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閩山中醫驗案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80532
- 條形碼:9787513280532 ; 978-7-5132-805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閩山中醫驗案精選 內容簡介
福建地處東南,憑山負海,中藥材資源豐富,千年以降,歷代醫家艱苦探索,承先啟后,推陳出新,交匯包容,發展成獨具特色的閩山學派。經百年傳承與創新,閩山學派已發展至四代,門人皆以博采眾長,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指導思想,致力于治病救世,解疾人之難,消疾人之苦,以全醫者仁心。本書將擇取閩山門人臨床之部分驗案,本中醫之道,蘊阮詩瑋等傳承人數十年潛心臨床的經驗所得,為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專業醫學生、臨床工作者、中醫愛好者等提供臨床思路參考,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閩山中醫驗案精選 作者簡介
阮詩瑋,男,漢族,1960年3月生,福建周寧人,畢業于福建中醫學院和美國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第二屆福建省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特聘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顧問。曾任寧德地區中醫院醫師、主治醫師,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及其腎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會長,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國家重點專項課題和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F任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會主委。曾任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副院長、院長,福建省衛生廳副廳長,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副主任,省衛計委副主任,省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40年,擅長腎臟病診治,創立了以病理為基礎,以癥候為先導,根據體質之不同、時令之變化、運氣之順逆,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中西醫結合的腎臟病多維周期診療體系。研制的“保腎口服液、益腎降濁顆粒、益腎降糖飲、益腎清濁口服液、己金排石顆粒、尿感合劑、暑熱晶”等制劑,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省內外病人及東南亞、歐美等華人華僑紛紛前來求治。臨證主張“六看”:一看天(天氣情況、五運六氣)、二看地(地理環境、水土方宜)、三看時(時令季節、疾病時段)、四看人(體質稟賦、心理狀況)、五看。òㄖ嗅t的病和西醫的病)、六看癥(四診癥候),綜合分析,審證求因,辨證論治。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廳級課題20余項,主筆、編著、主編或主審《桐山濟生錄》、《上卿濟生錄》、《寒濕論治》、《福建醫學史略》、《福建歷代名醫學術精華》、《福建歷代名醫名著珍本精選、二、三卷》、《農村常見病中醫診療》等著作。獲得獎勵:2012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分別于2012年、2013年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分別于2001年、2002年、2012年、2013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5項和1987年寧德地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2011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中西醫結合貢獻獎,分別于2011年、2013年獲福建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項。阮詩瑋,男,漢族,1960年3月生,福建周寧人,畢業于福建中醫學院和美國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第二屆福建省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特聘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顧問。曾任寧德地區中醫院醫師、主治醫師,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及其腎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中醫藥學會會長,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國家重點專項課題和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F任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會主委。曾任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副院長、院長,福建省衛生廳副廳長,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副主任,省衛計委副主任,省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40年,擅長腎臟病診治,創立了以病理為基礎,以癥候為先導,根據體質之不同、時令之變化、運氣之順逆,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中西醫結合的腎臟病多維周期診療體系。研制的“保腎口服液、益腎降濁顆粒、益腎降糖飲、益腎清濁口服液、己金排石顆粒、尿感合劑、暑熱晶”等制劑,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省內外病人及東南亞、歐美等華人華僑紛紛前來求治。臨證主張“六看”:一看天(天氣情況、五運六氣)、二看地(地理環境、水土方宜)、三看時(時令季節、疾病時段)、四看人(體質稟賦、心理狀況)、五看。òㄖ嗅t的病和西醫的病)、六看癥(四診癥候),綜合分析,審證求因,辨證論治。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廳級課題20余項,主筆、編著、主編或主審《桐山濟生錄》、《上卿濟生錄》、《寒濕論治》、《福建醫學史略》、《福建歷代名醫學術精華》、《福建歷代名醫名著珍本精選、二、三卷》、《農村常見病中醫診療》等著作。獲得獎勵:2012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分別于2012年、2013年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分別于2001年、2002年、2012年、2013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5項和1987年寧德地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2011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中西醫結合貢獻獎,分別于2011年、2013年獲福建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項。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