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可食景觀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35873
- 條形碼:9787122435873 ; 978-7-122-43587-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食景觀設計 本書特色
可食景觀設計的專著,有建成項目案例分析,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可食景觀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可食景觀設計這一話題展開,首先介紹可食景觀設計的相關理論研究和綜述,包括可食景觀的概念解釋、發展歷史、功能特點、面臨的問題,可食景觀的設計原則、構成要素與布局,可食景觀色彩設計與植物空間營造,可食景觀與公共健康,可食景觀與學校教育,可食景觀與城市綠地,可食景觀與鄉村振興。然后對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可食景觀建成案例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分析,包括項目背景、設計特色、建成效果等內容。 本書適合城鄉規劃、建筑學、園林景觀等專業的師生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閱讀,同時也為熱愛生活、熱愛園藝、熱愛美食的人們提供參考,為社區、教育工作者以及休閑農業等從業者提供技術支持和設計營造幫助。
可食景觀設計 目錄
第1章 可食景觀概述 001
1.1 概念解析 002
1.1.1 什么是可食景觀 004
1.1.2 與可食景觀相關的名詞 005
1.1.3 可食景觀相關理論 011
1.2 可食景觀的發展歷史 014
1.2.1 西方可食景觀的發展歷史 014
1.2.2 中國可食景觀的發展歷史 017
1.3 可食景觀的功能 019
1.3.1 經濟發展角度 019
1.3.2 社會發展及公眾角度 019
1.3.3 生態環境角度 021
1.3.4 文化發展角度 021
1.4 可食景觀的類型與特點 022
1.4.1 可食景觀的類型 022
1.4.2 可食景觀的特點 032
1.5 可食景觀需要解決的問題 033
1.5.1 公眾對于可食景觀認識問題 033
1.5.2 景觀功能與生產功能結合問題 034
1.5.3 后期管理及養護問題 034
1.5.4 物質產出分配問題 034
第2章 可食景觀的設計原則、構成要素與布局 035
2.1 可食景觀設計原則 036
2.1.1 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原則 036
2.1.2 保證生產、便于參與原則 037
2.1.3 因地制宜、地域特色原則 037
2.1.4 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原則 038
2.2 可食景觀的構成要素 038
2.2.1 環境要素 038
2.2.2 景觀要素 041
2.3 可食景觀的布局 042
2.3.1 構圖 042
2.3.2 功能 051
2.3.3 觀賞點與視距的選擇 052
2.3.4 布局形式 055
第3章 可食景觀色彩設計與植物空間營造 057
3.1 可食景觀色彩設計 058
3.1.1 色彩的三屬性 058
3.1.2 色彩的印象 059
3.1.3 色彩的心理效應 059
3.1.4 色彩的分類 061
3.1.5 光線的效果 062
3.2 可食景觀植物空間營造 063
3.2.1 可食景觀中植物的觀賞特性 063
3.2.2 可食景觀中植物營造的影響因素 070
3.2.3 可食景觀中的種植設計 072
3.2.4 可食景觀中植物材料的選擇 086
第4章 可食景觀與公共健康 098
4.1 關于公共健康的思考 099
4.2 可食景觀對公共健康的效用 100
4.2.1 生理健康 100
4.2.2 心理健康 101
4.2.3 社會健康 103
4.2.4 食物與環境健康 103
4.3 可食景觀對于改善公共健康的設計探索 104
4.3.1 加強視覺接觸,鼓勵主動參與 104
4.3.2 注重環境友好,發展生態種植 104
4.3.3 發揮植物環境價值,調動多感官體驗 105
第5章 可食景觀與學校教育 108
5.1 可食景觀運用于學校中的價值 109
5.1.1 觀賞和參與價值 110
5.1.2 教育與科普價值 111
5.1.3 經濟與生態價值 111
5.2 可食景觀在學校中的發展現狀 112
5.3 校園可食景觀設計策略 117
5.3.1 滿足校園園林綠地功能 117
5.3.2 結合課程內容開展設計工作 118
5.3.3 優化可食景觀建設空間 118
5.3.4 關注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 119
5.3.5 注重可食景觀的趣味性打造 122
5.3.6 健全校園可食景觀管理機制 122
第6章 可食景觀與城市綠地 123
6.1 可食景觀與居住區綠地 124
6.1.1 可食景觀在居住區綠地中的價值 125
6.1.2 可食景觀與城市老舊居住區更新 128
6.1.3 居住區中可食景觀設計用地的選擇 129
6.2 可食景觀與公園綠地 130
6.2.1 可食景觀在公園綠地中的應用價值 130
6.2.2 可食景觀在不同類型公園綠地中的應用 131
6.3 可食景觀在城市綠地中的設計策略 136
6.3.1 以人為本,注重公眾參與 136
6.3.2 尊重環境,體現地域特色 136
6.3.3 特色分區,營造宜人空間 137
6.3.4 有序發展,科學管理 138
6.4 可食景觀應用于城市綠地中所面臨的問題 138
6.4.1 可食用植物在城市綠地中的應用問題 138
6.4.2 相關技術缺乏 141
6.4.3 公眾參與中的“公地悲劇”問題 141
第7章 可食景觀與鄉村振興 143
7.1 鄉村與城市可食景觀的區別 145
7.1.1 發展原因的區別 145
7.1.2 景觀價值的區別 146
7.1.3 設計與管理的區別 146
7.2 可食景觀與鄉村景觀的關系 147
7.2.1 可食景觀促進鄉村景觀發展 147
7.2.2 鄉村景觀助力可食景觀營造 148
7.3 鄉村可食景觀的設計策略 149
7.3.1 合理利用土地,可持續發展規劃 149
7.3.2 主題概念明確,活動內容多元 149
7.3.3 設計就地取材,融入景觀之美 150
7.3.4 加強宣傳引導,注重科學管理 150
第8章 可食景觀案例賞析 152
8.1 武漢·脈動生態花園 153
8.1.1 項目背景 153
8.1.2 設計特色 155
8.1.3 建成效果 159
8.2 廣州·好植物園 161
8.2.1 項目背景 161
8.2.2 可食用校園計劃 164
8.2.3 設計歷程 164
8.2.4 設計特色 166
8.2.5 建成效果 170
8.3 深圳·太子灣學校共建花園 171
8.3.1 項目背景 171
8.3.2 設計策略 173
8.3.3 設計特色 174
8.3.4 建成效果 179
8.4 上海·創智農園 179
8.4.1 項目背景 179
8.4.2 設計特色 180
8.4.3 建成效果 188
8.5 廣州·卡拉的可食花園 188
8.5.1 項目背景 189
8.5.2 設計特色 190
8.5.3 建成效果 198
8.6 杭州·鄉里共生生態農場 198
8.6.1 項目背景 199
8.6.2 設計特色 200
8.6.3 建成效果 209
8.7 大連·向日葵農場 212
8.7.1 項目背景 212
8.7.2 三維立體農業模式 212
8.7.3 設計特色 213
8.7.4 建成效果 225
參考文獻 228
1.1 概念解析 002
1.1.1 什么是可食景觀 004
1.1.2 與可食景觀相關的名詞 005
1.1.3 可食景觀相關理論 011
1.2 可食景觀的發展歷史 014
1.2.1 西方可食景觀的發展歷史 014
1.2.2 中國可食景觀的發展歷史 017
1.3 可食景觀的功能 019
1.3.1 經濟發展角度 019
1.3.2 社會發展及公眾角度 019
1.3.3 生態環境角度 021
1.3.4 文化發展角度 021
1.4 可食景觀的類型與特點 022
1.4.1 可食景觀的類型 022
1.4.2 可食景觀的特點 032
1.5 可食景觀需要解決的問題 033
1.5.1 公眾對于可食景觀認識問題 033
1.5.2 景觀功能與生產功能結合問題 034
1.5.3 后期管理及養護問題 034
1.5.4 物質產出分配問題 034
第2章 可食景觀的設計原則、構成要素與布局 035
2.1 可食景觀設計原則 036
2.1.1 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原則 036
2.1.2 保證生產、便于參與原則 037
2.1.3 因地制宜、地域特色原則 037
2.1.4 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原則 038
2.2 可食景觀的構成要素 038
2.2.1 環境要素 038
2.2.2 景觀要素 041
2.3 可食景觀的布局 042
2.3.1 構圖 042
2.3.2 功能 051
2.3.3 觀賞點與視距的選擇 052
2.3.4 布局形式 055
第3章 可食景觀色彩設計與植物空間營造 057
3.1 可食景觀色彩設計 058
3.1.1 色彩的三屬性 058
3.1.2 色彩的印象 059
3.1.3 色彩的心理效應 059
3.1.4 色彩的分類 061
3.1.5 光線的效果 062
3.2 可食景觀植物空間營造 063
3.2.1 可食景觀中植物的觀賞特性 063
3.2.2 可食景觀中植物營造的影響因素 070
3.2.3 可食景觀中的種植設計 072
3.2.4 可食景觀中植物材料的選擇 086
第4章 可食景觀與公共健康 098
4.1 關于公共健康的思考 099
4.2 可食景觀對公共健康的效用 100
4.2.1 生理健康 100
4.2.2 心理健康 101
4.2.3 社會健康 103
4.2.4 食物與環境健康 103
4.3 可食景觀對于改善公共健康的設計探索 104
4.3.1 加強視覺接觸,鼓勵主動參與 104
4.3.2 注重環境友好,發展生態種植 104
4.3.3 發揮植物環境價值,調動多感官體驗 105
第5章 可食景觀與學校教育 108
5.1 可食景觀運用于學校中的價值 109
5.1.1 觀賞和參與價值 110
5.1.2 教育與科普價值 111
5.1.3 經濟與生態價值 111
5.2 可食景觀在學校中的發展現狀 112
5.3 校園可食景觀設計策略 117
5.3.1 滿足校園園林綠地功能 117
5.3.2 結合課程內容開展設計工作 118
5.3.3 優化可食景觀建設空間 118
5.3.4 關注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 119
5.3.5 注重可食景觀的趣味性打造 122
5.3.6 健全校園可食景觀管理機制 122
第6章 可食景觀與城市綠地 123
6.1 可食景觀與居住區綠地 124
6.1.1 可食景觀在居住區綠地中的價值 125
6.1.2 可食景觀與城市老舊居住區更新 128
6.1.3 居住區中可食景觀設計用地的選擇 129
6.2 可食景觀與公園綠地 130
6.2.1 可食景觀在公園綠地中的應用價值 130
6.2.2 可食景觀在不同類型公園綠地中的應用 131
6.3 可食景觀在城市綠地中的設計策略 136
6.3.1 以人為本,注重公眾參與 136
6.3.2 尊重環境,體現地域特色 136
6.3.3 特色分區,營造宜人空間 137
6.3.4 有序發展,科學管理 138
6.4 可食景觀應用于城市綠地中所面臨的問題 138
6.4.1 可食用植物在城市綠地中的應用問題 138
6.4.2 相關技術缺乏 141
6.4.3 公眾參與中的“公地悲劇”問題 141
第7章 可食景觀與鄉村振興 143
7.1 鄉村與城市可食景觀的區別 145
7.1.1 發展原因的區別 145
7.1.2 景觀價值的區別 146
7.1.3 設計與管理的區別 146
7.2 可食景觀與鄉村景觀的關系 147
7.2.1 可食景觀促進鄉村景觀發展 147
7.2.2 鄉村景觀助力可食景觀營造 148
7.3 鄉村可食景觀的設計策略 149
7.3.1 合理利用土地,可持續發展規劃 149
7.3.2 主題概念明確,活動內容多元 149
7.3.3 設計就地取材,融入景觀之美 150
7.3.4 加強宣傳引導,注重科學管理 150
第8章 可食景觀案例賞析 152
8.1 武漢·脈動生態花園 153
8.1.1 項目背景 153
8.1.2 設計特色 155
8.1.3 建成效果 159
8.2 廣州·好植物園 161
8.2.1 項目背景 161
8.2.2 可食用校園計劃 164
8.2.3 設計歷程 164
8.2.4 設計特色 166
8.2.5 建成效果 170
8.3 深圳·太子灣學校共建花園 171
8.3.1 項目背景 171
8.3.2 設計策略 173
8.3.3 設計特色 174
8.3.4 建成效果 179
8.4 上海·創智農園 179
8.4.1 項目背景 179
8.4.2 設計特色 180
8.4.3 建成效果 188
8.5 廣州·卡拉的可食花園 188
8.5.1 項目背景 189
8.5.2 設計特色 190
8.5.3 建成效果 198
8.6 杭州·鄉里共生生態農場 198
8.6.1 項目背景 199
8.6.2 設計特色 200
8.6.3 建成效果 209
8.7 大連·向日葵農場 212
8.7.1 項目背景 212
8.7.2 三維立體農業模式 212
8.7.3 設計特色 213
8.7.4 建成效果 225
參考文獻 22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