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本土化與中國學術轉型(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134217
- 條形碼:9787209134217 ; 978-7-209-1342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本土化與中國學術轉型(第二輯) 內容簡介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不僅是時代賦予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是學術期刊同仁的神圣責任。為此,我們于2017年 期開設《本土化與中國學術轉型》專欄,邀請 知名學者就如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發表真知灼見,內容涵蓋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 《本土化與中國學術轉型(第2輯)》收錄《中西生態美學的研究分歧淺議》《初論中國歷史地理學之民族特色》《變異學:中國本土話語的世界性意義》等文章。
本土化與中國學術轉型(第二輯) 目錄
綜合
古史重建迎來了黃金時代
——建構中國特色文史學科理論體系淺議之二
五帝時代與中華文明起源
——建構中國特色文史學科理論體系淺議之三
在挑戰中創新
——歷史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階
哲學
“圣之時者”與歷史地思
——馬克思與儒家在運思方式上的契合
關于“生生美學”的幾個問題
道一風同
——試比較實踐存在論美學與生態美學
中西生態美學的研究分歧淺議
馬克思“生產美學”視域下的當代美學重建
歷史學
晚清公羊學雙軌演進及其哲理啟示
初論中國歷史地理學之民族特色
史語所學人考證學新境界與中國氣派
關于“中國史學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
文明史學:20世紀初“新史學”建構的知識譜系
文化
“西來意”與“東土法”:中國文化關鍵詞研究的思想資源及本土實踐
“中國民歌學”理論建構芻議
關于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脫貧攻堅的調研
變異學:中國本土話語的世界性意義
媒介空間中的“耗費”式抵抗
——基于日常抵抗理論的茶館文化研究(1912—1949)
社會學
再論作為學術運動的社會學本土化
社會學本土化的引入、構建與想象
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政治、文化與實踐
法學
從“特殊性”到“去特殊性”
——人工智能法律規制路徑審視
“智能+”模式下裁判形成的過程分析
個案正義視角下司法人工智能的功能與限度
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律史研究
法治視野中的智慧治理
基層協商民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及其程序規制
司法的社會功能及其實現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