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漫話中國畫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美術研究方面的著作,闡述了代中國畫的思想淵源及發展史。人類歷社會制度變革、朝代的更替、戰爭和文化變遷等所形成的文化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不同時期中國畫思想的形成,貫穿中國史的全過程。畫家們尤其是文人畫家無不在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思想。中國畫內蘊、凝結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文化心理、審美感和審美理想,從不同方結、概括了歷代畫家對審美現象、審美驗等的認識,思考和理論探索,形成、建構了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美學思想體系。例如文、質、形、神、韻、趣、味、寫意、傳神、意象、意境,等等,既是中國畫的理論術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范疇。中國畫的理論思想反映著也代表著中華民族關于藝術傳統的文化觀令、審美意識和哲學思想。本書即為作者圍繞上述內行研究的成結,以期與相關研究者交流和探討。
漫話中國畫 目錄
導讀/03
篇·萌芽、融合及演變
章圖騰與/002
節 原始與圖騰崇拜/ 002
第二節 自然崇拜(自然物或動植物)/ 005
第三節祖先崇拜(鬼魂崇拜)/010
第二章與/015
節戰國時期:“升天成仙”/015
第二節漢代時期:“”/021
第三章 壁畫傳播及其影響/027
節壁畫/027
第二節“中原風格”的形成/036
第二篇·理論中的思想
第四章中國畫理論中的老、莊思想/052
節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與道家之“神”/053
第二節宗炳《畫山水序》與老莊之“道”/058
第三節王微《敘畫》與《易》之“象”/061
第四節謝赫的《畫品錄》與《莊子》之“氣韻”/065
第五節姚的《續畫品》與《莊子》之“造化”/069
第五章禪宗思想的形成及其對中國畫的影響/072
節禪宗思想的形成/072
第二節禪宗思想的影響/076
第六章“南北宗論”的形成/ 090
節“南北宗論”出現以前的論述/090
第二節“南北宗論”的集大成者/ 097
第三篇·創作中的思想
第七章“玄”意的體現/121
節王維(唐)的“清淡” / 121
第二節 荊浩(五代后唐)的“真思”/ 126
第三節董源(五代南唐)的“平淡”/ 131
第八章“隱”喻的表達/135
節李成(五代宋初)的“蕭疏”/135
第二節范寬(北宋)的“玄覽”/139
第三節郭熙(五代北宋)的“三遠”/143
第四節黃公望(元)的“清虛”/146
第五節吳鎮(元)的“不藏”/156
第六節沈周(明)的“悅神”/160
第七節文徵明(明)的“無隱”/1
第九章“空”幽的性/170
節倪云林(元)的“空靈”/170
第二節董其昌(明)的“真性”/174
第三節龔賢(清)的“渾淪”/179
第四節吳歷(清)的“空幻”/183
第十章“逸”的舒展/187
節陳道復(明)的“骨秀”/187
第二節徐渭(明)的“本色”/195
第三節惲壽平(明末)的“清逸”/0
第四節陳洪授(清)的“誠意”/6
第五節八大山人(清)的“冷逸”/211
第六節金農(清)的“空香”/216
第四篇·代中國畫家的組成形式
第十一章/224
節機構設置/225
第二節畫家的來源及其待遇/235
第三節創作活動/245
第十二章文人畫/250
節文人與文人畫概述/250
第二節文人畫形成及發展/255
第五篇·士大夫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第十三章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演化/270
節“黃老之治”與儒家的抗爭/274
第二節“罷黜家,獨尊儒術”279
第三節儒學的興衰/283
第十四章 士大夫——一個中國代社會特有的群體/300
節“士”階層的形成/301
第二節由禮制到法制,“士”的形成和發展/305
第三節由法制再到禮制,士大夫政治集團的形成/313
第十五章 士大夫思想的形成及其演化/ 318
節士大夫的思想/318
第二節士大夫的懷/333
主要參閱書目/342
漫話中國畫 節選
章圖騰與
節原始與圖騰崇拜
據考證實,中國的文字的起源是刻劃符號?虅澐柺侵袊忌鐣南让裨诎l明結繩記事、記數或作通信聯絡以及刻木為契后發明的。那么,刻劃符號到底是文字還是呢?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起源呢?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認為:仰韶系還不曾發現可作為記錄用的文字——自然,陶器上的那種人物等等的象形圖畫也可說是一種原始的文字——從殷墟甲骨文的時代性看、從原始文字到和殷墟一樣聲音文字的階段,已過了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據此斷定“象形圖畫”既是又是文字呢?而這類“象形圖畫”所要表達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據研究發現,中國的起源可能是從早些時期的彩繪符號開始的,彩繪符號相比刻劃符號更具有的某些特性,這個特性就是圖像符號,如仰韶系發現的“象形圖畫”。隨著人面紋、鳥魚紋、魚紋、蛙紋等圖繪形象的陶器的大量出土,這時的圖像符號突破了單純的線條,加入了某些動植物的形象,標志著象形圖畫從符號階入圖像階段,具體表現為圖騰,而促使圖像符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思想。
“圖騰”一詞,是北美印第安人奧基華斯部落的語言,表示氏族的徽號或標志。因為母系氏族社會圖騰信仰盛行,一般又稱該時代為圖騰時代。但這并不是說圖騰起源于這一時期,因為研究發現,圖騰的出現遠早于母系氏族社會。朱天順認為:原始的是一種崇拜自然的。原始
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直接崇拜,另一類是對精靈和鬼魂的崇拜。我們從世界各個原始部族和歷史資料中可以考察到,在各類崇拜自然的中發展廣的是動植物崇拜。動植物崇拜后來甚至成為圖騰崇拜的主要內容。(2
圖騰崇拜實際上是自然崇拜或動植物崇拜與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互相結合起來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有它的特殊意義。圖騰崇拜,就其崇拜的直接對象來說,是自然物或動植物,而就其崇拜的觀念來說,卻具有鬼魂崇拜或祖先崇拜的內容。圖騰既是崇拜對象,又被當作氏族或部族的標記和名稱。
動植物圖騰崇拜,實質上是原始人群對于他們與某些動植物之間的關系的歪曲反映。他們在禮拜時,歌頌這些動植物對人類德,幻想用這些儀式去加強他們與動植物之間的關系,或增加圖騰對象的繁殖。考學家和歷史學家所羅門·認為:我們在這里所遇到的事實是藝術本身起源于,因為藝術旨在施行某種來招引部落賴以維生的動物。3表現說早見于的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生活的原始形式》中,作者將圖騰中的動植物形象說成是藝術的萌芽形態,即人在低級社會中對期望的非理性投影。的考學家也認為藝術創作是原始人對的表現形式。是人類處在蒙昧時期的一種精神自我解脫的方式,在原始時代它不僅不是科學的敵人,反而是促成科學發展的原始的動力。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