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有話對你說系列:修身齊家明德書·朱子家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73918
- 條形碼:9787506873918 ; 978-7-5068-739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經典有話對你說系列:修身齊家明德書·朱子家訓 內容簡介
《朱子家訓》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簡稱《治家格言》。《朱子家訓》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
國學經典有話對你說系列:修身齊家明德書·朱子家訓國學經典有話對你說系列:修身齊家明德書·朱子家訓 前言
前言
《朱子家訓》,作者朱柏廬,又名用純,字致一,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因此,《朱子家訓》也被稱為“朱柏廬治家格言”或“朱用純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全書僅522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和睦鄰里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當然其中的封建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迷信報應、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局限,我們做刪減處理。
《朱子家訓》中有許多治家處世的質樸哲理和有益啟示,將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達出來,語言深刻、精辟、發人深思,故在民間廣為流傳并為官宦之家以及書香門第所津津樂道,被譽為“治家之經”,清至民國年間《朱子家訓》一度成為兒童啟蒙的必讀課本之一。
《朱子家訓》是勸勤、勉學、勵志、誨戒、修身乃至明德的一篇家訓,篇幅短小,字字珠璣,雖義理宏深,但讀來淺易,更切實用,也愈見朱柏廬夫子道德學問之深厚。我輩感念朱夫子垂誡訓示之恩德,以至誠心讀誦受持此文,必將于敦倫盡分中,實現家和人樂,乃至國清宇寧,社會和諧。
要進一步保存和傳襲我們的民族精神,就要從兒童抓起,即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來熏陶孩子們,使他們在成長中不知不覺就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同時使他們的行為也得以規范。我們主張讓兒童多讀、多背經典,在讀經誦典中,獲得教益。也基于此目的,我們在充分參考不同的版本后,對經、史、子、集中的精華部分重新進行了校對與勘訂,并配有白話譯文。此外,為了增加讀者對著名歷史故事的了解,我們在此書中增加了典故,使讀者在誦讀經典之余能讀到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國學經典有話對你說系列:修身齊家明德書·朱子家訓 節選
起居有常,勤勞慎重
◎ 我是主持人
“勤”字為人生**要義。曾國藩一直認為:不管是居家、居官、行軍,都應該要以“勤”字為根本。天道酬勤,一個人不管資質如何,只要能勤奮、堅持不懈,才智自然就會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
◎ 原文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 注釋
庭除:庭院。
◎ 譯文
黎明的時候就要起床,清掃院落,把室內室外打掃干凈整潔。
◎ 直播課堂
“黎明即起”這一句話是寫起居有常,即堅持早起,養成習慣。古人講勤儉治家,首先講的是“勤”,落實到具體事情上就是要早起。
曾國藩《習勞而神欽》曰:“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才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意思是說:勤勞發奮就會健康長壽,驕奢淫逸則易患疾病過早夭折;勤奮的人因練就了才干而得到社會的重用,驕奢淫逸就會百無聊賴、庸碌無能而遭到社會的唾棄與淘汰。
曾國藩還說:“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意思是:諸弟在家教訓子侄,總須突出勤、敬二字。不論是治世還是亂世,凡一家中能勤能敬,沒有不振興的;不勤不敬,沒有不衰敗的。他談到的“勤則壽,逸則夭”問題,正是他恪守一生的養生之法。他談到的“勤則興,逸則敗”之理,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齊家治國的大道理。
“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就是說要從小事做起,首先就要愛整潔,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請看下面一個故事:
東漢時,有一個名人叫薛勤。有一天,他到陳蕃家做客,薛勤一邊與陳蕃寒暄,一邊隨意走進了陳蕃的書房。室內雜亂、齷齪不堪,書扔得到處都是,墻角掛滿了蜘蛛網,連空氣也顯得污濁。薛勤皺著眉頭說:“年輕人,屋子這么亂,為何不打掃打掃呢?”
陳蕃滿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的事業要干得轟轟烈烈,哪有心思來打掃一間小小的書房呢?”薛勤想:此人年少立有大志,可連自己的書房都不打掃,怎樣去掃天下?于是對他說:“年輕人,你很有大丈夫的氣概,但你連書房都不打掃,又怎能去掃天下?”薛勤走后,陳蕃沉思起來,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意思是說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做大事。
荀子《勸學篇》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話的意思是說千里之路,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沒有小步的積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開來,就是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艱難,不怕曲折,堅韌不拔地干下去,才能*終達到目的。
凡事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點一滴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德,從一點一滴中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整體素質,從一點一滴中還可以看到一個人未來生活的模樣。因此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即便是再微小也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去對待和處理。在一件小事上能做到合情合理、盡善盡美,那么在做大事的時候這種為人處世的優點,才會自然而然地體現出來,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賞識。
只有把小事做好了,做大事才能令人滿意;只有把小事管好了,管大事才能使人放心;只有懷大志而拘小節,才能成就未來。
其次,“日出而作、聞雞起舞”也包含一個“勤”字在里面。只要時時處處勤奮、勤勞、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終究會有等量的收益或成功的。
話說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與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立刻把劉琨叫醒,對他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說:“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每天雞叫后他們便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冬去春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勤奮刻苦的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后來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
國學經典有話對你說系列:修身齊家明德書·朱子家訓 作者簡介
姜越,女,筆名:西江月、水墨清淺,江蘇省沭陽縣人,2002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自幼酷愛文學,大學畢業后長期從事文化事業工作。曾成功策劃出版了“青春有約”系列、“青少年心靈綠茶”系列、“青春少年樣樣紅”系列、“青少年讀史嘗鮮”系列、“紅顏才女”系列等圖書,著有《找對婆家嫁對郎》《正兒八經地生活》《順勢者昌》等作品。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