小木作構件,其中的模數制方法,對批量化生產制作很有啟發;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等匠作制度與做法,覆蓋了房屋內的各種木制名件機器雕刻;彩畫作制度使我們對宋式彩畫有了一個梗概性的認識;磚作制度與窯作制度記錄了房屋營造中造磚、用磚方法與規則。
各作功限:包括卷第十六至卷第二十五,說明了如何計算各作營造中所需發生的匠作與勞作的功限及其計量方式。諸作料例、用釘料例、用膠料例,諸作等第:包括卷第二十六至卷第二十八。這些內容不但與前述各卷相呼應,而且包括了施工組織、工程預算、材料籌備與運輸、物料及其運送的功限估算等營造相關內容。《營造法式》由北宋將作監李誡奉旨編修,于北宋崇寧二年(1103)由皇帝詔令海行天下。全書正文前有兩個附件,一是成書的上奏文檔“劄子”,二是全書總體介紹“看詳”。正文部分共34卷,大體內容如下:總釋:包括卷**《總釋上》與卷第二《總釋下》,是對宋以前歷代建筑術語的梳理與詮釋。
各作制度:包括卷第三至卷第十五,涉及古代房屋營造藝術與結構的諸多層面。如壕寨制度在部分內容上,涉及了類似城市市政工程范疇的某些方面;石作制度給出了石雕與石刻藝術的分類、加工技術與做法;大木作制度給出了唐宋時期木結構房屋的等級制度,基本平、剖面形式,房屋建構邏輯,梁柱體系,枓栱體系,屋頂結構體系,各部分主要構成名件等,提出了材分制體系;小木作制度介紹了多種小木作構件,其中的模數制方法,對批量化生產制作很有啟發;雕作、旋作、鋸作、竹作、瓦作、泥作等匠作制度與做法,覆蓋了房屋內的各種木制名件機器雕刻;彩畫作制度使我們對宋式彩畫有了一個梗概性的認識;磚作制度與窯作制度記錄了房屋營造中造磚、用磚方法與規則。
各作功限:包括卷第十六至卷第二十五,說明了如何計算各作營造中所需發生的匠作與勞作的功限及其計量方式。諸作料例、用釘料例、用膠料例,諸作等第:包括卷第二十六至卷第二十八。這些內容不但與前述各卷相呼應,而且包括了施工組織、工程預算、材料籌備與運輸、物料及其運送的功限估算等營造相關內容。
圖樣:包括卷第二十九至卷第三十四。其中總例、壕寨制度與石作制度圖樣1卷,大木作圖樣2卷,小木作與雕木作制度圖樣1卷,彩畫作圖樣2卷,傳承了宋式營造直觀圖樣。本書亦收錄了陶本的圖樣附卷,供讀者參考。
營造法式(全三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目錄
上冊
前言 ……………………………………………… 1
進新修《營造法式》序 …………………………… 1
劄子 ………………………………………………13
看詳 ………………………………………………20
卷** 總釋上………………………………… 105
卷第二 總釋下………………………………… 184
卷第三 壕寨及石作制度 ……………………… 271
卷第四 大木作制度一 ………………………… 352
卷第五 大木作制度二 ………………………… 441
卷第六 小木作制度一 ………………………… 546
卷第七 小木作制度二 ………………………… 638
中冊
卷第八 小木作制度三 ………………………… 711
卷第九 小木作制度四 ………………………… 776
卷第十 小木作制度五 ………………………… 833
卷第十一 小木作制度六 ……………………… 886
卷第十二 雕作制度 旋作制度 鋸作制度
竹作制度 …………………………………… 964
卷第十三 瓦作制度 泥作制度 ………………1005
卷第十四 彩畫作制度 …………………………1067
卷第十五 磚作制度 窯作制度 ………………1139
卷第十六 壕寨功限 石作功限 ………………1207
卷第十七 大木作功限一 ………………………1265
卷第十八 大木作功限二 ………………………1304
卷第十九 大木作功限三 ………………………1341
卷第二十 小木作功限一 ………………………1384
下冊
卷第二十一 小木作功限二 ……………………1416
卷第二十二 小木作功限三 ……………………1465
卷第二十三 小木作功限四 ……………………1506
卷第二十四 諸作功限一 ………………………1542
卷第二十五 諸作功限二 ………………………1584
卷第二十六 諸作料例一 ………………………1627
卷第二十七 諸作料例二 ………………………1662
卷第二十八 諸作用釘料例 諸作用膠料例
諸作等第 ……………………………………1700
卷第二十九 總例圖樣 壕寨制度圖樣
石作制度圖樣…………………………………1779
卷第三十 大木作制度圖樣上 …………………1806
卷第三十附 大木作制度圖樣上 ………………1845
卷第三十一 大木作制度圖樣下 ………………18963
卷第三十二 小木作制度圖樣
雕木作制度圖樣………………………………1954
卷第三十三 彩畫作制度圖樣上 (并附卷)
…2004
卷第三十四 彩畫作制度圖樣下
刷飾制度圖樣(并附卷)
………………………2106
營造法式(全三冊)(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作者簡介
王貴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筑理論和建筑歷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學院),師從莫宗江、吳煥加兩位先生,獲得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中西建筑比較研究。曾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建筑學院分委員會主席,兼任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中國文物學會古建園林分會副會長、紫禁城學會副會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園林古建分會會長。并仼北京市文史館館員,及由清華大學與機械工業出版社合作主辦的《建筑史學刊》主編。出版多部學術專著、譯著,并主持編輯《中國建筑史論匯刊》。2018年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